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芹
- 作品数:4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需求牵引“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 2016年
- 为了培养适合物联网专业复合型人才,从物联网产品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特点,拓展了教学内容体系,改进了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联网工程学习积极性。
- 赵翠芹
-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改革RFID
- Internet中海量信息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
- 2012年
-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电子信息迅速膨胀,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并快速、准确、全面地从中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当前信息科学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对Internet中的海量信息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海量信息的优化处理方法及其查询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从海量信息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
- 段艳明肖辉辉赵翠芹
- 关键词:海量信息数据挖掘查询优化
- 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及空气净化器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继电器、微控制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继电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均通过串口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
- 赵翠芹段艳明肖辉辉冯礼衡冯太琴王乐春彭显莉黄荣斌
- 基于教与学策略的动态变异花授粉算法
- 2022年
- 为了进一步提升花授粉算法的优化性能,本文提出一种融入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策略及动态高斯变异的新花授粉算法.该算法先用教机制中改进的教学因子得到的最优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促进作用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运用种群个体之间相互学习的学机制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从而提升算法的优化精度;然后,当检测到算法陷入早熟时,则对种群的中间个体进行动态高斯变异,增加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避免算法早熟,进而提升算法的综合优化能力.通过对16个标准函数的优化结果实验和非参数统计检验分析对比,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改进的花授粉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算法优势较显著.最后,运用新算法对伸缩绳应用问题进行求解,亦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
- 段艳明肖辉辉谭黔林赵翠芹
- 关键词:早熟种群多样性
- 一种自供电温度传感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供电温度传感器,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对接头组件、检测壳体和热敏电阻,对接头组件尾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螺纹连接有ECU电子控制单元,对接头组件尾端内壁设有与ECU电子控制单...
- 梁志勋林芳阮忠易云飞范源源赵翠芹
- 文献传递
- 无线传感网中分簇分层k-medoids协议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研究了大规模高密度节点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分层分簇k-medoids协议.在簇的建立阶段采用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分簇,并将多级分层技术和k-medoids分簇算法融合形成多个层次的分层分簇网,在层0完成全部分簇之后,启动第1层的分簇,并以此类推直到用户指定的层数.仿真实验表明,多层k-medoids分簇算法缩减了网络节点与sink节点之间的通信量,降低了能耗,最终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 赵翠芹易云飞
-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生存期分簇
- 一种基于NodeMCU的智能家居远程开关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odeMCU的智能家居远程开关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移动客户端,所述硬件系统与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所述硬件系统包括稳压电源模块、控制主板、继电器模块、家居照明模块和家居房子模型模块,所...
- 赵翠芹吴启明杨鹏段艳明唐凤仙冯太琴谢政权杨仕
- 文献传递
-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包括:上位机、单片机、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降温风扇、加热装置、水泵、除湿机和补光灯,所述单片机与上位机通过串口实现信号传输,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降温风扇、...
- 赵翠芹唐凤仙肖辉辉吴启明 冯太琴 劳超远 杨鹏 冯礼衡
- 文献传递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17年
- 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举措: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数字电路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衔接和兼容;采纳以点带面和触类旁通的教学方法,寻找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导,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后续课程接续工作。本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化学时安排,切实推进《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
- 赵翠芹黄星寿
-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 信号–误差恒模算法在盲自适应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 2012年
- 提出了一种信号–误差恒模(CM)算法。用Godard恒模算法推导出来的权值迭代公式中的误差用一个变化的信号来代替。信号–误差恒模算法的优点是权值计算公式的乘积被一个信号变化代替,并且如果步长选择为2的一个负幂,那么乘法就被一个移位操作代替,这很容易快速实现。计算机仿真表明,信号–误差CM算法比Godard CM算法不仅快速收敛而且跟踪能力强;两种方法抑制了多径但不会使其消失,信号–误差CM算法的抑制能力更强一些。
- 赵翠芹易云飞段艳明
- 关键词:恒模算法智能天线阵列处理自适应波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