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 作品数:105 被引量:37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30-60 m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于AR技术的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组(观察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87.2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R技术的神经内镜下脑血肿清除术较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脑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夏海龙 杨刚 郑超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 小骨窗开颅 颅内肿瘤脑水肿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运用MRI不同序列研究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1.选择颅内肿瘤52例,其中脑胶质瘤30例,脑膜瘤22例,诊断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2.利用MRI常规成像和DT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成像,分别测量肿瘤的EI值(水肿指数,edemaindex)和瘤周水肿区的FA值(分量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ADC值(表观平均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3.比较分析不同肿瘤间以及不同脑浸润程度间的EI值和FA值的关系。结果1.在有无脑浸润的肿瘤组间比较,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和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胶质瘤和脑膜瘤组间比较,FA值、ADC值和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全部肿瘤及胶质瘤、脑膜瘤组内统计分析,EI值与FA值均无明确相关性(P>0.05),EI值与ADC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从影像分析的角度来看,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无明确相关性。 晏怡 孙晓川 吕发金 杨刚 谢兵 邓朝霞 刘斌关键词:脑肿瘤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98例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不同阶段处理各种不同类型(鞍内型、鞍内-鞍上型、鞍上型及三脑室内型... 杨刚 王晓澍 霍钢 郑履平 孙晓川关键词:颅咽管瘤 并发症防治 文献传递 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1 2003年 杨刚 唐文渊 晏怡关键词:脑外伤 外地口音综合征 头颅CT检查 病例报告 二甲双胍通过诱导大鼠泌乳素瘤MMQ细胞发生自噬而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自噬在二甲双胍诱导的垂体泌乳素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泌乳素瘤MMQ细胞不同时间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FCM法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用二甲双胍和(或)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3-methyladenine,3-MA)处理MMQ细胞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自噬-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明显抑制MMQ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P值均<0.05)。二甲双胍能够诱导MMQ细胞自噬,使细胞中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P<0.001);而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可显著抑制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Ⅱ、Beclin 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表达(P值均<0.05)。二甲双胍明显抑制MMQ细胞中mTOR及其下游蛋白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70S6K)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活性(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下调mTOR活性,诱导细胞自噬,从而促进垂体泌乳素瘤细胞发生凋亡。 王福超 靳凯 阮伦亮 谭松 黄华 牟家民 杨刚关键词:催乳素瘤 二甲双胍 自噬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19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所有脑卒中亚型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其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口服抗凝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前提下,与局麻下微创穿刺加尿激酶溶解术(包括立体定向、CT引导的硬通道与软通道穿刺)及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手术比较,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既减少了对脑组织造成的进一步的创伤,也更加彻底地清除脑内血肿和止血,具有更加微创、疗效更好优势。目前,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辅助手段包括CT引导、立体定向引导、B超辅助、神经导航辅助及手机软件辅助等。各种不同的辅助手段的使用使神经内镜对血肿的定位更加精确,减少了对脑组织的创伤,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本文对目前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辅助手段及各自手术方法与特点进行了总结。 石爽 张彪 杨刚 张正保 杨彪 牛文勇 邓伟 覃川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手术方法 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32例)和非侵袭组(29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Bcl2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侵袭组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组(P〈0.01);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组中Beclin1和和Bcl2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28)。结论Beclin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降,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Bcl2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Beclin1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密切相关;自噬活性的减低可能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而其活性减低可能是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的结果。 冉住国 冯清林 宋毅 杜江峰 刘明冬 范仕兵 李骥 霍钢 吴留洋 杨刚 赵睿 冯梅 田坤 韩秀华关键词:自噬 BECLIN1 BCL2 侵袭性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的切除程度,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内分泌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切除22例(69%,22/32),近全切除8例(25%,8/32),次全切除2例(6%,2/32)。存在视力、视野损害的28例患者中,24例(86%,24/28)术后视力、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加重或出现新发腺垂体功能减退17例(53%,17/323,新发尿崩症12例(48%,12/25)。13例(41%)术后出现嗅觉减退,3例(9%)出现严重记忆减退,发生脑脊液漏伴严重颅内感染1例(3%),脑干出血1例(3%)。随访时间为4~22个月。随访期内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1例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安全、有效,全切除率高;但仍可能导致或加重下丘脑一垂体轴功能的损害,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内分泌功能的保护仍需持续关注。 阮伦亮 靳凯 谭松 王福超 牟家民 王晓澍 霍钢 郑履平 孙晓川 杨刚关键词:颅咽管瘤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复杂难治性颅底肿瘤的精准治疗进展 2025年 复杂难治性颅底肿瘤的治疗因其解剖结构复杂、邻近重要神经血管而充满挑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手术方法及术后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颅底肿瘤的诊治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系统综述了术前评估、手术治疗、术中精准识别和术后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术前,多模态影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了对肿瘤解剖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评估精度。手术方面,显微技术与内镜技术的结合进一步优化了手术策略,降低了手术相关风险;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复杂病例中也展现了重要作用。术中,靶向荧光成像、术中导航和神经保护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策略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侵袭性颅底肿瘤的控制率。未来,随着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颅底肿瘤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和高效,为患者提供更优的生存质量。 王跃龙 吴安华 屈延 陈菊祥 宫晔 赵元立 张军 杨军 杨刚 唐晓平 昝昕 徐建国关键词:术前评估 术后综合治疗 浅谈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2 2018年 医学研究生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国现行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虽已取得巨大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端医学人才,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受地域的影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医学研究生培养差距较大。其次,需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为科研型研究生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临床型研究生应该在培养临床思维及临床操作技能基础上,培养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创新能力。正确地看待研究生学术能力与论文发表之间的关系,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杨刚关键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