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影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IL-2)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分单纯化疗组和化疗+rIL-2组。化疗+rIL-2组于常规化疗(MP或VAD方案为主的方案)同时联合应用rIL-2,用法为100万U,皮下注射,5次/周,连用4周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4个周期后检测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NK细胞、CD+3 CD+69细胞百分率)变化,采用Bladé标准评价疗效,按照NCI CTCAE(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化疗+rIL-2组治疗后CD3、CD4和CD56(NK)阳性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和单纯化疗组化疗后水平,总有效率(CR+nCR+PR)、缓解率(CR+nCR)分别为66.7 %和25.0 %,而单纯化疗组为50.0 %和8.3 %。rIL-2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IL-2能够改善MM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继续应用。
- 刘薇王慧娟高文李燕郴胡影安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疗法
- 多发性骨髓瘤广泛髓外浸润累及心房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男,46岁。因骨痛7年,加重7个月于2008年5月12日入院。2001年4月患者出现左侧肋骨疼痛,有一约黄豆大小包块,质硬。后包块增大,于上海某医院行肿物活榆,病理示“浆细胞瘤”。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服用中药治疗。2003年1月全身骨痛加重,皮下包块增多,骨髓细胞学检查:浆细胞占0.90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
- 安娜陈世伦钟玉萍李新胡影张佳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浸润骨髓细胞学检查心房皮下包块全身骨痛
- 多发性骨髓瘤1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发病率高于白血病,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2位。该病起病隐匿,表现多样,常规化疗尚难治愈。我院治疗的147例初发MM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我国MM的临床特点。
- 李燕郴钟玉萍陈世伦王慧娟胡影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恶性增殖性疾病常规化疗浆细胞白血病
- 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年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50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50岁)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MM患者占同期MM患者的10.1%(24/238),IgG型和轻链型为主,DS分期均为Ⅲ期,ISS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4例;8例出现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异常(G带染色)4/12例,FISH异常2/12例。15例使用万珂,5例使用来那度胺,22例使用反应停,6例参加临床试验,2例使用脂质体阿霉素,2例使用砷剂,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完全缓解10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91.7%,完全缓解率41.7%。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为2~27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达到完全缓解后维持的时间为8~48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年总生存率100%,3年预计总生存率95.45%,5年预计总生存率70.67%。结论:MM多见于老年人,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骨骼损害严重,髓外浸润多见,万珂及来那度胺靶向药物疗效良好,中位生存时间比老年患者长。
- 胡影陈世伦黄仲夏安娜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 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收治的14例复发或难治性MM患者,采用以来那度胺为主的治疗方案,来那度胺口服治疗剂量为25 mg,每日或隔日口服21 d,休息7d.其中应用RD方案(联合地塞米松)治疗6例,RCD方案(联合异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治疗4例,RDD方案(联合脂质体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1例,PRD方案(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1例,R+ DECP方案(联合顺铂、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泼尼松)2例.结果 14例患者中2例患者未完成1个周期的治疗而死亡,10例患者完成了以来那度胺为主的化疗2个疗程,其中2例达到接近完全缓解/完全缓解(nCR/CR),6例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总有效率(ORR=CR+PR)为8/10.10例患者完成了3个周期,其中3例CR,5例PR,2例SD.9例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治疗,3例CR,5例PR,1例疾病进展(PD).6例患者完成了5个周期化疗,其中1例CR,3例PR,2例PD.3例患者完成了6个周期的化疗,1例CR,1例PR,1例PD.乏力、食欲不振、血象下降是最为常见的症状.6例患者死亡.结论 来那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M疗效较高、耐受性良好,可作为复发或难治MM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 李新孙万军安娜黄仲夏陈世伦申曼钟玉萍张佳佳胡影詹晓凯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或难治来那度胺
-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5年11月至2007年10月确诊为WM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68.5(60~79)岁,男/女=2.75/1。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脾大、淋巴结肿大。15例患者分别接受烷化剂、核苷类似物、沙立度胺、硼替佐米等治疗。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个月~10年,中位随访时间82个月。结论WM多发于老年人,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不能治愈,新药硼替佐米,沙立度胺有望提高WM的疗效。
- 胡影陈世伦钟玉萍李新安娜张佳佳
- 关键词: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M药物疗法
- 雷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七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例MM患者给予雷利度胺单用或联合激素、异环磷酰胺化疗。结果4例获得部分缓解,3例进展。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血细胞减少。未出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不良反应,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雷利度胺对于接受过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是有效的,各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可耐受。
- 胡影陈世伦钟玉萍李新安娜张佳佳刘晓辉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MM)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这2种疾病及相关性的认识。方法:对该例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MDS和MM可能来源一个克隆或是二个克隆。给予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反应停、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结论:MM并发MDS少见,其相关性和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明确。
- 胡影陈世伦钟玉萍李新安娜张佳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76岁。因发现前胸壁肿物2个月,于2008年9月22日入院。2008年7月患者出现前胸壁肿物,大小约1.5cm×1.5cm,质硬,无压痛,未重视。后肿物迅速增大至5.0cm×5.0cm,同时全身骨痛明显,院外肿物活检病理示浆细胞瘤,免疫球蛋白定量示血IgG、κ轻链水平明显增高,考虑多发性骨髓瘤(MM),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脑梗死。否认药物过敏史。
- 安娜钟玉萍李新胡影张佳佳陈世伦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大疱性药疹症型
- DECP方案治疗伴髓外浸润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分析DEC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伴髓外浸润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血液科采用DECP方案治疗的20例复发难治性MM伴髓外浸润的患者资料.DECP方案为:顺铂20 mg/m^2,第1~3天;依托泊苷100 mg/d,第1~3天;异环磷酰胺500 mg·m^-2·d^-1,第1~4天;地塞米松20 mg/d,第1~4天.2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完成了至少2个疗程的治疗,11例髓外包块有所缩小,达到部分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5% (11/20).12例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其中7例达部分缓解;7例完成了4个疗程的治疗,其中4例达部分缓解;2例完成了6个疗程的治疗,均达到部分缓解.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中位随访30个月(12~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9~121个月),1年总体生存率为73%,2年总体生存率为28%,3年总体生存率为21%.结论 DECP方案疗效较高、耐受性良好,可作为晚期复发难治伴髓外浸润MM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 李新孙万军靳凤艳陈世伦钟玉萍胡影张佳佳安娜申曼黄仲夏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髓外浆细胞瘤复发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