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立彬

张立彬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地震波
  • 4篇震波
  • 2篇色散
  • 2篇色散介质
  • 2篇声介质
  • 2篇品质因子
  • 2篇介质
  • 2篇波场
  • 1篇弹性介质
  • 1篇地下介质
  • 1篇定理
  • 1篇延拓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粘性
  • 1篇粘性介质
  • 1篇震源
  • 1篇震源子波
  • 1篇振幅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作者

  • 9篇张立彬
  • 6篇王华忠
  • 3篇马在田
  • 1篇匡斌
  • 1篇任浩然

传媒

  • 3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SEG北京联...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粘声介质中地震波吸收与色散的波场外推补偿
地震波成像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地下介质的岩性信息.大量实际观测资料表明真实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是符合标准线性吸收机制的,Boltzmann叠加原理对此进行了阐述.通过子波吸收衰减试验及对实际数据的深度偏移成像试算,可心明显看出...
张立彬王华忠王成礼马在田
关键词:粘性介质地震波
文献传递
粘声介质中地震波吸收与色散的波场外推补偿
1.基本概念地震波成像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地下介质的岩性信息。然而目前我们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比较远。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成像所用的数学模型与实际地下介质模型不相符。事实上,地震波在真实介质中的传播与其...
张立彬王华忠王成礼马在田
关键词:声介质地震波波场外推振幅补偿
文献传递
基于积分中值参变量法的质心频移Q值估算被引量:6
2010年
常规频移Q值估算方法通常具体假定震源子波振幅谱展布形态,因此限制了方法的适用性及Q值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拓展频移法的适用范围,不对震源子波振幅谱展布做具体前提假定,由质心频率定义出发,基于积分中值定理及回归分析原理,提出了基于积分中值参变量法的质心频移Q值估算方法。通过引入双向逼近正Q扫描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积分中值参变量法的计算稳定性及准确性。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准确性。
张立彬王华忠马在田
关键词:震源子波中值定理
稳定的反Q偏移方法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与常规反Q滤波方法相比,反Q偏移理论上可实现严格按波场传播路径对介质非弹性吸收频散效应予以补偿与校正。控制高频振幅补偿不稳定性的方法有两种——增益截频法和稳定因子法。结合增益截频法和稳定因子法,并考虑到偏移假频压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振幅增益控制方法,即利用稳定因子计算增益截频,并在波场深度延拓过程中利用计算出的增益截频来保证振幅控制的合理性。讨论了叠后偏移、双平方根算子和单平方根算子叠前偏移中吸收衰减和频散补偿的实现方法。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张立彬王华忠
非完全弹性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频散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非完全弹性介质会引起地震波的传播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从而影响地震成像分辨率。因此在地震波正演和反演中需要十分重视对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问题的研究。本文在分析造成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的机理及其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Boltzmann提出的线性非弹性介质本构关系,以Kjartansson常Q模型为例,系统推导了该模型的吸收系数及相速度频散关系,并全面分析了8种非完全弹性介质模型的能量吸收、相速度频散关系与特征,可为非完全弹性介质品质因子Q值估计以及反Q补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立彬王华忠马在田
关键词:本构关系
吸收与色散介质中的地震波的偏移成像
地震波成像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地下介质的岩性信息。然而,目前我们距实现这个目标还比较远。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成像用的数学模型与实际地下介质模型很不相符。油气勘探过程中,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机制相当...
王华忠张立彬匡斌马在田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下介质
沿射线路径的波动方程延拓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被引量:13
2007年
地层的吸收与衰减效应使地震波的振幅被衰减,相位被改变。在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反褶积处理假设地震信号是平稳的,即地震子波的波形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较小),这时用地震道自相关函数代替子波自相关函数才比较可靠;而地震成像也要求炮集与炮集之间、道与道之间的地震波能量一致,否则成像结果不保幅,因此必须对地震波进行吸收与衰减补偿。但是,对地震波吸收与衰减的补偿通常是针对自激自收单道记录的。事实上,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是沿着波的传播路径发生的,因此,补偿应该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一样在反向波传播过程中进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沿射线路径波动方程延拓的吸收与衰减补偿(Q值)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非递归波场延拓代替递归波场延拓,用等效Q值代替分层Q值,用平面波传播思想实现对叠前数据沿波传播路径的吸收与衰减(Q值)补偿。这种方法适合于局部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情况。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补偿后子波波形的一致性得到了改善,衰减的振幅得到了恢复。
任浩然王华忠张立彬
关键词:品质因子波场延拓平面波
影响反Q滤波稳定性因素分析
为定量描述介质的吸收和频散特性,需要引入相应的吸收模型.文中分析了Kjartansson 常Q模型,标准线性体模型和Azimi 第三模型的吸收衰减特性和相速度频散特性.反Q滤波能够对吸收振幅和频散相位进行补偿,其中频散相...
张立彬王华忠
关键词:反Q滤波品质因子
文献传递
吸收与色散介质中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与补偿
地震波成像目的是为了得到地下介质的构造及岩性特征。在实际地质介质中 传播的地震波,不符合声波和弹性波描述的传播机制。此时,地震波传播过程中 存在波的吸收与衰减,表现在地震数据上,就是振幅减弱和频带变窄。地震波偏 移...
张立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