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少迪 作品数:7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CI手术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研讨PCI手术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某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抽取8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40例PCI手术介入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75%(P<0.05);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LVEF高于对照组,LVE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7.50%(P<0.05),研究组死亡率0%(0/40)低于对照组5.00%(2/40),但差异小(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PCI手术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疗效明显。 冼展超 柯晓 杨大浩 廖志勇 闫少迪 曾繁芳关键词: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与进口XIENCE Ⅴ支架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与进口XIENCEⅤ支架临床疗效及手术治疗费用。方法 100例符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患者,非随机分为BuMA支架组和XIENCEⅤ支架组各50例。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手术治疗费用,同时观察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914)。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复杂病变例数、支架置入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即刻成功率为100%,无血栓、血管夹层现象发生,其中BuMA支架组中,1例为严重钙化病变,经旋磨治疗后顺利置入支架。两组各有1例在急诊手术处理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病变时出现慢血流现象,经冠状动脉内使用维拉帕米后,血流均恢复,术后造影靶血管血流均为TIMI 3级。两组在支架置入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比较,Z=-1.081,P=0.280)。但在手术治疗费用方面,XIENCEⅤ支架组中位数为59 568(37 984~110 025)元,BuMA支架组中位数为43 077(27 362~83 8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5,P〈0.001)。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各有1例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其中BuMA支架组1例术后3个月自行停用双联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复查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支架远端再狭窄,经切割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BuMA支架组14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除前述1例再狭窄外,1例支架远端边缘节段有轻度内膜增生,但狭窄程度小于20%,余均未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迹象。XIENCEⅤ支架组15例复查造影,1例支架中段轻度内膜增生,狭窄程度小于20%,余均未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BuMA支架组轻度内膜增生发生率为7.1%,XIENCEⅤ支架组轻度内膜增生发生率为6.7%,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小庆 彭长农 廖志勇 冼展超 郭文玉 邹春霞 闫少迪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支架 血管成形术 肉桂醛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肉桂醛在高血糖诱导的心肌纤维化进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调控信号通路等机制。方法高糖饲养持续喂养乳鼠12周并肉桂醛处理心肌纤维化细胞48小时(对照组无肉桂醛处理),麻醉处死乳鼠取出心脏,并进行病理包埋切片、HE染色,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分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在含5.6 m M正常葡糖糖和25 m M高葡萄糖培养基培养24h后,用流式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设计miR-1252特异性引物,运用q PCR检测其在各组处理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低糖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高糖培养破坏细胞形态,结构组织紊乱;流式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现高糖能显著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CA能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miR-1252在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正常组和CA组。结论肉桂醛可以改善高糖毒性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刺激miR-1252的表达的机制改善心肌纤维化。 赵洪磊 杨大浩 何霞 陈协辉 闫少迪 王湘关键词:肉桂醛 高糖 心肌纤维化 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心衰中心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1 2018年 建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心衰防控形势严峻,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普遍存在重"治疗"轻"管理"、重"院内"轻"院外"的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医疗现状的心衰长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需要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参与。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衰中心在积极参与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和认证项目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本院自身和深圳地区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一套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心衰病房为基础,组建多学科的心衰管理团队,构建以健康档案管理、家庭自我管理、随访管理及区域协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心衰患者管理体系。笔者将在今后工作中对其不断地评估和完善,使之能在改善本区域心衰患者预后方面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郭文玉 闫少迪 罗新林 刘晓蓉 李国成 彭丽蓉 徐验关键词:心力衰竭 长期管理 单支架处置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不同策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拘禁"球囊技术(Jailed balloon technique,JBT)、边支导丝保护(keep it open,KIO)技术以及无边支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收治的162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3组,采用JBT组58例,采用KIO技术治疗组59例,采用无边支保护技术治疗者45例(无边支保护组),比较3组患者对比剂用量、手术时间、放射线曝光时间、PCI治疗后即刻影像学效果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等方面差异.结果JBT组患者无边支丢失发生,KIO组及无边支保护组患者各有1例发生边支丢失.JBT组手术时间及放射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均较KIO组及无边支保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JBT组MACE总体发生率为12.07%,低于KIO组的27.12%和无边支保护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BT组主支血管最大狭窄程度为18.21%±4.40%,低于KIO组的22.34%±5.17%和无边支保护组的23.4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BT组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为48.33%±4.60%,低于KIO组的70.41%±8.53%和无边支保护组的75.6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主支血管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BT处置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且术后随访表明其对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影响小且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冼展超 杨大浩 曾繁芳 王小庆 廖志勇 闫少迪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MI的疗效及对血小板、BNP和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n=34)和大剂量组(n=76)。两组入院后均予以AMI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小剂量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大剂量组予以阿托伐他汀,80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粘附率,血清BNP和CR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粘附率,血清BNP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大剂量组各指标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可明显提高对AMI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小板、BNP和CRP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闫少迪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血小板 脑钠肽 经皮冠脉介入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PCI)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PCI手术的300例A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于术前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组于术前应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术后两组继续服药1年。观察比较两组TIMI、LVEDD、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前后TIMI分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比例及CTF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D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与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联合术后替格瑞洛应用可明显改善ASTEMI心功能及预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冼展超 曾繁芳 柯晓 闫少迪 杨大浩 邹春霞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