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益南

作品数:34 被引量:440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大学生
  • 9篇创业
  • 8篇高校
  • 7篇教育
  • 6篇大学生村官
  • 6篇村官
  • 5篇高职
  • 4篇文化
  • 4篇就业
  • 3篇院校
  • 3篇高职院校
  • 2篇地方高校
  • 2篇电专业
  • 2篇实证
  • 2篇素质教育
  • 2篇经济背景
  • 2篇机电
  • 2篇机电专业
  • 2篇高校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业

机构

  • 22篇江苏大学
  • 8篇苏州工业职业...
  • 5篇江苏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三江学院

作者

  • 34篇苏益南
  • 8篇朱永跃
  • 6篇齐鹏
  • 3篇温贻芳
  • 3篇周雯
  • 3篇苏华
  • 2篇桂德怀
  • 2篇刘慧
  • 2篇陈永清
  • 2篇李炳龙
  • 2篇张敏
  • 1篇庄伟楠
  • 1篇马志强
  • 1篇朱茂桃
  • 1篇李战军
  • 1篇石宏伟
  • 1篇罗娜
  • 1篇曾庆良
  • 1篇刘思培
  • 1篇孙建国

传媒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企业经济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现代机械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高新技术...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一世纪的制造技术被引量:2
1999年
分析现今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
曾庆良朱茂桃苏益南
关键词:机械制造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3
2009年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其主要方式为创办网站、网上开店和网上自由职业等。目前网络创业存在着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等多种问题。为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网络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
苏益南朱永跃马志强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创业创业形式创业教育
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高职专业升级的战略思考——制造类专业随动产业升级系统方案应对挑战的方略被引量:22
2018年
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制造类专业人才呈现了技术上"交叉复合"和能力素养上"融合协作"的新特征,而制造类专业建设存在着"泛化""脱节""同质化"等问题。课题组通过制造类专业建设的现实观照与方向研判,厘清了专业升级的方向在于系统理论的引领、人才质量观的重塑、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创新。专业升级的核心在于以典型企业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将谁来教、教什么、在哪里教、如何教、教得怎么样五个关键元素通过真实项目与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专业升级的方案主要包括专业改革理念的重塑、系统化的方案设计、针对区域的专业群布局调整、五教核心要素的升级、五教合一的课堂教学改革、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实现培养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系统协作""能力融合"制造类专业新高职人才。
温贻芳苏益南苏华
关键词:新经济
论大学生立业教育
2002年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现行就业教育的现状及就业背景 ,提出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立业教育 ,实现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向立业教育的转变 。
苏益南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知识结构社会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42
2010年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对其创业绩效具有很大影响,因而科学确立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要求并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相关评价信息具有灰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运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
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从政治思想、心理品质、知识和能力等4个维度初步构建包含25项要素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大学生"村官"胜任力调查问卷,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此对模型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预先的理论构想。
朱永跃陈永清苏益南刘思培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信度
解读大学生“就业难”被引量:9
2004年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政策、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方面分析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进一步扩大规范就业买方市场,改善大学生就业卖方市场。
苏益南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1
2009年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并带动其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可以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有力的创业扶持政策;2.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健全;3.创业融资面临较大困难;4.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中介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培育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苏益南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境结构维度
“教研用”联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新被引量:8
2015年
随着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提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基础和社会服务能力,"教研用"联动能够促进教师发挥最大潜力。学校"教研用"联动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方向阳苏益南桂德怀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通过对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制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石宏伟苏益南孙建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制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