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 作品数:77 被引量:23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用于生物矿化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及其制备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矿化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矿化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及其制备与应用,该用于生物矿化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包括具有高脲酶活性的第一微生物和具有高碳酸酐酶活性的第二微生物,第一微生物和第二微生物均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
- 闫云君王磊龚梦瑶王绪霞许赟姚敦璠徐莉张后今阎金勇
- 文献传递
- 具协同催化效应的毕赤酵母全细胞催化生物柴油制备被引量:1
- 2014年
- 以表面共展示具协同催化效应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CALB)与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TLL)重组毕赤酵母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催化生物柴油制备,考察了生物柴油制备条件,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共展示CALB与TLL脂肪酶毕赤酵母全细胞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中可有效催化生物柴油制备。冻干酵母细胞量0.31 g/g油,醇油摩尔比4∶1,温度35℃,反应36 h,生物柴油得率达86.25%。
- 李锚贺珧珈徐莉张后今闫云君
-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利用冷冻干燥和脱脂处理后的固态发酵产物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它是以甘蔗渣为主料,辅以一定比例的葵花籽仁碎屑,添加磷酸盐缓冲液使其湿度为70%~80%,混合均匀,经高压灭菌后冷却得到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
- 刘云闫云君李冲徐莉
- 文献传递
-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4和LIP5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克隆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脂肪酶LIP4和LIP5的cDNA序列,研究其基因结构,并实现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功能表达,以探讨其酶学性质。【方法】利用反转录PCR首次扩增LIP4和LIP5的编码基因,用SignalP 3.0分析其基因序列,然后分别构建胞内表达载体pPIC3.5K-Lip4、pPIC3.5K-Lip5和胞外表达载体pPIC9K-Lip4、pPIC9K-Lip5,将其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以NTA树脂纯化酶蛋白,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两者均不含内含子,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典型脂肪酶的活性三联体结构和五肽保守区;酶学性质研究表明,两者的最适底物均为癸酸(C8)对硝基苯酚酯,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但LIP4对pH和温度更敏感;两者均能被Ca2+激活,且LIP5还能为Mg2+激活,但均被Hg2+、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强烈抑制。【结论】首次克隆了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4和LIP5编码基因,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中的活性表达,并初步研究了其酶学性质,为上述脂肪酶的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家族奠定了基础。
- 赵鹤云肖潇徐莉刘云闫云君
-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酶学性质
- 基于生物柴油的二聚化及其聚酰胺树脂的合成被引量:2
- 2010年
- 以乌桕梓油生物柴油为对象,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二聚体的制备及聚酰胺树脂的合成。结果表明,二聚体合成最优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膨润土加入量12%(质量分数),催化助剂LiCl 0.8%(质量分数),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二聚体收率为75.2%。以上述所得二聚体进一步制备聚酰胺树脂,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对聚酰胺树脂固化物产品进行DSC、耐热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聚酰胺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质量比为0.6∶1时,固化反应最完全,固化物产品的耐热性能最高,抗冲击、弯曲及剪切性能最强,其性能与市售同类产品相当。
- 刘云辛红玲闫云君徐莉
- 关键词:生物柴油二聚酸
- 人膜补体调节蛋白MCP、CD59在稳定转染的细胞中的共表达及功能研究
- 2006年
- 采取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策略构建含人的膜补体调节蛋白基因MCP和CD59的cDNA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CPIRESCD59,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NIH3T3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研究MCP和CD59双基因在稳定细胞系中的共表达及保护功能。PCR实验结果显示双基因稳定整合在异源细胞NIH3T3的染色体上,RT-PER及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证实了人补体调节蛋白分子MCP和CD59在细胞系中皆获得同步表达。检测连续传代30次的NIH3T3 pcDNA3-MCPIRESCD59,结果表明人MCP和CD59基因仍稳定整合在细胞基因组中,并未随着传代而丢失,为稳定的转双基因细胞系。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表明,peDNA3-MCPIRESCD59转染细胞由于MCP和CD59的共表达获得了高于MCP或CD59单一表达时所提供的保护功效,能更好地抑制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的发生,保护宿主细胞免受人补体的攻击。以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实现了不同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高效转移和高水平共表达,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刘辉徐莉李文鑫
- 关键词:补体调节蛋白共表达超急性排斥反应
- 一种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所述固定化载体,包括磁性纳米颗粒、富羧基复合材料以及过渡金属离子;富羧基复合材料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形成富羧基壳,其表面羧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络合,过渡金属离子...
