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敖栋辉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小麦
  • 1篇蛋白亚基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选育
  • 1篇亚基
  • 1篇优质面条
  • 1篇育种
  • 1篇水管理
  • 1篇品质育种
  • 1篇小麦C49S
  • 1篇小麦高分子量
  • 1篇面条
  • 1篇面条小麦
  • 1篇谷蛋白
  • 1篇谷蛋白亚基
  • 1篇光敏
  • 1篇光敏雄性不育
  • 1篇肥水
  • 1篇肥水管理
  • 1篇播种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6篇李竹林
  • 6篇敖栋辉
  • 5篇曾秀英
  • 4篇吴瑜
  • 4篇张作仕
  • 3篇李利蓉
  • 3篇王明义
  • 3篇陈德芳
  • 1篇余懋群
  • 1篇王涛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粮食问题研究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2.2+12及其与品质的关系被引量:8
2001年
应用SDS PAGE对 6个具有 2 2 + 12亚基的品种及其杂交获得的 6 3个品系和 110个国内外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 ,并测定了它们的沉淀值和高代品系的面条品质。遗传分析表明 ,2 2亚基受控于一个单一的显性基因。西风× 95EYTV的F3 分析显示 ,具有不同亚基组成的同源品系间SDS—沉淀值差异显著。具 2 2 + 12亚基的多数品种都是中间或软质型的。粗蛋白、沉淀值、湿面筋等测定显示其面筋强度适中 ,面条得分较高 ,表明 2
曾秀英敖栋辉李竹林
关键词:小麦品质育种
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川育14
2001年
吴瑜李竹林敖栋辉
关键词:优质面条选育播种期肥水管理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C49S的研究利用被引量:5
1998年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发现温光敏雄性不育系C49S-87、C49S-89的育性转换明显,便于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其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光照也有一定影响。这2个不育系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温暖长日照条件下可育,在成都地区正季播种,其不育株率可达100%,套袋自交不实率及花粉不育度均在95%以上,在成都地区晚季播种,自然结实率可达78%,育性恢复。C49S-87的粗蛋白含量为15.1%,SDS沉淀值为55ml,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C49S-87的胚乳贮藏蛋白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发现其1D染色体上的Glu-D1位点基因编码5+10优质亚基;C49S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较高,利用C49S配制大量组合,已初步筛选到一批高产、优质兼备的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采用测交、回交转育法,已获得一批性状优良并趋于稳定的新不育材料。
王涛张作仕曾秀英李竹林余懋群敖栋辉
关键词:雄性不育小麦
小麦新品种川育17
敖栋辉吴瑜张作仕王明义李利蓉李竹林曾秀英陈德芳
川育17是我所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品种是1996年用“绵阳26”作母本,“G295-4”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成都、昆明两地四年七代的选育,于199...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
小麦新品种川育16
吴瑜敖栋辉王明义张作仕李利蓉曾秀英李竹林陈德芳
“川育16”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1993年用“30020/8619-10”作母本,“晋麦30”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
小麦新品种川育14
敖栋辉吴瑜陈德芳王明义张作仕曾秀英李利蓉李竹林
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川育14”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品种是1989年用“9920”作母本,“21646”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