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享春

作品数:42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光谱
  • 7篇蛋白
  • 7篇荧光
  • 7篇荧光光谱
  • 7篇荧光猝灭
  • 7篇荧光猝灭光谱
  • 7篇三维荧光
  • 7篇三维荧光光谱
  • 7篇牛血清白蛋白
  • 7篇热力学
  • 7篇热力学参数
  • 7篇猝灭
  • 5篇电化学
  • 5篇原子
  • 4篇电极
  • 4篇色谱
  • 4篇色谱保留
  • 4篇色谱保留指数
  • 4篇纳米
  • 3篇原子吸收

机构

  • 29篇长江大学
  • 1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0篇荆州师范学院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池州学院
  • 2篇武汉化工学院
  • 1篇巢湖学院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湖北农学院
  • 1篇龙岩师范高等...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42篇周享春
  • 8篇陆光汉
  • 5篇李良超
  • 5篇余训民
  • 4篇余训爽
  • 3篇赵元力
  • 3篇刘传银
  • 2篇蒋丽萍
  • 2篇郝仕油
  • 2篇周智敏
  • 2篇吴爱斌
  • 2篇王瑞侠
  • 2篇颜承农
  • 2篇李克华
  • 2篇童金强
  • 2篇邹华
  • 2篇宁方秀
  • 1篇李琴
  • 1篇胡琳莉
  • 1篇梅平

传媒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化学研究
  • 3篇荆州师专学报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湖北化工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硝基氯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对硝基氯苯(PCN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CNB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及热力学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PCNB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得到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LB(1.557×104L/mol)、热力学参数(ΔHθ=-89.962kJ/mol,ΔSθ=-217.98J/K,ΔGθ=-23.93kJ/mol)和结合位点数(1.080)等。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PCNB与BSA的作用位置主要在BSA的SiteⅠ(Sub-domainⅡA)位。证明二者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CNB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PCNB的毒性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周享春周玉琴
关键词:对硝基氯苯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热力学参数
碘在甲壳素修饰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在 0 .0 2 mol/ L H2 SO4 底液中 ,用甲壳素修饰碳糊电极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碘 ,阴极峰电位为 0 .45 V(vs.SCE) ,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探讨了 I- 在电极上还原的机理 ,并建立了溶出伏安法测定 I-的最佳条件 ,最低检测限为 0 .2 μg/ m
周享春兰雁华陆光汉詹彤
关键词:甲壳素阴极溶出伏安法伏安行为碳糊电极
开设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的一点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在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引入科研课题,进行文献实验,在学生实验技能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李克华周享春易洪潮童金强梅平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基础化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钴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在浓度为8×10-4mol/L、pH值为8.6的NH3NH4Cl底液中,用碳糊电极测定痕量的钴,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阳极峰电位为0.2V,峰电流与钴离子浓度在8×10-9~4×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2×10-9mol/L;对样品中微量钴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6%~98%。
周享春童长青李惟熔
关键词:痕量金属分析碳糊阳极溶出伏安法
聚乙烯醇/丙烯酸共聚物水凝胶的制备及溶胀性被引量:9
2006年
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共聚物水凝胶,研究了PVA与AA之间配比、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对凝胶转化率的影响,对水凝胶的溶胀行为和pH敏感性也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表明PVA与AA的质量比为(1∶9)^(3∶7)之间时,引发剂和交联剂分别为PVA和AA总量的0.2%和0.3%时,凝胶转化率高.随着水溶液pH值从3增加到9,凝胶的溶胀比也相应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pH敏感性.
周智敏周享春
关键词:聚乙烯醇丙烯酸水凝胶PH敏感性
山梨酸钾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山梨酸钾(PS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SS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及热力学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PSS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得到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LB(8.421×103L.mol-1)、热力学参数(ΔHθ=-3.595kJ.mol-1,ΔSθ=63.26 J.K-1,ΔGθ=-22.73kJ.mol-1)和结合位点数(0.970)等。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PSS与BSA的作用位置主要在BSA的SiteI(sub-dom ain IIA)位。证明二者主要靠静电作用力结合,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SS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PSS的毒性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周享春金小芬宁方秀王映王慧
关键词:山梨酸钾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热力学参数
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卤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对应用于氰化物的检测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如: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的现状(主要在1999~2011年间发表的文献)及方法的特点之处作了综述(引用文献68篇)。
王瑞侠周享春陆光汉
关键词:卤素电化学分析法
用氯代苯、烷基酚和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其生物活(毒)性被引量:4
2004年
构建了从氯代苯、烷基酚和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公式.研究了这3类衍生物在不同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的准确性.得出了弱极性固定柱上测得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更能准确地预测其生物活(毒)性-lgCi,从而为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毒)性测定和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周享春赵元力余训民
关键词:氯代苯烷基酚醇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生物毒性
食用色素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采用荧光、紫外光谱法来研究苋菜红(AM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AMR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实验求出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热力学参数与结合位点数,证明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为静电作用力。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AMR与BSA的作用位置主要在BSA的Site I(sub-domain IIA)位。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AMR对BSA构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R使BSA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弱,疏水性增强。本文为探讨AMR的染色机理、毒理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邹华周享春鲍翠
关键词:苋菜红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热力学参数
溴酚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采用荧光、紫外光谱法研究溴酚蓝(BP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BPB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实验求出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_(LB)、热力学参数与结合位点数,证明溴酚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为静电作用力。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BPB与BSA的作用位置主要在BSA的Site I(sub-domainⅡA)位。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法,探讨BPB对BSA构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PB使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弱、疏水作用增强。本文为探讨BPB的染色机理、毒理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邹华周享春孙梅香王玉龙
关键词:溴酚蓝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热力学参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