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利
-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困境及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农业是一种弱质型产业,而中小型农业企业则是典型的弱质企业。当前,对中小型农业企业而言,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均具有非常多的限制。为切实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形成适应新形势下的我国新农村金融体系,持续不断地开发适应于中小型农业企业的融资模式。本文阐述了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构建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模式的策略。
- 刘天利
- 关键词:融资困境融资模式
- 互联网时代法律服务模式管理创新被引量:3
- 2015年
- 互联网对传统法律服务及组织管理产生冲击也带来机遇,积极响应这一变化就是要实现法律服务的创新,变革管理模式。法律服务创新的根本前提是认清法律服务本身专业性强、注重消费者体验等特性;通过服务产品化、专业化、可感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积极营销,定位客户核心需求变化、实现消费者极致体验,创新法律服务商业模式,变革法律服务组织管理,拓展组织边界等路径实现。
- 刘天利顾颖
-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法律服务商业模式管理创新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招标投标地方立法的完善
- 2022年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招标投标法》修订以及地方招标投标立法的理念和内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某地区招标投标地方立法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完善招标投标地方立法的建议。
- 刘天利
- 关键词:招标投标《招标投标法》
- 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和谐中的城市规划被引量:1
- 2010年
- 城市发展是一项既有创新,又要保留历史元素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城市发展中注重物质形态忽视城市文化传承,片面追求城市现代化破坏历史遗址文化的现象,提出通过城市规划方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和思路,寻求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和谐共生。
- 刘天利
-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遗址城市规划文化规划
- 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法律边界与规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结合催生了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以其普惠性、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对传统金融业务及其监管带来挑战。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存在的负外部性,需明确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在于公共利益保障与个体利益实现之间的平衡,借助国家公权力有效协调创新及其监管。我国可借鉴国外立法内容,创新金融监管思路,逐步从变革监管体制、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革新监管手段和技术、强化行业自律组织作用等方面分层次完善监管规则。
- 刘天利顾颖霍芙蓉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法律边界规制
- 大明宫遗址区征地及补偿安置若干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征地行为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应在实体和程序上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并与农村地区征地行为、城中村改造行为等相区别,采用更加契合实际并合法的补偿安置方式,同时注意对遗址本体、周边环境乃至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协调。
- 刘天利
-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征地
- 企业最优管理决策理论路径研究
- 2014年
- 文章通过结合企业管理理论、最优化分析理论、数理统计相关理论与方法,利用模型构建,初步对偶化,深入对偶化三个步骤,最终从产出最大化的角度给出了企业制定管理决策的理论依据。从而企业深入发展、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 刘天利
- 关键词:企业对偶理论
- “主动面向、科教融合、双轮驱动”——工程管理专业新工科改革与引领的探索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始终坚持改革探索与自我革新,在新工科背景下,努力探索工程管理专业改造升级路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机制体制设计;坚持“主动面向”,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为导向,拓展专业内涵,加速科教融合,积极探索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精课程、微课堂”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开发“工程管理云专业”平台,大力推动“2+X”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为探索和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和经验借鉴。
- 兰峰高志坚宁文泽刘天利周玉琳
- 关键词:科教融合双轮驱动课程体系
- 农村宅基地制度历史变迁及法律属性被引量:1
- 2016年
- 伴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农村宅基地流转行为在实践中已不鲜见,但宅基地制度如何改革尚无定论。考察我国宅基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发现宅基地制度的每次变迁都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生活居住需要。文章通过分析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明确物权法将其限定为具有占有、使用权能的用益物权,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设的目的,立法并不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限制对地上房屋的自由转让带来阻碍。
- 刘天利
-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宅基地流转
- 城镇化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困境与对策被引量:4
- 2017年
- 伴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已提上日程。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在实施中出现土地闲置浪费,取得方式违法,建设混乱无规划及监管缺位等问题,使现行宅基地立法在法定权能扩展,流转立法限制,流转权益分配及宅基地监管等方面陷入困境。为此,应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主体范围,取得方式与条件,有偿取得与无偿取得并存等方面完善现行立法,构建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强化宅基地执法监管。
- 刘天利
- 关键词:城镇化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困境宅基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