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秀蓉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幼儿
  • 3篇教育
  • 3篇儿童
  • 2篇心理
  • 2篇哲学
  • 2篇孩子
  • 1篇单词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学
  • 1篇学习英语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单词
  • 1篇英语热
  • 1篇幼儿园教育
  • 1篇幼儿园教育指...
  • 1篇语言
  • 1篇缘起
  • 1篇哲学方法

机构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古秀蓉
  • 4篇武建芬
  • 2篇李鸿祥
  • 1篇韩春红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幼儿教育(教...
  • 1篇幼儿教育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华文文学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为了孩子(2...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2007年
案例:这两天,3岁的强强像个“马蜂窝”.平时做得开开心心的事情,如打球、洗澡、看碟.现在都会莫名其妙地引起他的一阵叽里哇啦的闹腾。这不,本来和爸爸开开心心地打球.突然停住,非要敲开妈妈书房的门,要看“三只小猪”的Flash,说好了只看两遍.看完了还嚷着非要再看DVD。无奈之下爸爸、妈妈施以各种诱惑.但得到的都是干脆的一句“不行”。问他要不要撒尿,他说不,可是等妈妈当机立断把他放上马桶的时候已经尿裤子了,换裤子时他却光着屁股、光脚丫溜掉,满屋乱跑,不断地嚷着说“不穿裤子、不穿裤子,打球了、打球了”……常常因为对一些事情的不满而跺脚、大哭、躺在地上、拳打脚踢,当众上演一部惊天动地的大战。全家人对他头痛不已。
古秀蓉
关键词:孩子FLASH打球DVD
《纲要》颁布10年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被引量:3
2011年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存在实践欠指导、理解欠科学、行动有偏差等问题。建议研究者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对教师的观念引领和实践指导,针对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也应增加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培训,从而通过几方合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古秀蓉武建芬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走进儿童的哲学世界被引量:2
2005年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而追求智慧恰恰又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儿童天生是个哲学家。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惊讶,说出各种富有哲理性的言论。解读这些言论就会发现,儿童的哲学不仅导源于严肃的困惑,同样也蕴涵在游戏式的提问之中。作为成人,不仅要敢于和儿童一起面对困惑,更要乐意和善于与儿童一起玩哲学游戏。唯其如此,才符合儿童的天性,才能促进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
武建芬古秀蓉韩春红
关键词:儿童教育哲学思维训练想象力
儿童日程研究的不同路径之比较
2014年
本文着眼于儿童的一日时间安排和教养者的关系,提出在研究"儿童一日生活"的教育影响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研究的前提:"儿童的一日生活从哪里来?"即从儿童日程本身的形成和实施来研究儿童。作者通过介绍国际上围绕日程研究的三种研究进路,进一步提出:日程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指向儿童日程的优化,而是在于通过日程的形成和实施过程的研究来探寻儿童的自然时间如何社会化的过程,从而反思幼儿整个教育支持系统与儿童生活的整体性的关系。
古秀蓉
关键词:社会化
“观象”与文化的缘起被引量:3
2003年
中西方早期的文化思想共同认识到“观象”在人类文化缘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观象”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 ,在于它是教化人性 ,创造世界文化形态的基本方法。
李鸿祥古秀蓉
关键词:人性西方文化文化形态
实例剖析!孩子的需要,“中国式回应”够不够?
2014年
为什么哄孩子吃饭顿顿都要大人使出十八般武艺,还未必能搞定?
古秀蓉王伟
关键词:孩子中国式
近代中国的成人追求: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2000年
古秀蓉
关键词:平民化自由人格心理学
正视幼儿的生死观教育被引量:6
2006年
对“生和死”问题的回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大盲点,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地接触到生与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困惑。这些困惑,体现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敏感。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对“生和死”具有朴素的认识。所以,学前教育应正视儿童的生死观教育。生与死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认识的问题,更是伦理学的问题,孩子提出生死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古秀蓉
关键词:生命教育朴素理论哲学方法
冷静对待幼儿英语热被引量:1
2005年
武建芬古秀蓉
关键词:英语热学习英语英语单词
现场性:论赖声川的现代剧场艺术被引量:7
2005年
赖声川的现代剧场艺术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本土化的成功范例。他的剧场艺术的核心是“现场性”。本文通过对“现场性”的概念分析和赖声川作品《暗恋桃花源》的个案分析,指出了赖声川以“现场性”为核心的剧场艺术所具有的现实和现代意义。
李鸿祥古秀蓉
关键词:赖声川现场性陌生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