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菊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的患者,分析其冠脉再通率、自主循环恢复率、急性期死亡率、出院生存率、重要脏器出血的发生率、脑复苏的成功率等。结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在排除急性心包填塞、胸腹腔出血、继发性颅内出血后给予及时溶栓开通冠脉,能提高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生存率、降低急性期死亡率,重要脏器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提高;对于发病年龄较轻、心肺复苏时间<10 min的患者,脑复苏的成功率较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刘春艳余跃天倪菊平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溶栓
- 动态监测血清前肾上腺髓质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renomedullin, pro-ADM)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52例VAP患者根据28 d病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所有患者在临床确诊VAP第1、3、5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pro-ADM浓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ro-ADM对VAP的预后价值。结果在第1、3和5天,死亡组患者的pro-ADM浓度[(4.18±1.78)nmol/L、(4.51±1.88)nmol/L和(5.15±1.89)nmol/L]高于生存组患者[(3.19±1.39)nmol/L、(2.98±1.35)nmol/L和(1.65±0.88)nmol/L](P<0.05)。随时间变化,死亡组血清pro-ADM浓度呈升高趋势(P<0.001),而生存组呈下降趋势(P<0.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pro-ADM在第1、3和5天预测VAP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64(95%CI 0.520-0.789)、0.746(95%CI 0.606-0.856)和0.966(95%CI 0.874-0.997)。在第5天,以pro-ADM>3.13 nmol/L作为截断值,pro-ADM预测VAP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6.7%和94.6%。结论血清pro-ADM浓度动态升高提示VAP患者预后不佳,血清pro-ADM的监测可能用于VAP预后的评估。
- 倪菊平瞿洪平孙英杰沈芸乐周若雯蔡振林李响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钙素原预后
- 卒中相关性肺炎对ICU老年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调查ICU老年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后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入住ICU发生SAP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通过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SAP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27±8)d与(12±5)d,t=11.30,P=0.002],SAP组病死率高于非SAP组[37.9% (44/116)与22.0% (22/100),x2=6.423,P=0.011].SAP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基础疾病、较高CRUB-65评分、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呛咳、机械通气、休克和高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与SAP预后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OR值分别为2.778(95%CI:1.205~6.401)、1.978(95%CI:0.871~11.098)、3.601(95% CI:0.244 ~9.477)、3.020(95% CI:1.305 ~ 10.603)、2.654(95%Cl:1.176~5.990)、2.636(95%CI:1.164~5.969)和2.333(95%CI:1.046~5.206).采用COX回归分析发现,GCS<9分是SAP患者30 d内死亡唯一危险因素(HR=7.23.95%CI:2.24~20.11,P=0.001).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ICU老年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影响患者预后转归.
- 李响姜丽静倪金迪孙英杰沈国锋倪菊平蔡振林
- 关键词:老年卒中肺炎预后
- 双侧肺动脉主干栓塞抢救成功1例
- 2007年
- 余跃天刘春艳许津倪菊平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溶栓疗法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救治心脏急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估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救治急危重患者心脏急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2例伴发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动态心电监测下采用床旁经静脉穿刺法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入管路径依次为双侧锁骨下静脉276例次、右侧颈内静脉190例次、右侧股静脉6例次。评估临床可操作性、应用指针和范围、起搏后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处理等。结果:459例次经床旁盲插导管成功,成功率97.25%。平均操作时间3~10min。应用于心脏疾病及心脏疾病以外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的急救,导管插入成功都能正常起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起搏应用过程中发生室颤、心脏穿孔、血气胸、导管脱落、感知起搏不良等相关并发症21例,占4.45%。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纠正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快捷、损伤小、灵活性高、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在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中优势明显。
- 王成碧姜丽静倪菊平
- 关键词:心律失常危急重症临时心脏起搏治疗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及体会(附1000例报告)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总结此技术在应用中的经验与体会,不断提高深静脉置管术的技术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及治疗的1000例患者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要点,穿刺结果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结果深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9.2%,并发症发生率为2.1%,抢救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有着重要的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术中仔细规范操作,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问题,预防并发症,是保证穿刺成功及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余跃天刘春艳倪菊平江帆
- 关键词: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危重病患者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多及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VAP的早期诊断还存在困难,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检测降钙素原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等指标已用于VAP诊断的研究中,但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争议。该文就近年来有关VAP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尽早诊断,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 倪菊平瞿洪平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钙素原
- 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减轻心室颤动—复苏模型家兔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后早期家兔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肾上腺素组(B组)和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组(C组),每组10只。采用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B组和C组),在复苏时分别静脉给药肾上腺素(B组)和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C组)。对致颤前及复苏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复苏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在自主循环恢复后,B组和C组动物均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C组收缩斜率(peak+dp/dt)显著高于B组(P<0.05),而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舒张斜率(peak-dp/dt)显著低于A组(P<0.05)。C组血清B型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组心肌结构与A组接近;与B组比较,C组心肌损伤程度较轻。结论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改善复苏后早期家兔的血清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复苏后心肌损伤,对复苏后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姜丽静闫美灵李响倪菊平龙盼李京波
-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功能不全
- 血清前肾上腺髓质素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M)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及微生物培养结果确诊有无VAP,将患者分成VAP组和非VAP组。所有患者在临床疑诊VAP第1 d、第3 d和第5 d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pro-ADM浓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ro-ADM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在VAP疑诊第1 d、第3 d和第5 d,VAP患者的pro-ADM水平[3.10(2.21,4.61)nmol/L、3.01(2.04,4.75)nmol/L和1.85(1.12,3.54)nmol/L]高于非VAP患者[1.53(1.07,2.24)nmol/L、1.52(1.05,2.17)nmol/L和1.26(1.02,2.17)nmol/L](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pro-ADM在疑诊第1 d、第3 d和第5 d诊断V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95%CI 0.799-0.940)、0.863(95%CI 0.791-0.935)和0.651(95%CI 0.538-0.765)。在疑诊第1 d,以2.53 nmol/L作为截断值,pro-ADM诊断V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6.5%;在疑诊第3 d,以2.40 nmol/L作为截断值,pro-ADM诊断V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7%和83.8%。结论监测血清pro-ADM的浓度可能用于VAP的早期诊断。
- 倪菊平瞿洪平刘嘉琳黄洁孙景勇蔡振林李响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钙素原
- 外周血游离钙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游离钙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3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 d死亡19例(死亡组),未发生死亡54例(生存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游离钙、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动脉血乳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预后的能力。结果死亡组外周血游离钙明显低于生存组[(0.93±0.07)mmol/L比(1.05±0.16)mmol/L],PCT和APACHEⅡ明显高于生存组[2.43(1.89,3.76)μg/L比1.34(1.05,2.72)μg/L和(20.20±2.86)分比(17.40±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动脉血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游离钙和PCT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4和1.87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游离钙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 0.740~0.918),最佳截断值为0.89 mmol/L,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9.0%;PCT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为0.880(95%CI 0.783~0.944),最佳截断值为2.79μg/L,敏感度为81.4%,特异度为89.5%。结论外周血游离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倪菊平张曹庚徐瑞芳李响
- 关键词:脓毒症钙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