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知
- 作品数:31 被引量:2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富集物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和化学定性手段分析了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析出的蓝色物质。结果表明,蓝色物质为亚铁化合物,表面覆盖的黄色物质为三价铁的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与木材中的微生物有直接关系,与周围土壤成分的关系不大。
- 袁传勋徐靖朔知
- 关键词:木器亚铁化合物微生物
- 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被引量:14
- 2000年
- 朔知
- 关键词:文明起源考古
- 安徽铜陵县师姑墩遗址出土青铜冶铸遗物的相关问题被引量:20
- 2013年
- 前言
皖南拥有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铜矿带之一,迄今在当地发现的采矿、冶炼遗址数量众多,年代普遍在西周至唐宋时期,但当地出土的先秦时期青铜器风格各异,冶炼遗址与青铜器之间的关系尚不明了。安徽地区时代已知最早的青铜器为1972年在安徽中部肥西县馆驿大墩孜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中出土的单扉棱铜铃Ⅲ和弦纹翠㈦。
- 王开陈建立朔知
- 关键词:夏商周时期
- 良渚文化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2
- 2000年
- 良渚文化遗址到目前为止已发掘数十处,多为墓葬。本文主要利用墓葬材料并结合部分居址材料首先对良渚文化陶器进行细致分析,然后运用类型学方法和地层关系进行分期。
- 朔知
- 关键词:良渚文化墓葬居址陶器遗址类型学
- 全文增补中
- 崧泽时代皖江两岸的聚落与文化被引量:17
- 2015年
- 崧泽时代的皖江两岸因环境影响,宏观的聚落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部,中部很少,微观的地形选择也具有一定规律,是以岗地边缘为最主要选址位置。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当地快速形成了以玉、石器为主体的文化特质,同时吸纳了邻近地区诸文化因素。这一阶段是皖江流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对整个长江下游这一时期文化的崧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朔知
- 关键词:聚落文化
- 薛家岗玉器加工工艺的微痕迹初探被引量:8
- 2009年
- 为探讨薛家岗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微痕观察,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仪器的物相测试,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博物馆所藏的127件薛家岗玉器的表面加工微痕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薛家岗玉器大多光素无纹;玉料主要以闪石玉为主,结构普遍较粗;开料以线切割技术为主,片切割技术为辅;钻孔主要为两面对钻,工具有实心钻和空心管钻,孔壁常留有螺旋钻痕和对钻台痕;玉器整体经过打磨抛光工序;出现了破裂玉器的接合修复技术;薛家岗文化晚期出现了镂空技法、减地浅浮雕技法以及阴线刻技法,体现了玉器制作工艺的明显进步。
- 王荣朔知王昌燧
- 关键词:线切割钻孔镂空
- 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被引量:10
- 1999年
- 近十几年来,安徽淮河流域发现了不少公元前6000~4000年的遗址,本文结合其特征将它们分为三期,认为它们与山东的原始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个文化体系,而可能是另一个文化区,并可以分为两个文化类型。
- 朔知
- 关键词:淮河流域原始文化
- 安徽泗县刘圩汴河故道遗址的第二次发掘被引量:4
- 2014年
- 2012年3-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泗县刘圩汴河故道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较完整地揭露了古汴河的形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河底宽约36、河口残宽38米,推测完整河口宽约42米,深1.8-2.1米。北坡下部斜直,上部稍陡,河底及河坡处遗留有开挖运河时形成的工具印痕及"V"字形小沟。河堤仅存北堤,底宽19、顶宽2.7、高0.9米,分为7层。河堤土未经夯筑,第5层与第7层之间有一薄层黄沙,应为有意铺垫而成。南堤被现公路所压。河道底部出土少量唐宋时期遗物,以瓷器为主,另有少量陶器、铜钱等。此外,据发掘结果显示,该段汴河恰好开凿在一处汉代遗址上,发现一些水井、灰坑等遗迹,遗物以陶器为主,亦有少量铁器、铜钱等。陶器以板瓦、筒瓦为主,另有盆、罐、瓮、钵、豆、瓦当等。
- 朔知赵卫东张小雷张伟何钰婧许晶晶孟庆机王劲松王育茜
- 关键词:汉代唐宋
- 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被引量:13
- 2006年
- 皖西南地区是东西连接长江中下游、南北交通淮河和赣鄱地区的所谓‘四战之地’,在文化地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开始的时间虽晚,但在近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一文作者朔知先生参加过本地区很多遗址特别是薛家岗遗址的发掘,并主持编写出版了《潜山薛家岗》报告,同时还对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因此十分熟悉相关的材料。文章详细阐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从黄鳝嘴类型经薛家岗文化到张四墩类型的文化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时期本地文化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往来情况,从而在广阔的视角下论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同是也加深了我们对于周围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淮地区、赣北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认识。对于关心本地区史前文化的读者来说是很值得一读的。
- 朔知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西南部长江北岸
- 安徽怀宁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8
- 2014年
- 孙家城遗址位于安徽省怀宁县西北的马庙镇栗岗村孙家城和费屋两个村民组内,北靠大沙河,地处冲积平原南部,海拔约28米。此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周边围有城垣,现存城垣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朔知
- 关键词:遗址发掘简报新石器时代村民组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