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铁铮
- 作品数:48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关野贞与中国古代皇陵建筑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专家,1906—1935年曾11次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并探析中国古代皇陵建筑选址和形制的内涵。历史照片会同考察笔记、日记及相关论著,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皇陵文物的发展状况。目前,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档案在文物研究、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结合晚清民国时代背景,从关野贞对中国古代皇陵规制调查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关野贞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思想,探析关野贞与伊东忠太、冈仓天心、梁思成和刘敦桢等中日学者的学术关联性及其对现代建筑学术影响和参考价值。
-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 关键词:建筑
- 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河北区为例
- 创意设计产业是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争相发展的新型产业形式。河北区作为天津创意设计产业的标杆,通过梳理其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创意设计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进而对整...
-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 晚清至民国期间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刍议
- 2017年
- 晚清至民国期间西方人对中国古代皇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考察高峰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西方学者从最初的猎奇到趋于客观,积累了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保存了大量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之前的皇陵图像资料。较具有代表性的弗莱契尔、卫三畏、卜士礼、闵斯特伯格、喜龙仁等学者分别从建筑学、建筑史学、美术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皇陵进行了著述,对我国皇陵研究史学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 关键词:西方学者
- 文献学视角下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例
-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学术刊物,刊载了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多篇关于中国古代皇陵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南宋皇陵、明长陵和易县清西陵等相关文献的分析,证实营造学社社员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相结合,改变了过去国内史界...
-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 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的早期调查与研究
- 2014年
- 霍去病墓石刻是我国现存重要的石刻文化遗产之一。民国期间,多位中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考证,其著述和手稿中保存的照片等,不仅代表着那个时代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也是今人研究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 曹铁娃曹铁铮
- 天津理工科高校艺术课“双一流”的调整与建设研究
- 2017年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通论性研究已颇具规模,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理工科大学艺术课的调整与建设相关研究与报道并不多见。细化"双一流"建设的内容,具体落实各个学科的"一流"建设将是"双一流"建设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 曹铁娃曹铁铮王溪竹
-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的考察与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佛教建筑是中国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日本学者曾在20世纪初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摄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佛教建筑的保存状况。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照片和测绘图在文物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本文以日本人拍摄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照片为例,对图片产生的历史背景,日本人游历、考察、采访、测绘和发掘工作,进行脉络的梳理和评价,对辽代佛教建筑保存状况进行了今昔比对,并就历史照片同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原真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 关键词:辽代佛教建筑遗产
- 探析高校博物馆的美育教学与实践
- 2023年
-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的美育教育平台和基地,它以自身丰富优秀的展品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了观摩和鉴赏的机会,每一次参观和学习都是一次文化与审美的洗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艺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力,融入到高校的美育教学与实践中,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 曹铁铮曹铁娃
-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美育
- 民国时期天津教育家对美术学科建制的贡献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民国时期现代形态的美术学科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建立起来,天津的著名教育家梁启超、严智开、陈少梅、刘子久等对现代美术学科建制均作出过杰出贡献,文章从美术学科的视角对其历史贡献作进一步的探讨。
- 曹铁铮曹铁娃刘新民
- 关键词:美术学科建制教育家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