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娜 作品数:33 被引量:14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濮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的变化及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的非老年痴呆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Lp-PLA2、NLRP3水平、认知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水平与认知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IGF-1、Lp-PLA2水平和NLRP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13.485、-37.147、-33.415,P<0.001);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定向力、瞬时记忆等维度和MMSE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12.822、21.082、30.072、44.616、8.033、27.940、38.891,P<0.001);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CRP、IL-6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t=-28.172、-17.659、-45.526,P<0.001);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水平与认知功能负相关,与CRP、IL-6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正相关。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水平较高,且与认知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马娜 刘远洪 梁金花 郭金涛关键词:痴呆 细胞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并发HSV-1感染患者外周血BDNF与NGF和CD31水平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并发单纯疱疹病毒-1(HSV-1)感染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9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将HSV-1感染者纳入感染组(n=65),将未出现HSV-1感染者纳入对照组(n=21),分析两组外周血BDNF、NGF、CD31与载脂蛋白E(ApoE)、tau、淀粉样β(Aβ)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BDNF、NGF、CD31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脑脊液中ApoE、tau、Aβ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SOD、MDA、N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DNF、NGF、CD31与ApoE、tau、Aβ蛋白、SOD、MDA、NOS呈负相关(P<0.05);感染组Cog-12评分高于对照组,MMSE、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V感染促进AD发生、发展,会降低脑脊液中DNF、NGF、CD31水平,可能与改变AD患者ApoE、tau、Aβ蛋白,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且感染后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均降低。 马娜 刘远洪 张盼盼 刘素梅 何慧君 牛智领 朱明振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1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营养因子 内囊警示综合征3例并文献分析 2014年 内囊警示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系Donnan于1987年命名的内囊部位反复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个亚型。其病因、病理机制较复杂,疗效差;国内对CWS的研究较少[2],故有必要对CWS的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进行总结,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对我科3例及文献发表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53岁。以"阵发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3 d"于2013年4月12日入院。 刘远洪 闫斌 梁金花 马娜 张盼盼 刘乐喜 聂志余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右侧肢体无力 病理机制 临床综合征 反复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48例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低钠血症(H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SAH并发H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有8例于发病4~15d出现昏迷,经补钠治疗,4例好转,4例死亡;5例有继发性脑梗死致单侧或双侧瘫痪,35例血钠恢复正常。结论SAH后HN发生率高,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其病因为脑耗盐综合征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应针对病因治疗。 梁金花 马娜 张凯 刘远洪关键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钠血症 脑血管痉挛 从HR、PO_2、RVEDD、PAP、BNP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从HR、PO_2、RVEDD、PAP、BNP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肺栓塞入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观察临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BNP、PAP、PO_2及VED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VEDD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率、P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较尿激酶更能改善PE患者的RVEDD、BNP以及PO_2的指标,改善生存质量。 马娜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尿激酶 瑞替普酶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CysC、Hcy水平及其对伴发脑白质病变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对伴发脑白质病变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帕金森病患者(研究组)和115例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资料。结果研究组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为(1.37±0.25)mg/L、(0.89±0.1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0.54±3.21)mg/L、(14.89±2.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35例伴发脑白质病变,发生率为28.23%;研究组中伴发脑白质病变者的血清CysC、Hcy水平分别为(1.58±0.29)mg/L、(23.32±3.58)μmol/L,高于无伴发脑白质病变者的(1.29±0.22)mg/L、(19.45±3.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帕金森病病程、高血压病、糖尿病、血清CysC、Hcy均是研究组伴发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ysC、Hcy水平评估伴发脑白质病变的Cut-off值分别为1.25 mg/L、21.02μmol/L,二者联合评估帕金森病伴发脑白质病变的灵敏度、AUC分别为100.00%、0.953,均高于单独指标评估(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CysC、Hcy水平偏高,伴发脑白质病变的风险高;血清CysC、Hcy与年龄、帕金森病病程、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均是其影响因素;血清CysC、Hcy水平联合评估帕金森病伴发脑白质病变的效能高。 苏楠 郭雅聪 胡耀凯 马娜 刘小双 李海霞关键词:帕金森病 胱抑素C 脑白质病变 成人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破伤风(tetanus)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破伤风杆菌(属于专性厌氧菌)侵入人体伤口所致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后期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呼吸衰竭、窒息的几率较高,威胁生命。该病早期表现不典型,且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体征变化快,易误诊延误患者治疗,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6被误诊为脑梗死的5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 梁金花 刘远洪 马娜 张凯 苏楠关键词:破伤风 脑梗死 误诊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经过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观察,研究对其的疗效以及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的10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56例,采用100-150万单位的尿激酶并加用100 m 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为53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是抗凝进行治疗。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少,并且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中的治疗效果好,P<0.05,但两组的出血转化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进行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有效地改善,要比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是抗凝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优势。 马娜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 神经功能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ACWI)的疗效。方法 100例ACW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和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14天,治疗后第7、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予以评分,并在治疗后3、6个月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BI、mR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82.61%患者临床结局良好,优于对照组的62.22%(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ACWI安全、有效。 刘远洪 梁金花 葛晓航 刘小双 马娜 刘乐喜 牛好敏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 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疗效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AI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参照组(49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79.59%(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血清CRP及NSE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AIS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清CRP、NSE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端木艳丽 吕建华 马娜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NIHSS评分 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