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舜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内瘘
  • 2篇满意度
  • 2篇颈内静脉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穿刺
  • 2篇穿刺成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固定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透析室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预充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市小榄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舜华
  • 3篇禤杏华
  • 2篇何艳妍
  • 2篇马伟平
  • 2篇林小君
  • 1篇许月嫦
  • 1篇袁婉欢
  • 1篇谢瑞萍
  • 1篇徐心爱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导管固定组件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自制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导管固定组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创新设计颈内静脉导管固定组件,应用于31例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维护固定,并评价患者导管牢固性、局部皮肤反应、颈部活动度。结果固定组件应用后患者颈部活动度、局部皮肤反应、导管牢固性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方法。结论颈内静脉导管固定组件可使血液透析患者在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保持颈部皮肤清洁、减轻痛苦、增进舒适,其操作简单、安全稳妥。
马伟平刘舜华林小君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导管
橡胶带固定法在颈内静脉置管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橡胶带固定法在颈内静脉置管式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针对52例需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自愿选取的原则而分为两组:传统缝线固定法组32例(对照组)和橡胶带固定法组20例(实验组),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局部缝线反应、重复操作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患者舒适度、避免重复操作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缝线固定法相比,橡胶带固定法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舒适度,避免局部缝线反应及重复操作,作为一种新的颈内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禤杏华马伟平林小君刘舜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细菌分布等相关情况,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接诊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50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感染情况,并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其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5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130例,感染率为8.6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10例,约占84.62%,泌尿系统4例,约占3.08%,中心静脉导管感染10例,约占7.69%,皮肤感染6例,约占4.62%。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留置导管天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天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均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生医院感染的130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标本119例,检出革兰阴性菌占51.26%,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2.69%,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他为真菌感染,占26.05%,以白色加丝酵母菌为主。结论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合并糖尿病、置入导管等操作均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讲患者的恢复。
刘舜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安全隐患护理
自体内瘘血管图谱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自体内瘘血管图谱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内瘘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自体内瘘血管图谱进行内瘘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自体内瘘血管图谱的方式对血液透析内瘘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舜华禤杏华何艳妍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穿刺成功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血液净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治疗环境细菌样本监测合格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所处治疗环境中透析用水、透析液、空气及护理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两组护理质量管理评价,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是血液净化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对提高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刘舜华易海飞许月嫦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
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复用透析器两种预充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复用透析器预充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复用透析器预充80例次,按常规方法 (常规组)与试验法(试验组)各预充40例次。结果:均以1000ml生理盐水预充液预充,试验组预充后透析器残余消毒液浓度测试结果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减少透析等待时间。结论:改良后的预充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谢瑞萍袁婉欢刘舜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复用透析器
单人操作洗眼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单人操作洗眼器在手术病人术前结膜囊清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眼科进行手术的病人术前清洗结膜囊670例患眼,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0例。观察组在手术室采用单人操作洗眼器清洗,对照组在眼科病区实行两名护士操作,使用重复消毒受水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院内发生感染率,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清洗效果与病人满意度两组均无差异。[结论]单人操作洗眼器操作简单,节省人力资源,使用一次性耗材,预防院内感染,清洗效果好,科学性、实用性强。
徐心爱刘舜华
关键词:护士工作满意度手术病人病人满意度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8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内瘘的使用时间、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舜华
关键词: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动-静脉内瘘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评价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4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保障患者穿刺安全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刘舜华禤杏华何艳妍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