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丹
- 作品数:90 被引量:78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核科学技术更多>>
- 潮汐对跨海峡隧道衬砌稳定性影响研究
- 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目前修建的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位于福建省厦门地区.该地区潮汐现象多样,水文条件复杂,历年最大潮差达6.92m,多年平均潮差4.01m,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潮汐的影响.利用厦门海洋工程勘测中心...
- 于洪丹陈卫忠郭小红梁巍卢海峰谭贤君
- 关键词:海底隧道有限元方法
- 文献传递
- 跨海峡隧道风化槽围岩衬砌防排水技术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钻爆法修建海底隧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塌方、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时如何安全穿越断层破碎带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难点。结合厦门跨海峡隧道围岩的特点,研究钻爆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注浆加固、防排水技术,提出不同围岩条件下的隧道防排水和注浆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验室三轴试验结果得到强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以及反演的围岩力学参数,分析风化槽隧道衬砌的外水压力分布特点和量值。研究成果为衬砌结构设计以及国内同类型隧道的衬砌防排水和衬砌支护技术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 郭小红陈卫忠曹俊杰梁巍于洪丹
- 关键词: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外水压力
- 一种基于辐照的岩石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照的岩石结构性能测试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对岩石试样进行辐照并测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岩石试样进行密封;对密封的所述岩石试样进行辐照;所述对密封的所述岩石试样进行辐照包括:将密封的所述岩石试样放置于室...
- 于洪丹陈卫忠
- 文献传递
- 引红济石引水隧洞围岩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引红(红岩河)济石(石头河)引水隧洞围岩断层带破碎松软,岩石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易产生大变形。以上不良地质条件使其隧洞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TBM卡机等一系列特殊问题。针对引红济石引水隧洞施工中存在的软岩隧洞大变形问题,首先开展了X射线衍射、崩解试验,分析了试样的组成成分、黏土矿物含量对崩解性影响;再通过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蠕变试验研究了该类岩石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及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33.49%),对水比较敏感,遇水膨胀易崩解,导致岩体软化;试样具有较大塑性压缩变形,其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强化型,且没有明显的峰值。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对该软岩隧洞大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围岩与管片之间安装聚氨酯缓冲层的新型支护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对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缓冲层可以很好地吸收围岩形变压力,避免应力集中带来的管片错台,从而大大减小管片上破坏区的产生。研究成果对该类岩体中隧洞的设计施工以及长期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雷江陈卫忠陈卫忠于洪丹于洪丹马永尚王富刚
- 关键词:破碎软岩蠕变试验支护技术
- 强风化花岗岩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及参数反演被引量:9
- 2011年
- 厦门翔安隧道是国内修建的第一条海底隧道,其相关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材料将对国内其他海底隧道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山岭隧道相比,需要解决的岩体力学与隧道工程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不尽相同,存在不少现行规范未能涵盖而又亟待在设计中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根据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强风化花岗岩的室内应力-渗流耦合试验成果,建立了强风化花岗岩的应变硬化的弹塑性模型和黏聚力演化方程,通过反演确定了模型的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提出的应变硬化的弹塑性模型能合理地反映强风化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其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陈卫忠曹俊杰于洪丹贾善坡陈培帅李治国
- 关键词:海底隧道强风化花岗岩本构模型反演分析
- 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被引量:15
- 2011年
- 在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泥岩的非线性蠕变变形特点,构造了基于摩尔-库仑准则的蠕变势,建立了泥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损伤演化方程;对泥岩裂隙自愈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围压、孔隙水和饱水时间是影响裂隙愈合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愈合应力和水化学愈合因子的概念,建立了泥岩渗透性自愈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泥岩非线性蠕变是其内部结构损伤在蠕变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泥岩的蠕变速率不仅与应力水平、时间相关,而且还与累积蠕变变形密切相关,提出的模型能较真实反映泥岩蠕变变形过程、损伤演化、渗透性演化和裂隙自愈合,且材料常数较少,便于从实验数据中获得。文中涉及到的数值算法、程序实现、模型参数的确定以及工程应用将在本文的Ⅱ部分给出。
- 贾善坡陈卫忠于洪丹李香玲
- 关键词:泥岩摩尔-库仑准则蠕变损伤渗透性自愈合
- 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5年
-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度、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黏土岩水-热迁移模型以及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的适应性。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研究了比利时Boom clay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Boom clay的强度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明显加快。提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THM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黏土岩THM耦合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陈卫忠龚哲于洪丹马永尚田洪铭
- 关键词:力学性质本构模型
- 泥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渗透愈合耦合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以某泥岩高放废物处置库为研究背景,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泥岩应变硬化和软化以及蠕变效应的损伤判断准则和修正MohrCoulomb屈服破坏准则,建立了一种新的泥岩非线性黏弹塑性损伤模型;探讨了泥岩的渗透性演化机制,以泥岩损伤-渗透耦合及其自愈合为主线,建立了泥岩损伤-渗流耦合模型及渗透性自愈合演化方程.然后对地下储库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质量对围岩扰动区有明显的影响,人工掘进巷道最大损伤约为0.38,明显大于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巷道;开挖后围岩渗透率明显增大,人工掘进巷道约为原岩的109倍,盾构施工巷道约为原岩的24倍;围岩蠕变损伤在巷道施工完成初期增长速度较快,扰动区渗透率略有增大,此后愈合应力和水化学效应对围岩渗透率的影响大于蠕变损伤的影响,扰动区渗透性逐渐恢复,约3年后渗透率愈合到原岩的数量级10^(-19)m^2.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泥岩水-力耦合特性,对软岩隧洞长期稳定性的预测与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贾善坡于洪丹伍国军高敏龚俊张力伟
- 关键词:泥岩自愈合
- 复杂气候与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陈卫忠谭贤君杨建平李术才郭小红黄胜伍国军田洪铭王辉吕森鹏戴永浩于洪丹曹俊杰王者超乔春江
-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最东端,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马蹄形大拐弯处,这里是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作用力最剧烈的地区。依托工程嘎隆拉隧道是世界上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第一条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两个不同气候带的特长隧道,受...
- 关键词:
- 关键词:隧道工程泡沫混凝土
- 一种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360°全视角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360°全视角测试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侧壁透明的密闭容器,内部构成用以容纳试样的密闭空间,其上设有湿度传感器;伺服单轴加载系统,包括用以对试样进行轴向加载的顶部压头和刚性底座;湿度控...
- 杨典森陈卫忠马池帅于洪丹田洪铭赵武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