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丽

作品数:68 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儿童
  • 11篇病例
  • 7篇胰腺
  • 6篇食管
  • 6篇随访
  • 6篇流病
  • 6篇慢性
  • 6篇基因
  • 6篇反流
  • 6篇肠炎
  • 5篇疑难病例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食管反流
  • 5篇食管反流病
  • 5篇胃食管
  • 5篇胃食管反流
  • 5篇胃食管反流病
  • 5篇螺杆菌
  • 5篇结肠

机构

  • 65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68篇王国丽
  • 54篇徐樨巍
  • 48篇于飞鸿
  • 44篇周锦
  • 42篇张晶
  • 21篇丁召路
  • 18篇官德秀
  • 17篇沈惠青
  • 16篇郭姝
  • 9篇秦秀敏
  • 6篇王大勇
  • 6篇赵春娜
  • 5篇李东丹
  • 4篇聂晓璐
  • 3篇张建中
  • 3篇周丽雅
  • 3篇王惠玲
  • 3篇纪文静
  • 3篇张田
  • 2篇邱晓红

传媒

  • 9篇中国实用儿科...
  • 8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第十届全国儿...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中华胃肠内镜...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疑难病例
郭姝于飞鸿王国丽周锦张晶丁召路徐樨巍
反流症状问卷对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反流症状问卷在诊断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GERD的学龄期及青少年患儿,记录呕吐和(或)反食、恶心、烧心和(或)胸骨后疼痛、腹痛、上腹疼痛、反酸、吞咽疼痛7个症状的频率及程度积分(0~3分),以内镜检查或24 h食管pH监测阳性作为诊断GERD的诊断标准,之后与问卷积分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GERD的最佳积分临界值,并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符合率进行统计.结果 (1)45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37∶1,平均年龄(11.1±2.6)岁.23例GERD患儿中,问卷症状总积分为(20±10)分;22例非GERD患儿中,症状总积分(13±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病例中,内镜下0、Ⅰ、Ⅱ和Ⅲ级患儿之间的症状总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症状总积分13.0分作为临界值时,特异度和敏感度之和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对GERD诊断的敏感度78.3%,特异度68.2%,准确度73.3%,阳性符合率72.0%,阴性符合率75.0%.结论 反流症状问卷对GERD的初步诊断有一定功效,有助于学龄期及青少年GERD的临床筛选试验.
丁召路王国丽纪文静徐樨巍
关键词:儿童胃食管反流
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中国儿童囊性纤维化一例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张晶沈惠青苏颖王国丽周锦于飞鸿徐樨巍
儿童消化道异物277例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总结小儿消化道异物特点,探讨小儿消化道异物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9月我院因消化道异物住院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7例。取出异物262例(94.6%),自行排出或放弃治疗15例(5.4%)。内镜取出异物245例(93.5%),手术取出异物17例(6.5%)。异物位于食管206例(78.6%),胃内32例(12.2%),肠道21例(7.6%),消化道外3例。取出异物37种,可见金属利器50例(19.1%),食物碎块30例,硬币27例,电池22例。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需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异物形状、种类、体积、嵌顿时间、停滞部位选择适宜方法。
梅天璐徐樨巍王国丽周锦于飞鸿张杰郝京生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儿童
小儿慢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腹泻病(CD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了解CDD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 提高小儿CD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179例C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C...
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王大勇沈惠青高萍芝王惠玲
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结果共纳入8例EB病毒相关胃肠炎儿童,男6例,女2例,中位年龄7.46岁,病史20 d至3年。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7/8)、腹泻(4/8)、便血(3/8)、发热(2/8)、呕血(1/8);血清EB病毒DNA升高4例;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水肿、糜烂、边界清楚的浅溃疡;病变处肠黏膜行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为阳性(8/8),上消化道(3/8)、小肠(2/8)及结肠(4/8)均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为脓毒症(3/8)和轻度营养不良(3/8)。予肠内营养及抗病毒治疗后,患儿症状均有好转。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炎临床少见,起病时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胃肠道出现黏膜病变时注意进行EB病毒血清及黏膜检查,从而及时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秦秀敏王国丽周锦于飞鸿张晶吴捷
关键词:儿童EB病毒胃肠炎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随访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对儿童CVS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至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诊断CVS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为A方案(赛庚啶+多赛平+丙戊酸),B方案(普萘洛尔+赛庚啶),C方案(普萘洛尔+阿米替林),服药时间≥3个月。共对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出院后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电话随访至2020年10月。结果42例患儿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发病年龄(4.65±3.23)岁,诊断时年龄(6.79±3.58)岁。主要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上消化道出血,42例均为中重度CVS。治疗方案:A方案7例,B方案11例,C方案24例。好转年龄(8.17±4.12)岁,服药疗程(1.37±0.96)年,随访时年龄(10.32±4.03)岁。至随访1年内,治疗有效35例,有效率为83.3%,其中完全无刻板样发作的呕吐23例,治疗无效共7例。三种治疗方案对CVS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相比,个人史中有食管裂孔疝(P=0.024)、随访时体重(P=0.042)和服药疗程(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CVS有效率较高,三种治疗方案对CVS的治疗效果无差异。对于联合用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CVS患儿,需进一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郭姝官德秀梅天璐于飞鸿周锦王国丽沈惠青张晶吴捷徐樨巍
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儿童随访
疑难病例
郭姝于飞鸿王国丽周锦张晶丁召路徐樨巍
病例讨论
<正>患儿男,8月,主因"间断腹泻、脓血便5月余,咳嗽、流涕10天"入院。患儿入院前5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稀便,内含粘液血丝,偶掺杂血丝及咖啡色小血块,仍有排便时哭闹,排便后哭闹好转,病初10~20次/天,...
崔晓双徐樨巍王国丽
文献传递
儿童慢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胰腺炎(CP)患儿的常见病因及不同干预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CP患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随访患儿的预后, 包括身高、体重、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计算Z评分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CP患儿远期营养状态。结果共纳入98例CP患儿, 其中男51例, 女47例, 年龄1.95~15.96岁(中位年龄8.49岁)。病因方面以基因突变(39/98, 39.8%)(主要有基因PRSS1、SPINK1和CFTR)、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26/98, 26.5%)及特发性(33/98, 33.7%)为主。患儿以腹痛(78/98, 79.6%)、恶心/呕吐(48/98, 49.0%)、胸闷/胸痛(10/98, 10.2%)为主要表现, 伴有营养不良(44/98, 44.9%), 部分病程中可伴有淀粉酶升高。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 表现为胰腺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管结石;腹部核磁共振, 表现为胰腺形态饱满、萎缩、边缘不规则, 胰管迂曲扩张。与其他原因CP相比, 遗传性CP发生胰腺形态学改变比例更高(100.0% 比88.1%, P<0.05)。截至2024年3月完成随访时, 98例患儿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 13例行手术治疗, 51例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干预, 34例患儿未予手术或内镜干预;共有6例患儿出现糖尿病, 6例粪便胰弹性蛋白酶-1减低, 未出现脂肪泻。远期随访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干预后, 患儿营养状态更好(Z评分:-1.22比0.74, P<0.001)。结论儿童CP以基因突变及解剖结构异常为主要病因, 早期内镜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远期预后。
房永利吴捷于飞鸿周锦王国丽官德秀秦秀敏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儿童遗传性胰腺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