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施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余氯
  • 2篇植物
  • 2篇蟹类
  • 2篇浮游植物
  • 1篇优势种
  • 1篇水团
  • 1篇水域
  • 1篇损失量
  • 1篇外排
  • 1篇外排水
  • 1篇小球藻
  • 1篇冷水团
  • 1篇邻近水域
  • 1篇密度分布
  • 1篇黄海冷水团
  • 1篇春秋

机构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4篇徐兆礼
  • 4篇金施
  • 1篇孙岳
  • 1篇毕亚梅
  • 1篇孙鲁峰
  • 1篇陈佳杰
  • 1篇王翠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探讨LNG工程外排水中的余氯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滨海工程中的余氯水排放对周边海域浮游植物造成的影响日渐严重,已成为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位于杭州湾小洋山西南的上海LNG(液化天然气)工程2009年9月(营运前)与2010年9月(营运后)浮游植物调查...
金施徐兆礼
关键词:余氯浮游植物
海洲湾春秋冬季蟹类数量分布
利用2009年5月、9月和12月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江苏海洲湾海域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及蟹类优势种对蟹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9月和12月蟹类重量密度分别为36.15
金施徐兆礼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
文献传递
海州湾连云港邻近水域蟹类的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根据2009年5月、9月和12月海州湾水域生物资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海州湾水域蟹类资源密度的分布,多样性及蟹类优势种对蟹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9月和12月蟹类质量密度分别为36.15、53.85和44.91kg/km2,尾数密度为6.33×103、3.13×103和35.88×103ind./km2。5月、9月和12月蟹类以质量计算的物种多样性分别是0.95、0.64和0.65,以尾数计算的物种多样性分别是0.96、1.01和0.61。海州湾水域以广温广盐性蟹类为主,5月、9月和12月的最重要的优势种分别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春季蟹类的密度分布规律不明显;秋季蟹类的密度分布除湾外个别站位很高之外,其余站位分布均匀;冬季蟹类的密度分布沿岸稍高于湾外。季节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优势种的改变。不同季节,蟹类优势种类的绝对优势,使得蟹类多样性平面分布与蟹类密度分布存在差异。
金施徐兆礼陈佳杰王翠华
关键词:蟹类密度分布优势种
余氯对小球藻的影响以及损失评估被引量:8
2014年
滨海电厂和液化天然气(LNG)工程排出的余氯水可能对周边海域浮游植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成为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余氯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和造成的损失。余氯抑制试验用小球藻(Chlorella sp.)进行,依据工程余氯排放工况,余氯实验浓度设计为0、0.02、0.05、0.10和0.20 mg/L 5个水平;实验温度为27℃,代表夏季;观察时间分别为0、24、48、72和96h。结果表明:高浓度(0.20mg/L)余氯对小球藻生长有抑制作用,最大值出现在48h时,48h之后抑制作用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低浓度(0.02mg/L)对小球藻有促进作用;0.05mg/L组与0.10mg/L组在实验时间24、48h和72h时表现出余氯对小球藻生长抑制作用,在96h时与对照组藻类生长情况差异不显著。采用积分方程计算累计损失率,参考上海LNG工程2009年9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值,计算得出工程余氯排放在72h内所造成的藻类理论损失量为1.97×1012个。
金施孙岳徐兆礼毕亚梅孙鲁峰
关键词:余氯浮游植物损失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