- 闫云君陈亭亭张后今徐莉黄霜霜
- 文献传递
- 白地霉Y162脂肪酶基因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16
- 2008年
- 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地霉属脂肪酶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基因组DNA和cDNA水平上,于国内首次克隆了Geotrichum 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G.candidum Y162脂肪酶基因全长1692bp,不含内含子,编码包括19个氨基酸信号肽在内的563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中已报道的地霉属脂肪酶氨基酸序列有86%的一致性。将该基因克隆到pPIC9K表达载体上,转化毕赤酵母GS115,摇瓶发酵96h后毕赤酵母分泌表达55 U/mL重组脂肪酶,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重组脂肪酶对C9位顺式双键的甘油酯具有明显的底物特异性;对甲醇、甘油等有机溶剂呈现耐受性;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8.0,在pH 6.0~10.0及60℃以下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底物特异性、有机溶剂、温度及pH耐受性赋予该重组酶良好工业应用潜力。
- 阎金勇杨江科徐莉闫云君
- 关键词:脂肪酶基因克隆
- 基于核糖体基因序列快速鉴定产脂肪酶微生物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含罗丹明B的橄榄油检测平板从中国各省市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微生物菌株,扩增细菌的核糖体基因16S rDNA序列和真菌的ITS2序列,分析核糖体基因簇DNA,并结合形态学特征从而对产脂肪酶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核糖体基因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产脂肪酶细菌分别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洋葱伯克霍尔德氏(Burkholderia cepacia)、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ter jurii)、嗜麦芽窄食单孢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及同源性分析表明产脂肪酶真菌分别属于黑曲酶(Aspergillus niger)、白地酶(Galactomyces geotrichum)、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guehoae)和假丝酵母(Candida sp.)。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基因簇的DNA分析技术为从自然界分离、鉴定产脂肪酶菌种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为产脂肪酶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徐莉杨江科刘云闫云君
- 关键词:RDNAITS系统发育
-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面展示及酶学性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构建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TLL)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筛选展示成功且酶活力及展示率较高的重组子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克隆TLL基因tll,以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Sed1p为锚定蛋白,构建表面展示载体pPICZαA-TLS。重组载体经SacⅠ线性化后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经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检测及摇甁发酵筛选获得高酶活力的毕赤酵母重组子,采用抗FLAG标签一抗和R-PE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处理细胞后,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测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并考察全细胞催化剂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金属离子耐受性等酶学性质。【结果】成功构建TLL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筛选到1株具有三丁酸甘油酯和橄榄油水解活力的克隆子,经1%的甲醇诱导发酵120 h后,水解橄榄油酶活力达257.8 U/g干细胞。经抗体处理后的重组菌发酵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强烈的红色荧光,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也证实脂肪酶被成功展示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率达98.36%。展示的TLL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水解对硝基苯酚丁酸酯(pNPB)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8.0,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耐受性;K+、Ca2+、Mg2+对其有微弱的激活作用,Mn2+、Ni2+则有微弱的抑制作用,Cu2+的抑制作用较强,而EDTA、SDS、Tween 20对酶活力影响不明显。【结论】首次将TLL脂肪酶成功展示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获得具有较高水解活力和良好酶学特性的全细胞催化剂,为表面展示TLL脂肪酶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代敏纪昌涛汪小锋智晓燕邵化徐莉闫云君
- 关键词:毕赤酵母酶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