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
- 作品数:69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被引量:1
- 2003年
- 邹红
- 关键词:焦菊隐戏剧思想导演理论话剧舞台艺术
-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谈《知己》的人生意蕴与舞台呈现
- 2010年
- 由郭启宏编剧、任鸣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知己崂是近年来首都舞台又一部成功的原创之作。这是著名剧作家郭启宏先生继《李白》、《天之骄子》后又一部力作,而且在舞台意蕴、人生哲思方面更加悠远、深邃。特别是剧作家融入其中的独特的人生感悟,给观众带来无以名状的震撼,在同类题材中,可谓是一种超越。
- 邹红
- 关键词:舞台呈现人生意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李白》
- 钱理群与新时期曹禺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新时期以来,以其专著《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为代表,钱理群进行的曹禺研究在该领域内具有独特的影响与价值,对于新时期曹禺研究的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体现出个性鲜明的研究特色。本文试分析该专著的内容及特色,并结合钱理群走进曹禺研究的历程,从文学史观、学术个性及史料等方面探讨其曹禺研究成果的意义。
- 邹红黄莹
- 关键词:曹禺研究
- 如何欣赏戏剧之美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戏剧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常有所变换,各种教材(包括各种版本的必修、选修教材)都有新篇目出现,这就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把握戏剧教学的特点、难点,怎样欣赏戏剧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艺术魅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探索的。
- 邹红
- 关键词:戏剧作品中学语文教材选修教材戏剧教学艺术魅力文学样式
- 焦菊隐“心象说”的理论渊源及历史背景被引量:2
- 1999年
- 本文认为焦菊隐"心象说"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丹钦科,在四十年代翻译、研究丹钦科理论的过程中,初步具有了"心象说"的基本雏形,心象是演员对扮演角色的形象把握,体验是演员获得心象的基本途径。而五十年代初系统形成"心象说",则有中国话剧界三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导演《龙须沟》的需要:当时演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片面认识,构成焦菊隐提出"心象说"的历史背景。
- 邹红
- 关键词:焦菊隐心象话剧表演
- 田本相和新时期曹禺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在新时期从事曹禺研究的众多学人中,田本相可说是用力最勤、成果最丰的一位。从最初的《曹禺剧作论》到后来的《曹禺传》、《曹禺访谈录》,田本相对曹禺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推动和促进了新时期曹禺研究的发展。无论是在史料的发掘还是在问题的分析方面,田本相的努力都为新时期曹禺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而作为新时期曹禺研究的一个突出个案,田本相的学术道路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
- 邹红
- 关键词:曹禺研究曹禺剧作学术道路访谈录
- “围城”内外的两难抉择——话剧《结婚进行曲》观后
- 2017年
- 钱钟书小说《围城》第三章有一段关于婚姻的讨论,其中提到两则西人对婚姻的看法:一是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二是法国人的见解,将婚姻比作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两种说法比喻不同,意思却是一样,都认为婚姻令人又羡又恨,不论选择结婚还是离婚,都会留有缺憾。
- 邹红
- 关键词:《围城》结婚话剧法国人
- 焦菊隐戏剧理论研究
- 邹红
- 关键词:焦菊隐戏剧理论话剧导演
- 《原野》的象征意义被引量:5
- 1997年
- 《原野》的象征意义邹红继《日出》之后,大约在1936年末到1937年初,曹禺创作了他的第三部多幕剧《原野》。动荡的时局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原野》和前两部剧作的命运不同,几乎没引起什么轰动。曹禺对这部生不逢时的《原野》,也不像当初《雷雨》、《日出》发...
- 邹红
- 关键词:《原野》仇虎《雷雨》焦母普罗米修斯政治思想
- 对戏剧与文学关系的再认识——从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说起
- 2005年
- 本文梳理了焦菊隐"戏剧—诗"观念的形成过程,强调了其诗性意识从着眼于剧本的文学价值提升至对戏剧本体的认识,并最终在传统戏曲的诗性特征上找到二者契合点的理论发展轨迹。另外,探讨了焦菊隐重视戏剧文学性的重要意义:不仅对早期重表演、轻剧本的理论偏差形成有力的反拨,同时也为当今话剧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即可从剧本理解、戏剧观念及文学素养等方面加强戏剧性与文学性的有机融合,共同构筑和谐的艺术整体。
- 邹红
- 关键词:焦菊隐戏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