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秋霞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地震
  • 4篇地震前
  • 4篇地震前兆
  • 4篇震前
  • 4篇前兆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下水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预报
  • 2篇台网
  • 1篇地裂缝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测量
  • 1篇地下流体异常
  • 1篇地下水异常
  • 1篇地震迁移
  • 1篇地震前兆台网
  • 1篇地震深度

机构

  • 8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9篇米秋霞
  • 3篇吴富春
  • 3篇段锋
  • 2篇鲁秀玲
  • 2篇张鸿福
  • 2篇姬建中
  • 2篇郭美娥
  • 1篇范雪芳
  • 1篇舒优良
  • 1篇钱家栋
  • 1篇单修政
  • 1篇张春生
  • 1篇李柄乾
  • 1篇李有柱
  • 1篇郁春霞
  • 1篇张宇翔
  • 1篇柯昌安
  • 1篇李炳乾
  • 1篇郭君杰
  • 1篇景北科

传媒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灾害学
  • 1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山西地震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地震台网前兆异常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利用1988年来全国会商会所提出的各类定点前兆异常,研究其与下一年大陆地震的对应关系.从84次地震资料的统计中得出,除地下水外,其它6种观测手段在有震区的异常比均低于无震区或全大陆的异常比.有震区中异常比值最高的手段为地下水,在新疆、四川和云南等地最突出;比值次之的手段为水化和形变,比值最高的地区分别在新疆、华南和新疆、云南;地磁是异常比最低的手段,比值最低的地区在内蒙和华南;7种观测手段的综合异常比,有震区为26.85%,无震区为25.11%,后者也即为中国地震前兆台网的异常本底.该台网中,200km内的5级、300km内的6级和500km内的7级地震的前兆异常比分别为26.30%、29.19%和29.44%.加强无震异常的研究,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吴富春许俊奇张宪钱家栋米秋霞郭美娥段锋
关键词:地震台网地震前兆
西安地裂缝近期活动与热水井水位关系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本文根据西安小寨地裂缝与西影井第三系深层热水水位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二者变化周期的准同步和相位的滞后性特征,并结合地面沉降速率和周围地震活动性,探讨了地裂缝与第三系深层承压水位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原因,以及抽水—地面沉降对地裂缝影响的构造动态调制作用.
刘快胜米秋霞张家明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裂缝水位热水井
关于城市地震
1995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大城市的出现对地震有激发作用,列举了被认为是城市激发的震例,讨论了城市地震发生的机理,其中仅从重力荷载这一个方面的定量讨论中也可以得出:如果其它外力对地震有激发作用,那么城市激发地震的现象更值得重视,还讨论了涉及到城市激发地震的其它问题.
单修政李有柱张艺霞米秋霞
关键词:城市地震受力状态
陕西省前兆台网数字化技术改造
李柄乾张宇翔舒优良付长齐姬建中者兆刚李增奎段锋鲁秀玲张鸿福米秋霞宋训廷白珂莽柯长安曹修凤
“地震前兆台站(网)技术改造”,陕西前兆台站改造乾陵台使之成为电磁与地形变多学科多测项数字化综合前兆台;改造周至台使之成为地下流体学科多测项数字化综合前兆台;对泾阳台、宝鸡台进行改造单学科数字化技术改造;以关中地区为中心...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前兆台网数字化
用地下水资料探讨渭河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形势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用陕、甘、宁、青的地下水前兆观测资料,运用异常系列方法的思路,研究了四省区中强地震的中期前兆指标,并进一步探讨了渭河盆地及周边的地震形势。
刘快胜米秋霞郁春霞
关键词:地下水地震活动性渭河盆地地震地震预报
山西临猗—永济5.0级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被引量:6
2000年
1998年 7月 1 1日山西临猗—永济之间发生 ML5.0地震 ,震前在晋陕豫交界地区存在水位、水氡、溶解氢气、氦气、气体总量及逸出氦气、氢气等多项地下流体异常。总结分析了该次地震前地下流体短临异常特征 。
范雪芳郭君杰米秋霞
关键词:地下水异常地球化学测量短临异常地震前兆
中国及其邻区地震深度的特征被引量:5
1995年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及其邻区地震深度的一些时空变化特征后发现:51%的地震发生在0—19km间,10、15、20km为几个地震多发层位;大陆地震的深度小于周邻地区地震的深度;大陆西部地震的深度大于东部地震的深度,这与大陆地壳西厚东薄的结果相吻合;中俄朝交界区及日本海、兴都库什-帕米尔、琉球群岛、缅印交界区和台湾地区地震的深度大,这与有关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或俯冲等运动有关;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多且远深于缅甸中西部的地震,而西藏-尼泊尔地区的地震少且浅,这揭示了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挤压的方式,大震初期余震的深度变化范围大,而后期余震则多趋向发生在一稳定的深度上,较深地震的震级一般也大。地震深度可作为地震分区(带)的原则之一,它也有助于地震的地点预报。
吴富春米秋霞姬建中张惠玲曹虹郭美娥
关键词:地震地震活动性地震迁移震源深度
泾阳、临猗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被引量:6
1999年
总结了1998 年泾阳Ms4.8 及临猗Ms 4.6 级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 异常点数量有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 同时又受构造条件的制约; 异常时间以短临为主, 短期异常主要集中在震前3 个月左右, 临震异常出现在震前10 d 左右; 异常幅度与地震三要素关系不明显。
米秋霞段锋
关键词:地震地下流体地震前兆
陕西关中地区中强地震短临跟踪分析研究
吴富春李炳乾景北科米秋霞张鸿福鲁秀玲张春生邵辉成方炜董星宏宋训庭程晖柯昌安
泾阳地震发生在历史上强震频发的关中地区,但无前震,又无余震,判定其今后地震趋势,是一个十分严峻而重要的问题。它仅为一个单独地震,还是关中地区今后发生强烈地震的信号,这都需做出明确判断。在加密台站观测的基础上,我们频繁地进...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