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例肝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22年
- 目的肝脏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代谢性疾病,因发病隐匿,误诊率较高,且确诊时一般已进展至较晚期。现分析肝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以期临床病理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总结并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至2017年诊断的11例肝脏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不适(4/11),肝大(7/11),脾肿大(5/11),乏力(6/11)等。生物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胆管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大部分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升高,并伴有低白蛋白血症。部分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升高。结论患者均有天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在正常值上限5倍以内,72%患者丙氨酸转氨酶也轻度升高。患者均有胆管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最高可达正常值上限的51倍。除了累及胆道系统,肝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0.54~0.63)×正常值上限,9/11]。血管损伤方面,54.5%的患者动脉壁及36.4%的患者门静脉也可见明显的淀粉样物沉积。出现不明原因转氨酶、胆管酶升高、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应建议肝穿刺明确诊断。
- 任媛媛邵晨张明张玉姣袁利超郭新珍张璟周利李秀霞马安林王泰龄
- 关键词:肝脏淀粉样变黄疸
- 5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其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的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乏力、咽痛、咳嗽、流涕及肌肉酸痛。今年4月,始发于墨西哥的一种流感样疾病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经研究证实病原体为一种新型...
- 郭新珍徐潜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流行性感冒
- 文献传递
- 发热伴扁桃体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06年
- 郭新珍马安林徐潜
-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
-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21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了解非疫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及l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012年收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8例,女3例。11例患者有牛羊等接触史,6例有进食牛羊肉史,4例感染途径不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及乏力,淋巴结肿大是较突出的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查无特异性,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率为80.9%,血培养阳性率为53.8%。误诊率为52.4%。9例病例经利福平和多西环素联合、长疗程治疗,均无复发。结论: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及感染途径的多样化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郭新珍徐潜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主动监测血液病和ICU住院患者VRE感染的临床意义
- 徐潜郭新珍袁利超韩迈
- 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病理比较被引量:18
- 2006年
- 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病理差异。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双环醇,对照组26例给多烯磷脂酰胆碱,疗程36周。两组各20例治疗前后肝组织学比较。治疗36周,双环醇组完全应答率50%,部分应答率30%,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分别为45%和15%,双环醇组在改善ALT、ALP、GGT和肝纤维化积分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组血清GST—Px治疗后升高,两组治疗后MDA均下降。
- 马安林刘淑娥刘霞徐潜郭新珍王泰龄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双环醇多烯磷脂酰胆碱
- 原因不明发热8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发热(FUO)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符合FUO诊断标准者共89例。结果最终明确诊断者共80例,确诊率89.9%。病因:感染性疾病41例,占46.1%;风湿性疾病15例,占16.9%;肿瘤性疾病18例,占20.2%,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7例;其他疾病6例,占6.7%;未明确诊断9例,占10.1%。结论感染性疾病是FUO的主要病因,风湿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是另两种主要病因。血液系统肿瘤是肿瘤性发热的主要病因。详尽的病史采集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 郭新珍马安林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肿瘤
- 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3
- 2011年
- 双环醇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环醇能明显降低由乙醇中毒引起的小鼠死亡和肝损伤,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多烯磷脂酰胆碱是常用的脂肪肝治疗药物。本研究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应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取得较满意结果。
- 马安林郭新珍刘霞徐潜王泰龄
- 关键词:肝疾病酒精性磷脂酰胆碱类双环醇
- 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56.77±10.28)岁。并发糖尿病4例,糖耐量异常1例,胆石症、慢性胆囊炎2例。单发脓肿7例,多发脓肿2例;血培养阳性8例。受累部位:肺部7例,眼部3例,皮肤软组织1例,关节1例,神经系统1例。血白细胞计数升高8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9例,降钙素原水平升高7例,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1例。3例眼内炎患者均失明,1例并发脑膜炎患者死亡。结论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常见于糖尿病人群,可伴机体多部位的转移感染灶,肺部为常见受累器官。
- 郭新珍
- 关键词: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侵袭性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6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H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15例伴发热,6例伴关节疼痛,5例伴乏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13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0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例(64.3%)。15例伴发热患者中,12例在确诊前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5例伴发热患者中,3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3例自行退热;9例在确诊后给予泼尼松治疗,体温恢复正常。2例仅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患者,在行病理检查后未予特殊治疗。所有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 HNL临床特征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依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
- 郭新珍徐潜
-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