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国兴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药
  • 5篇血药浓度
  • 5篇血药浓度监测
  • 5篇药浓度
  • 5篇疗效
  • 4篇荧光偏振
  • 4篇荧光偏振免疫
  • 4篇荧光偏振免疫...
  • 4篇疗效观察
  • 3篇眼底
  • 3篇视网膜
  • 3篇注射
  • 3篇网膜
  • 3篇病变
  • 2篇调整缝线
  • 2篇毒性
  • 2篇羊膜
  • 2篇羊膜移植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机构

  • 31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1篇李国兴
  • 13篇王兰君
  • 7篇胡俊喜
  • 5篇王晓丽
  • 4篇陆丽红
  • 3篇杨培学
  • 3篇张子英
  • 2篇韩丽英
  • 2篇闫义涛
  • 1篇王予伟
  • 1篇靳隽
  • 1篇张爱霞
  • 1篇彭坤
  • 1篇李林生
  • 1篇耿云光
  • 1篇宋海岩
  • 1篇王秀民
  • 1篇孔丽
  • 1篇孙爱平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医学信息(手...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全身及结膜下注射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3例7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眼,对照组34眼。对照组用1g.L-1阿昔洛韦滴眼,每天6~8次。治疗组除同对照组治疗外,给予干扰素10万U球结膜下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1mL,共6~8次;同时,成人肌肉注射干扰素100万U,儿童肌肉注射100万U.m-2,均为隔天1次,共6~8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6%,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治愈率为47.1%,总有效率为64.7%,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视力提高43眼,对照组视力提高22眼,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全身及局部结膜下注射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效果。
李国兴孙爱平
关键词:干扰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168例癫痫患儿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68例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血药浓度在小于4μg/mL、4~12μg/mL和大于12μg/mL治疗范围内的构成比分别为22.02%,76.19%和1.79%。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卡马西平提供科学依据。
王兰君李国兴
关键词: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荧光偏振免疫法
5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与眼底视网膜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眼底改变与PIHS患者血压、蛋白尿、水肿的关系,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结果:在540例患者中发现正常眼底342例(占63.3%),视网膜病变198例(占36.7%),在轻、中、重患者中PIHS越重其眼底改变越重。结论:PIHS与血压高低、眼底改变程度相一致,眼底改变越重,蛋白尿、视网膜水肿发生率越高,说明眼底改变是反应全身多处器官受损,一但出现重度PIHS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视网膜较好恢复。
李国兴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视网膜病变
阿托品滴眼液与托品酰胺滴眼液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的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比较0.05%阿托品滴眼液与0.25%托品酰胺滴眼液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方法:对近视可能者158人(302眼)随机分为三组:阿托品组:每晚睡前点用0.05%阿托品滴眼液;托品酰胺组:每晚睡前点用0.25%托品酰胺滴眼液;对照组:每晚睡前点用0.05%呋喃西林滴眼液。定期复查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结果:①近视眼患病率:两治疗组的患病率均小于对照组,同时阿托品组的患病率较托品酰胺组更少;②用药前后眼轴的变化:阿托品组没有明显的变化,托品酰胺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延长;③畏光症状:用药初期两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用药2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近视可能者坚持每天应用0.05%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王晓丽胡俊喜李国兴
关键词:阿托品滴眼液近视青少年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将263例(308眼)AIO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4例(188眼),对照组129例(120眼)。两组除均给予常规静滴扩血管药物外;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球后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ρ<0.05)随访12-24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ρ<0.05)。结论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杨培学陆丽红耿云光李林生胡俊喜张子英李国兴
关键词:血管痉挛星状神经节阻滞
卵巢癌和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的水平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血清CA125和CA199的测定对卵巢疾病和胰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50例正常对照组,95例卵巢疾病和67例胰腺疾病患者血清中CA125和CA199的水平。结果:卵巢癌与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血清CA125和CA199联合测定对诊断和鉴别卵巢癌和胰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兰君李国兴王秀民
关键词:发光免疫分析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
复方地龙胶囊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对照组采用脑安胶囊。结果复方地龙胶囊总进步率75%,总有效率79.17%;脑安胶囊总进步率46.88%,总有效率46.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地龙胶囊具有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的功效,用于中风恢复期治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中风恢复期治疗的有效药物。
王兰君李国兴
关键词:复方地龙胶囊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
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5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5例APL患者中复发20例,难治5例,将亚砷酸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8d为1个疗程。结果25例患者完全缓解20例(80.00%),且不良反应较轻,多为可逆性。结论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APL疗效确切,完全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王兰君李国兴
关键词:亚砷酸注射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改良的可活动结膜瓣在调整缝线斜视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改良的可活动结膜瓣在调整缝线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共同性水平斜视进行调整缝线术,其中共同性外斜视18例,共同性内斜视8例;初次手术者24例,二次手术者2例。在准备后徙的肌肉上进行常规调整缝线术,在缝合梯形结膜瓣时将下边的结膜瓣进行松弛打结(2个线结),以便于调整缝线;术后第一天调整缝线时掀开结膜瓣进行调整,调整后结扎结膜缝线。结果术后第1天20例正位,6例欠矫/过矫,经过调整获得正位。术后1周拆除结膜缝线,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未出现结膜刺激症状。随访3~6个月全部保持正位。结论应用改良的可活动结膜瓣调整缝线治疗斜视可以避免球结膜的不良愈合、减少患者的刺激症状。
胡俊喜王晓丽李国兴闫义涛
关键词:结膜瓣调整缝线斜视
某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141例被引量:2
2009年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ADR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超过500万人次,约19.2万人死于ADR。由此可见,做好ADR监测工作,防止和减少ADR发生,保证合理用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2年来收集的141份ADR报表进行回顾统计分析。
王兰君李国兴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