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斌
- 作品数:65 被引量:43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被引量:17
- 2004年
- 作为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传统学派 ,伦理思想最能体现英国学派理论的精神实质与当代意义。英国学派游移于伦理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之间并逐步向后者偏移 ,经历了对格老秀斯理性主义国际伦理传统的继承、修正与复归历程。在实践伦理上 ,它试图以维持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保障生存与安全等基本人权为伦理底线 ,以非完美主义的形势伦理观来处理各种伦理困境 ,避免绝对主义 ,曲折反映了英国等中等强国既有别于超级大国也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处境和国际政治诉求。尽管存在历史观与政治哲学的保守性、价值尺度的西方主导性和中间立场的伸缩与模糊性等缺陷 ,英国学派仍表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稳健并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伦理取向。
- 石斌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社会正义国际伦理理性主义
- 毛泽东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思想及其战略意义被引量:6
- 2003年
- 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处境和发展需求出发,毛泽东始终是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几个重要战略理论,都蕴含着关于世界多极化的丰富内涵。从“中间地带”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 的划分,乃至今天中国政府强调多样性、推动多极化的基本战略主张,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既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的对外关系诉求,也反映了世界格局演进的客观趋势。这是理解新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线索。
- 石斌
- 关键词:毛泽东世界多极化外交战略
- 贺词
- 2025年
- 黄友义许钧王克非蒋洪新罗选民查明建孙艺风石斌王东风罗林
- 美国与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被引量:13
- 1997年
- 美国与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时殷弘,石斌什么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世纪转折的关头,凡是正在发挥或期望发挥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都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予以认真的探测和思考,以便在关于世界政治趋势的宏观认识和国家战略的长久规划上尽可...
- 时殷弘石斌
- 关键词:世界政治非西方世界强国西方文明当代史国际社会
- 权力·权威·责任--马克斯·韦伯国际关系思想浅析被引量:7
- 2008年
- 德国大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不仅对社会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在国际关系的思想史上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对权力要素、尤其是文化这一"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的独特理解,对可以摆脱官僚体制束缚和阶级利益左右的卡理斯玛型权威领导人的剖析,对目的与手段、"责任"与"信念"之关系等政治伦理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国际关系的思想宝库、特别是政治现实主义传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需要批判分析的是韦伯的权力政治观所隐含的"文化霸权"论与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过分推崇政治权威的英雄史观及其治国伦理的二元论色彩和民族主义价值取向。
- 姚自强石斌
-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权力政治责任伦理
- 略论杜勒斯对苏战略的早期思想背景(1919-1952)被引量:2
- 2000年
- 杜勒斯的对苏战略构想和政策主张与其早期经历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杜勒斯对苏战略观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他早年形成的“和平变革”论,其思想根源包括在冷战初期即已基本定型的苏联观,即他对苏联“挑战”的性质、对外目标与手段、战略上的优势和弱点等问题的基本判断。联系这个思想背景,可以从杜勒斯令人目眩的多种表象背后,看到一条清晰而又前后连贯的政策思路。可以说,杜勒斯的对苏战略构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以贯之的,其逻辑顺序可以概括为“共处—竞争—高压—变革”。
- 石斌
- 关键词:杜勒斯政治哲学外交思想冷战
- 展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学习笔记
- 1997年
- 展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学习笔记石斌我国理论工作者已经从国际政治学、外交学、战略学等角度集中学习和研究了邓小平对中国外交战略和若干重大国际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主张进一步从国际关系学层面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国际关...
- 石斌
- 关键词:邓小平国际关系思想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
- 思想史视野与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理论被引量:15
- 2005年
- 历史与理论的关系,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类的社会性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战后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和专业分工所导致的学科“碎化”趋势愈演愈烈,弊端也日益明显。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复杂多维的国际政治现象,任何一种研究途径都有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限度,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国际关系的学科边界极为模糊,这就决定了依托不同的知识谱系,打破相关学科间的藩篱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重要性。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之关联这个基本问题为例,优秀的论著表明,理论思考可以卓越地体现在历史叙事之中,而历史实例的娴熟运用则能有力地支撑理论建构。但多年来国内这两类研究颇有一种相互隔绝甚至厚此薄彼的倾向历史家常常只摆事实不讲“道理”,认为国际关系不过是对外政策及其实践之总和,并无抽象理论可言;理论家则言“义理”而罔顾事实,视历史研究为小道,结果把理论架空。有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国内几位国际关系研究者,围绕几个具体研究领域来共同探讨这一主题。讨论的目的当然并非刻意高抬传统人文主义或任何单一研究途径的价值,而只是提醒人们举凡学术研究,无不靠事实与理论相互联系共同推进。历史研究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 石斌
- 关键词:思想史近代国际法社会存在交往关系国内政治法哲学
- 核时代的美国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对两个经典文本的重新探讨被引量:6
- 2018年
- 美国的全球性主导地位,主要是在20世纪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战后以来美国一直奉行的全球战略及其所体现的主流安全观念和战略思想息息相关。在冷战时期,美国有两位最重要的战略家(凯南和尼采)、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文本("长电报"与NSC号文件)。这两人和两个文本对战后以来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的主要特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尼采的思想更能代表冷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一套主流战略观念,即立足于"最坏假设",强调实力地位,偏重军事手段,追求绝对安全,秉持道德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优越论。这套战略观念既成就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也造成了美国霸权的困境,是理解当前和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 石斌
- 关键词:冷战
- 一种多粒度多注意力交互匹配网络模型在金融领域智能问答系统的对话改进研究
- 2024年
- 【目的】针对金融领域智能问答系统多轮对话中存在的回复不准确、返回多结果中精确度不足以及一词多义问题,构建多粒度多注意力交互匹配模型。【方法】提出基于BERT的多粒度多注意力交互匹配模型(MGMAI),MGMAI包含预处理层、表示层、注意力交互层、语义聚合层和对话选择层,聚焦于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现高效的对话匹配。【结果】MGMAI模型被应用于两个公开的多轮对话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验证,并在金融领域多轮对话数据上进行微调,实验结果表明,MGMAI在R10@1、R10@2、R10@5指标上比先进的深度语境建模模型高出0.019、0.010和0.007。【局限】仅在金融领域智能问答系统中进行测试,未在其他领域或更多样化的数据集上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结论】MGMAI模型能有效提升金融领域智能问答系统中的多轮对话准确度和系统处理多义性问题的能力,对于类似的多轮对话系统,该模型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和改进空间。
- 周抒王昊施国良石斌石斌
- 关键词:多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