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亚茸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血管直接粘接吻合方法的实验研究
-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血管粘接吻合的方法,并观察在体通畅情况,进行本实验的研究。
方法:设计采用甲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血管内置速溶中空支架和密封剂,选择兔颈总动脉,进行血管端端直接粘接吻合,将所得的吻合口与传统缝合...
- 王兴伟熊亚茸范恒华伍骥
- 关键词:血管手术手术操作
- 文献传递
- 骨结合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 1999年
- 种植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被认为是骨内种植体成功的标志,而骨界面组织学的研究多为二维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从立体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研究,可以得到直观的种植体与骨界面各部位形态的计算机图像,同时获得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骨结合率。
- 熊亚茸侯军
- 关键词:种植体三维重建骨结合牙科材料
- Cbfα1在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启动子结合位点的初步定位
- 2013年
- 目的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在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基因启动子上结合位点进行初步定位。方法 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Cbfα1的作用位点,为验证它对DMP1是否具有直接的转录调控作用,将计算机分析结果Cbfα1结合位点(TTGGGAACCACAAGA,-199^-185 bp)进行体外定点基因突变,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突变效果,突变后的质粒pGL3-P’-505^+86和PCMV-Osf2共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虫萤光素酶活性的改变,单纯转染pGL3-P-505^+86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与PCMV-Osf2共转染后,突变pGL3-P’-505^+86共转染组在HDPSCs中的荧光素酶活性较未突变pGL3-P-505^+86共转染组明显下降(P<0.05),突变pGL3-P’-505^+86共转染组较单纯转染pGL3-P-505^+86组活性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fα1对DMP1基因转录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DMP1启动子-199^-185 bp区是Cbfα1的结合位点之一。
- 逄键梁邓天政熊亚茸朱晓茹李晓华柯杰
- 关键词:核心结合因子Α1牙本质基质蛋白1人牙髓干细胞结合位点
- 歼击机平视显示器速度、高度、航向信息显示格式对飞行员认知绩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比较平视显示器(HUD)速度、高度和航向信息各自3种不同显示格式对飞行员认知绩效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3×2重复测量设计,以151名男性飞行员为受试对象,完成HUD速度、高度和航向信息3种不同显示格式共18幅画面的测试,并获取飞行员对每种显示格式“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对正确率和反应时指标作重复测量的协方差分析和配对比较检验;对飞行员使用性评价指标作7。检验。结果在HUD速度信息画面测试中,对于飞行员的认知正确率,“显示格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7.097,P〈0.001);“信息认知方式”的主效应显著(F=3.902,P〈0.05);飞行员正确认知“模拟刻度带I加数字窗”的信息正确率期望值最高。对于飞行员的反应时指标,“受试对象类别”和“信息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F=2.905,P〈0.05);“飞行总时数”的主效应显著(F=6.637,P〈0.05);在使用性评价上,飞行员将3种显示格式分别评价为“优、良、中、差”的人数比例分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33.305,P〈0.001),其中82.1%的飞行员认为“模拟刻度带I加数字窗”的显示格式为“优”。在HUD高度信息画面测试中,对于飞行员的认知正确率,“显示格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8.523,P〈0.001),“显示格式”和“飞行总时数”的交互作用显著(F=3.253,P〈0.05);飞行员正确认知“模拟刻度带I加数字窗”显示格式的信息正确率期望值最高;对于飞行员的反应时指标,“显示格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0.869,P〈0.001);在使用性评价上,飞行员将3种显示格式分别评价为“优、良、中、差”的人数比例分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73.959,P〈0.001),其中有86.8%的飞行员认为“模拟刻度带I加数字窗”的显示格式为“优”。
- 郭小朝熊端琴熊亚茸伊丽马雪松
- 关键词:平视显示器数据显示航向
- 种植体与天然牙在上颌骨复合体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该研究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数字影像与转录以及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相结合,在建立的具有生物力学特性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种植义齿、天然牙在上颌复合体中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初步探讨.该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种植体...
- 熊亚茸
- 关键词:种植体天然牙牙周膜上颌骨计算机辅助分析图像数字化
- 文献传递
- 服药数量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对老年人服药数量与跌倒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减少药物引发跌倒的措施。[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447例老年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跌倒随访调查,并收集其服药种类和服药数量。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服药数量和跌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整单类药物后,服药数量始终是导致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服药数量是老年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减少老年人服药数量,从而有效控制并预防因服药而造成的跌倒。
- 徐巍苏迅熊亚茸杨淑梅蔡霞
-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
- 生物共振技术对228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检测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2282例患者变应原检测,了解目前常见变应原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并对其发病季节、年龄、性别及过敏反应强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生物共振技术行428种变应原检测。结果(1)变应原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前7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依次为:异位性皮炎(20/20,100%)、湿疹(366/390,93.8%)、过敏性鼻炎(53/57,93.0%)、过敏性皮炎(527/568,92.8%)、荨麻疹(532/617,86.2%)、过敏性紫癜(43/53,81.1%)、人工荨麻疹(29/43,67.4%)。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χ2=51.89,P<0.001)。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湿疹、人工荨麻疹四类患者对食物类变应原反应强烈,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吸入类、花粉类变应原反应强烈,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患者对食物类变应原反应很强烈,差别非常显著(F(24,6252)=211.12,P<0.001)。(2)2282例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为2042例(89.48%),阳性率>5%的主要变应原有27种。7种顽固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常见变应原33种,每种疾病主要变应原有所不同。当前主要变应原:贝类最高为占39.18%,其次虾39.08%、谷螨、粉螨31.00%、鱼类1:24.24%、尘螨21.35%、羊肉17.19%、鱼类2:12.19%、毛霉菌混合物10.92%、硫柳汞10.92%等。(3)男、女检测变应原阳性率(89.4%,89.7%)无统计学差异。7月阳性率最高,其次为2、5、8月。结论贝、虾、螨、鱼、羊肉、霉菌、硫柳汞等是当前北方地区主要变应原。夏秋季是过敏反应的高发季节。异位性皮炎变应原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7种常见顽固性变态反应疾病主要变应原不同。
- 张红张景龙熊亚茸郭小朝李淑婷
- 关键词:过敏反应变应原
- 种植体与天然牙在上颌骨复合体中应力的比较
- 2003年
- 目的:比较种植体与天然牙在上颌骨复合体中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结果:种植体与天然牙上颌骨复合体相同牙位、相同载荷下应力分布趋势相同,力的大小比较接近,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周围应力大于天然牙。结论:骨结合种植体虽然没有牙周膜的缓冲,但其与骨连成整体,可有效地传递应力,骨结合种植体在上颌骨种植具有力学可行性。
- 熊亚茸陈新刘洪臣王延荣蒋向华
- 关键词:种植体天然牙上颌骨复合体牙应力
- 前臂皮瓣移植舌再造患者的修复治疗1例被引量:5
- 2010年
- 舌癌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局部复发率高,需手术彻底根治。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对一例舌癌患者进行舌缺损功能性重建,采用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舌再造术,患者伴有牙列缺损,咬合功能丧失,
- 冯丹熊亚茸郑延
- 关键词:舌癌前臂皮瓣舌再造
- 牙周、正畸、修复综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牙周、正畸、修复综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熊亚茸,刘丽云,李传兵一、材料与方法我科行牙周、正畸、修复综合治疗牙周病的病例2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8例,年龄26~45岁。1.治疗过程:(1)牙周治疗:常规牙周洁治,局部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控制菌斑...
- 熊亚茸刘丽云李传兵
- 关键词:牙周病治疗固定矫正器上前牙牙周治疗固定矫治器牙槽骨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