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相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显像
  • 3篇血流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PET-CT
  • 2篇单光子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 2篇局部脑血流
  • 2篇发射型计算机
  • 2篇半侧
  • 2篇半侧空间忽略
  • 2篇PET/C
  • 2篇PET/CT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陆相东
  • 8篇冯惠茹
  • 7篇于芳
  • 6篇于杨洁
  • 5篇解小芬
  • 4篇李亚明
  • 4篇贾春霞
  • 4篇郭喆
  • 2篇裴著果
  • 2篇许书河
  • 2篇舒强
  • 2篇何贵金
  • 2篇高沁怡
  • 1篇刘吉福
  • 1篇倪诚凯
  • 1篇尹雅芙
  • 1篇孙振秋
  • 1篇李德顺
  • 1篇刘洪涛
  • 1篇遇彬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T与CT对淋巴瘤化疗疗效评价的比较
2010年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显像(CT)对淋巴瘤化疗疗效评价的异同。方法32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分别行PET/CT检查,首先分析CT图像,对淋巴瘤化疗的疗效作出评价,然后分析PET图像,再次评价淋巴瘤化疗疗效,比较2次疗效评价的差别。每位患者随访12~21个月。结果PET与CT评价淋巴瘤化疗疗效的符合率分别为96.9%、7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PET对淋巴瘤化疗疗效的评价优于CT,然而,PET的评价存在假阳性,仍需要结合临床作出判断。
王军凯冯惠茹郭喆陆相东于杨洁于芳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03)Pd支架预防胆道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用1 0 3Pd支架预防胆道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犬 12只 (15~ 2 0kg) ,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和1 0 3Pd支架组各 6只。术后 30d分别行病理形态学和细胞凋亡定量检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原位杂交方法测p5 3基因表达 ,并测定外周血和支架周围放射性。结果 术后 30d ,与普通支架组比较 ,1 0 3Pd支架组胆管最大内膜厚度显著减少 (P <0 0 1) ,2组胆管狭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 (5 4 73± 2 1 6 4 ) %和 (17 6 1± 14 5 2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 0 3Pd支架组胆管腔周长及胆管腔面积均较普通支架组明显增加 (P <0 0 1)。1 0 3Pd支架组胆管组织p5 3基因表达增高 ,而普通支架组p5 3基因表达降低 ;前者胆管平滑肌PCNA表达较弱 ,后者平滑肌PCNA表达增高。结论 1 0 3Pd支架照射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预防胆管再狭窄。
高沁怡何贵金舒强陆相东李亚明裴著果许书河
关键词:胆管再狭窄胆道PCNA平滑肌
肺部单发结节^(18)F-FLT与^(18)F-FDG PET/CT诊断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联合18F-氟脱氧胸苷(18F-FLT)PET/CT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肺部单发结节病人行18F-FDG及18F-FLT双显像剂PET/CT显像,以病理结果和随访半年以上的临床结果为最终诊断,通过SUVmax半定量法、FLT/FDG比值法等研究两种显像剂PET/CT显像对单发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的单发肺结节患者15例,其中6例为恶性肿瘤,9例为良性病变。18F-FLTPET显像中病灶的SUVmax值明显低于18F-FDG显像,但是恶性病变的SUVmax值无论18F-FDG还是18F-FLT其SUVmax值均大于良性病变,18F-FDGSUV值法诊断的准确性为66.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3%、55.6%。18F-FLTSUV值法的准确性为66.7%,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66.7%。FLT/FDG比值法准确性为80%,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6.7%、88.9%。结论 18F-FLT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特性的新型PET/CT显像剂对肺结节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当18F-FDG、18F-FLT联合使用时,可以提高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效能。
刘婧慧冯惠茹陆相东贾春霞郭喆于杨洁于芳解小芬
关键词:放射性药物氟脱氧葡萄糖F18PET/CT显像
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的SPECT显像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的发生与脑血流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37例临床确诊为单侧皮质下梗塞的患者行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判定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并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汉语成套测验(aphasiabatteryofChinese,ABC)进行检测。结果30例有失语表现,SPECT显像示患者的rCBF降低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前部、上部、外侧部及丘脑。皮质下失语的患者rCBF降低部位多累及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χ2=8.87,P<0.005雪。病灶区的rCBF及rCBF降低的百分比与失语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t=-1.59,P>0.05)和0.64(t=2.71,P<0.05);病灶的范围、病灶数与失语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t=3.81,P<0.01)和0.67(t=3.16,P<0.01)。结论皮质下梗塞所致失语患者rCBF降低部位多累及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灶区的rCBF与失语程度的相关性较小,而病灶的rCBF降低的百分比、病灶范围、病灶数与失语程度呈正相关。
陆相东冯惠茹李亚明孔繁振遇彬于杨杰于芳解小芬
关键词:失语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局部脑血流
漏斗胸微创矫治术后胸廓骨损害对患者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漏斗胸微创矫治术后胸廓骨微形骨折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例漏斗胸患者,于胸腔镜辅助下将弓形矫形板置于胸骨后抬举胸骨,术后3个月行骨显像检查,观察胸廓骨显像的部位及分布,并行胸部CT扫描,观察胸廓骨的变化及损害,了解胸廓骨损害对患者的影响。结果骨显像检查示肋骨及胸锁关节有放射性浓聚现象者占43.9%(43/98),其中儿童4例(9.3%),成人39例(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有微形骨折征象和无此征象者疼痛程度及胸廓矫形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显像检查可发现漏斗胸微创矫治后微形骨折,以成年人发生率较高,胸廓骨微形骨折对临床无明显影响。
刘吉福陆相东谭健
关键词:漏斗胸微创骨显像
皮质下梗塞所致半侧空间忽略的SPECT显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皮质下梗塞所致半侧空间忽略与脑血流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和结果对30例临床确诊为单侧皮质下梗塞的右利手患者行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判定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SPECT...
