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栋
- 作品数:29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36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E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死亡5例,占13.9%,康复出院3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收缩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ECABG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对冠脉严重狭窄和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ECABG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徐国栋邵国丰史信宝孙乐波周青云郑大为石活顺
- 关键词:急诊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
- 黄芪多糖联合T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紫杉醇和顺铂(Taxel plus Cisplatin,T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常规化疗组给予TP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发症、中医症候评分及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经6个周期治疗后,常规化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水平较开始前无明显改善,而联合治疗组经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IL-2水平也显著提高(P<0.01)。(2)经治疗6个周期后,常规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常规化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NSE、CEA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3)经治疗6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和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P<0.001)。(4)中医疗效评价:治疗6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7/50),常规化疗组为78%(39/50),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P=0.021)。(5)西医疗效评价:治疗6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常规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TP化疗方案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 陈晓霞徐国栋
- 关键词:注射用黄芪多糖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变化率与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老年单肺通气(OLV)患者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对术中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率和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拟于全麻下行OLV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2例,分别于OLV后泵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速度1.5μg/(kg·min)至OLV结束。术中除常规监测外,记录麻醉前(T1)、OLV前5 min(T2)、OLV后15 min(T3)、OLV后30 min(T4)、OLV后45 min(T5)、OLV结束后15 min(T6)的rScO_(2)。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第1、第3、第7天(或出院前)VAS评分和POD发生率。计算两组rScO_(2)变化率,并将患者rScO_(2)变化率与术后CAM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POD发生率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OLV期间C组患者rScO_(2)随时间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O组rScO_(2)至T5时点出现明显下降(P<0.05),恢复双肺通气后rScO_(2)回升并接近基础水平。O组T5时点HR、rScO_(2)高于C组(P<0.05)。O组rScO_(2)变化率、苏醒期躁动、CAM评分、POD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rScO_(2)变化率与Riker镇静-躁动评分和术后第1天CAM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cO_(2)变化率增加、糖尿病史和高龄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可降低老年患者OLV术中rScO_(2)变化率以及POD的发生率。
- 方平楼颖颖孙刚强王静玉徐国栋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单肺通气老年脑氧饱和度术后谵妄
- 微信平台管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单中心研究比较微信平台管理与常规术后管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出院时间排序,奇数组设为观察组(微信平台管理组,153例),偶数组设为对照组(常规术后管理组,1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指导,观察组应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定期门诊随访,调整患者华法林剂量并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为INR达标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抗凝相关急诊就诊次数。结果共297例患者入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提高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达标率(75.48%vs. 59.38%,P<0.001)。而2组在严重出血事件(1.31%vs. 2.78%,P=0.368)、血栓栓塞事件(1.31%vs. 0.69%,P=0.598)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事件(0.65%vs. 1.39%,P=0.527)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17.6%vs. 30.6%,P=0.023)和抗凝相关急诊就诊次数[0.86(0.00,1.00)次vs. 1.36(1.00,2.00)次,P=0.031]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术后管理相比,通过微信平台管理可明显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INR达标率,降低轻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抗凝相关急诊就诊次数。
- 潘巧玲朱秀英茹媛慧章培石活顺李旎徐国栋
-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华法林抗凝治疗
- 电凝刀刀头(一次性集成式)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凝刀刀头(一次性集成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为一次性便携式电凝刀的头部的发热应用部分,该设计适用于在人工血管等材料上快速灼出需求尺寸的圆孔。;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
- 徐国栋李鸿翔胡泽杨陈航
- 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 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De 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联合右腋动脉顺行灌注(SCP)脑保护,实施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夹层近端处理时17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2例行Bentall术,7例行David术。结果术后死亡5例,1例死于术后多发脑梗,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率13.9%。术后随访6个月,无另死亡病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2±53)min,心肌阻断时间(109±24)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2±11)min。结论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De 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 徐国栋邵国丰孙乐波郑大为石活顺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
- 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AF)的效果。方法对4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AF患者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及同期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射频消融所需时间(18.4±6.2)min,均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AF复发率为8.1%,总AF消除率为81.0%。结论瓣膜置换术合并进行射频消融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患者的甄选、术中技术的良好掌握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郑大为邵国丰史信宝孙乐波周青云石活顺徐国栋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维颤动射频消融
- 入体式除颤电极及其应用的除颤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体式除颤电极,包括基座、转动连接在基座上的电极和滑动连接在基座内的驱动块,所述基座上端设有开口,电极位于开口内,且电极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口内,电极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带动电极转动驱动杆;所述驱动块与驱...
- 徐国栋 陈航 潘巧玲
- 文献传递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复习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病理学诊断的4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该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发病机制。结果 1例同时发现子宫肌瘤及肺内病灶;3例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4例患者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的肺内结节。肺内组织病理形态与子宫肌瘤相似,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SMA、actin、ER、PR均阳性。诊断该病后3例行双侧卵巢切除术,1例服用中药治疗,随访至今,去势治疗3例疾病更稳定。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非常罕见,发病机制欠清楚,常与子宫肌瘤先后或同时出现,目前治疗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去势治疗的患者肺内病灶比观察的患者稳定。一般预后较好。
- 吴仕波徐国栋吴宏成
- 关键词:平滑肌瘤肺脏发病机制
- 动脉移植物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 2021年
- 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用的大隐静脉(SVG)由于多种机制作用,如早期(术后1个月之内)的血栓形成,中期(术后1个月至1年)的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晚期(术后1年以上)的血管粥样硬化,导致术后桥血管狭窄^([1])。随着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深入,动脉桥的中远期通畅率被证实明显优于SVG桥^([2])。
- 陈醇琦郑大为李旎徐国栋邵国丰
- 关键词:动脉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桥胸骨切口桥血管旁路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