贾荟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评估的临床意义
- 张熔李戈廖静贾荟景清
- WTl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监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和预测AML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例初治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患儿和本科同期收治的15例初治白血病融合基因阴性AML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融合基因阳性组(N=13)和融合基因阴性组(n=1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同时动态监测初治及随访期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骨髓标本的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监测融合基因阴性组患儿的初治及随访期骨髓标本的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并比较MRD预测AML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采用Kap1an—Meier法进行组间无复发生存(RFS)率比较,评估MRD对AML复发的预测能力。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①共收集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初治和随访期的骨髓标本83份,其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74,P〈0.001),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了:0.07±2.294x。②两组患儿初诊、缓解及复发时,AML1-ETO融合基因及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788,1.846,1.853;P〉0.05)。③首次诱导缓解后,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AML1-ETO融合基因预测AML复发的诊断指标中,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为85.7%,76.9%,75.0%和80.0%;阴性似然比最低,为0.29。融合基因阴性组患儿WT1基因预测AML�
- 张熔杨季云廖静贾荟陈芃螈李戈石毓君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基因肾母细胞瘤AML1-ETO融合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小儿急性中毒及意外伤害232例病因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儿童急性中毒及意外伤害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32例急性中毒及意外伤害患儿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发病年龄<1岁8例,1~3岁33例,4~7岁145例,8~14岁46例;农村及农民工的子女明显高于城市,意外伤害病例中,急性中毒占大多数,经消化道中毒(误服)为主,药物中毒比例较高,其次依次为灭鼠药、农药、食物中毒等。其他意外伤害病例中以有毒动物引起损伤为多,其次为气道异物。本组治愈188例,好转40例。结论:针对儿童意外伤害的不同特点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 李运璧朱小石李建超贾荟
-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
- 小儿急性中毒188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88例急性中毒患儿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治愈153例,好转32例。结论加强管理及教育可以避免中毒的发生,早期发现、正确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李运璧李建超朱小石贾荟
- 关键词:急诊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初诊尚未开始化疗的急性白血病15例、经化疗已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55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的血清LDH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初诊尚未化疗的白血病患儿血清LDH水平显著高于已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儿和正常健康儿童(P<0.05),已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儿和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LD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肿瘤负荷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 胡莎贾荟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清乳酸脱氢酶
- 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细菌检出率为63.33%,高于照组患儿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其中呼吸道细菌和病毒感染是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过程中应注意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
- 李梦妮范娟贾荟廖静车忠莉李捷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
- 小儿急性中毒及意外伤害242例病因分析
- 李运璧朱小石李建超贾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