陆相东
关键词:半侧空间忽略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脑血流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在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CS)指的是盆腹腔广泛癌变,而卵巢正常大小的一种现象,通常是原发病变不明确,而常规影像学很难有阳性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PET-CT在检出NOCS原发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17例临床诊断NOCS女性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的常规扫描及延迟显像;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生独立分析,其按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卵巢以两次显像SUV≥3.0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他脏器以发现局灶性代谢增高为诊断标准,浆膜代谢增高考虑为转移受累;2)以卵巢发现肉眼可见的代谢增高,胃肠道(尤其是胃壁)异常的局灶性增厚及肉眼可见的局灶性的代谢增高进行诊断;结果与剖腹探查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诊结果对照,判断^(18)F-FDG PET~CT查找NOCS原发病灶的准确性。结果:17例NOCS患者中,按标准其一诊断,^(18)F-FDG PET-CT发现13例原发病变,9例卵巢癌,2例胃癌(均伴有双侧卵巢转移即krukenberg瘤),1例乙状结肠癌,1例腹膜血管肉瘤;漏诊1例胃癌及3例卵巢原发病变。因此PET-CT查找NOCS原发病变的检出率为76.5%,阳性预测值为100%。按照标准其二诊断,可另发现1例卵巢代谢略增高,SUVmax=2.5的病理最后诊断为卵巢癌,漏诊l例胃癌可见胃壁局限性轻度增厚、僵硬,按照标准2病变的检出率能提高至88.2%;11例卵巢原发病变的患者中7例检查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胃肠道患者CEA及CA199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对于NOCS的患者^(18)F-FDGPET-CT能有效的查找原发病灶,减少剖腹探查的患者数量;在NOCS患者中原发卵巢癌是主要组成部分;NOCS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18)F-FDGPET-CT和肿瘤标志物可更好的查找NOCS的原发病灶。胃癌尤其是黏液成分较高的胃癌易于腹腔转移并侵犯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PET-CT则可以同时发现胃和卵巢的病变;原发于卵巢及胃壁的NOCS的原发病�
郭喆冯惠茹于杨洁于芳解小芬贾春霞陆相东
关键词:FDG
γ射线诱导胆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
2004年
通过手术将103Pd支架置入犬胆管,观察犬胆管受内照射后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改变,了解凋亡在胆管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结果显示:1术后30天,103Pd支架组胆管最大内膜厚度显著降低,普通支架组和103Pd支架组胆管最大狭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54.73%和17.6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管腔周长及胆管腔面积均比普通支架组明显增加(P<0.01)。2103Pd支架组胆管平滑肌细胞FAS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的表达均较普通支架组明显。3103Pd支架组FAS和Csapase-3在犬胆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平滑肌细胞凋亡一致。4103Pd支架组BCL-2在犬胆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及平滑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可通过Caspase-3的激活诱导犬胆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预防胆管再狭窄。
高沁怡何贵金舒强裴著果李亚明陆相东许书河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在皮质下梗死伴半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皮质下梗死所致半侧空间忽略与脑血流改变部位、范围及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临床确诊为单侧皮质下梗死的右利手患者行SPECT局部脑血流 (rCBF)显像 ,判定rCBF改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经忽略组合试验证实有半侧空间忽略表现的 2 1例皮质下梗死患者 ,SPECT显像示rCBF降低部位多累及大脑皮质功能区 (χ2 =7 91,P <0 0 0 5 )。最多见于额叶 ,其次是顶叶、颞叶和枕叶。最明显的部位是颞顶枕交界处。病灶区rCBF及rCBF降低百分比与忽略评分的r分别为 - 0 4 4和 0 31。病灶的范围、数量与忽略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74和 0 72 )。结论皮层下梗死所致忽略多累及皮质功能区。多部位联合损伤易出现忽略且程度更严重。
陆相东李亚明任艳冯惠茹尹雅芙敖然李娜韩春起李德顺孙振秋
关键词:皮质下梗死半侧空间忽略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病灶
一例肾功能正常患者ECT肾动态显像误诊肾衰报告
2008年
于杨洁冯惠茹刘洪涛于芳解小芬陆相东
关键词:肾功能正常肾动态显像ECT血生化检查肾衰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