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伟
- 作品数:2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Fe_3Al基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原位再结晶现象被引量:6
- 1995年
- TEM及金相分析发现Fe3Al在高温变形过程中伴生原位再结晶(InSituRecrystallization,ISR).Fe3Al合金良好的高温塑性与ISR有密切的关系.形变产生的晶格位错通过攀移或交滑移形成位错墙,在进一步的变形中,位错墙通过吸收晶内滑移位错增大两侧晶体的位向差,并逐渐向亚晶界和大角晶界演化.
- 陈明伟单爱党林栋梁梁伟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FE3AL再结晶
- 快速凝固Ni-47Al合金调幅结构的TEM研究
- M研究发现在快速凝固的Ni-47Al合金中存在亚稳的调幅分解结构。调幅方向平行于<100>,周期约为300A°。其形成机理与快速凝固过程中的无序向有序转变有关。
- 陈明伟孙宝德
- 关键词:镍合金
- 锻后余热预冷淬火工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基于锻后预冷淬火可提高工件的淬硬层深度,本文提出锻后余热预冷淬火工艺。通过试验证实,这一工艺能有效地提高工件的服役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陈明伟侯增寿
- 关键词:淬火淬硬层深度
- 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快无透镜相干电子衍射成像方法及装置,通过与过程激发源(如飞秒激光脉冲)精确同步的电子脉冲和无透镜相干衍射成像技术相结合,分析被衍射的相干电子脉冲的强度分布,反演计算确定电子散射相位,实现三维瞬态原子尺度...
- 陈洁王西杰陈明伟朱溢眉朱鹏飞
- 文献传递
- 45钢锻造再结晶规律被引量:1
- 1993年
- 研究了45钢锻造及随后停留过程中奥氏体晶粒形态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锻造温度下(>900℃),锻造变形结束时动态再结晶已基本完成,随后的停留只是晶粒长大的过程;在较低锻造温度下(<850℃),尽管变形结束时奥氏体处于加工硬化状态,但沿晶界已出现先共析铁素体.
- 陈明伟侯增寿
- 关键词:45钢锻造再结晶
- Fe_3Al基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结构的演化被引量:3
- 1995年
- 利用TEM研究了Fe_3Al基合金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结构的变化。发现变形后晶内位错密度显著降低,且试样变形部位与柄部的泣错结构及密度有较大差异。位错滑动在Fe_3Al超塑性变形中起重要作用。
- 陈明伟单爱党林栋梁
- 关键词:FE3AL超塑性亚晶界位错
- 层状组织对双相TiAl合金裂纹扩展的影响被引量:7
- 1994年
- 在TEM下原位观察了双相TiAl层状组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发现裂纹尖端的钝化以及裂纹的扩展方式与裂纹和片层界面的夹角有关。当裂纹接近平行片层界面时,主裂纹前端有微裂纹产生,此时剪切带韧化机制起主导作用。而当裂纹垂直于片层界面以及介于平行与垂直之间时,片层界面对扩展裂纹的阻碍、界面滑移造成的裂纹尖端钝化是层状组织韧化TiAl合金的主要原因。依据裂纹形核的位错理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
- 陈明伟林栋梁陈达石建东邹敦叙仲增墉
- 关键词:TIAL合金层状组织
- 45Mn2钢锻后预冷对提高淬硬层深度的影响
- 1995年
- 锻后适当地预冷能显著地提高45Mn2钢工件的淬硬层深度。试验及理论分析表明,这一现象与锻后空冷过程中晶粒长大以及预冷改善工件的冷却特性有关,而且当终锻温度较高时后者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 陈明伟侯增寿
- 关键词:预冷淬硬层淬火
- 几种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微观断裂行为及脆性机理
- 该文采用原位应变TEM技术系统地研究了Ni<,3>Al,多晶双相TiAl,TiAl合金PST晶体,Fe<,3>Al及FeAl等铝化物的位错行为,位错与裂纹的交互作用以及裂纹扩展方式.结合微观断裂力学、裂纹形核位错理论以及...
- 陈明伟
- 关键词:TIAL合金FEAL
- TiAl合金PST晶体变形过程与片层界面的交互作用
- 1998年
- 利用TEM原位应变技术研究了PST晶体变形过程中位错、孪晶与片层界面的交互作用。发现α2/γ界面对孪生和位错滑移的强烈阻碍是PST晶体在硬取向下具有高屈服强度和低塑性的重要原因。在γ/γM和γ/γP界面存在由孪生向位错滑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界面对孪生的阻碍以及界面协调变形的结果。相对而言,γ/γT界面对变形过程的阻碍较小。
- 陈明伟陈达汪德宁林栋梁
- 关键词:PST晶体钛铝合金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