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新萌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弹性成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调肝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方法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血栓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眼挫伤
  • 1篇眼内
  • 1篇眼球破裂
  • 1篇眼球震颤
  • 1篇眼外伤

机构

  • 10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蔡新萌
  • 3篇刘永华
  • 2篇苗凤珍
  • 2篇李晓辉
  • 1篇庞保军
  • 1篇张丹
  • 1篇胡艳军
  • 1篇吴红敏
  • 1篇任晓凤
  • 1篇高建鲁
  • 1篇刘桂莲
  • 1篇杨丽敏
  • 1篇汤合珍
  • 1篇韩淑杰
  • 1篇吴其正
  • 1篇朱桂峰
  • 1篇刁艳蕾
  • 1篇芦兰玉
  • 1篇张云平
  • 1篇李翠华

传媒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全国第八届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护理体会
2006年
苗凤珍蔡新萌任晓凤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游离腓骨吻合血管护理
应变式弹性成像联合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探讨应变式弹性成像(SE)联合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经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86例。根据下肢DVT临床分期标准分为急性期(发病14 d内)28例、亚急性期(发病15 d~6个月)31例、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27例。行SE检查与D-D检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SE参数[SE弹性评分、血栓应变率比值(SR)]和D-D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E联合D-二聚体对下肢DVT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不同分期患者SE参数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者SE弹性评分及SR分别为(1.96±0.48)分、0.97±0.29,均低于亚急性期[(3.01±0.63)分、1.69±0.56]和慢性期患者[(4.14±0.59)分、3.07±0.73],D-二聚体水平为(0.96±0.09) mg/L,高于亚急性期[(0.75±0.09) mg/L]和慢性期患者[(0.59±0.08) mg/L],亚急性期患者SE弹性评分及SR均低于慢性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E联合D-二聚体诊断下肢DVT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989,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96.55%,95%CI:0.919~1.000,预测价值较好(P<0.001);SE联合D-二聚体诊断下肢DVT分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978,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96.77%,95%CI:0.901~0.999,预测价值较好(P<0.001)。结论 SE对下肢DVT分期有诊断作用,且联合D-二聚体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蔡新萌张丹孙兵
关键词: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
不同麻醉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影响,为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54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26例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法患者作为气管插管麻醉组,其中的28例实施椎管内麻醉法患者作为椎管内麻醉组;留取两组患者下呼吸道黏膜标本,检测病原菌,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气管插管麻醉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1.5%,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患者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麻醉组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2株,椎管内麻醉组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45株;手术后T淋巴细胞中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TD)、CD4+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C)含量气管插管麻醉组分别为55.2%、30.1%、17.2%,椎管内麻醉组分别为54.3%、31.3%、18.4%,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麻醉法较椎管内麻醉法更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蔡江林杨微陈其玲蔡新萌张云平
关键词:气管插管麻醉椎管内麻醉髋关节置换下呼吸道感染
感染深度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感染深度与糖尿病足(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的106例DF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感染深度、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有49例患者为深部感染占46.23%,57例患者为浅部感染占53.77%,深部感染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分级显著高于浅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部感染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9.46±3.15)mg/L、(25.26±1.63)ng/L、(136.64±7.23)mg/L均显著高于浅部感染患者的(5.13±1.28)mg/L、(18.04±1.75)ng/L、(118.86±7.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部感染患者的血清IgA、IgG、IgM水平分别为(0.48±0.27)g/L、(6.82±1.96)g/L、(0.61±0.17)g/L均显著低于浅部感染患者的(1.02±0.53)g/L、(10.62±2.33)g/L、(1.19±0.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存在深部感染的DF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更高,机体炎症反应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更加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可能促进了DF患者感染的扩散和机体内环境的紊乱,临床医生应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干预。
蔡新萌李晓辉李翠华姜辛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
抗CCP抗体、AKA以及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R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对CCP、AKA以及RF三项指标进行检测时,分别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荧光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将各项检测指标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在对RA患者与非RA患者和正常健康者CCP、AKA和RF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非RA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明显低于RA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RA患者进行诊断时,将CCP、AKA和RF三项指标相结合进行检测,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减少了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提高了疾病治愈的概率。
蔡新萌刁艳蕾李晓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无中间带先天性眼球震颤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的设计和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作者所设计应用的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对无中间带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作者设计的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治疗的无中间带CN1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眼球震颤的幅度和频率变化。结果右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为0.65±0.25、0.42±0.26和0.38±0.23,左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2±0.26、0.38±0.17和0.35±0.14,双眼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眼震幅度明显降低,频率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平直肌缝线钳夹术可有效减轻无中间带CN的眼震幅度及频率,改善视功能,是治疗无中间带CN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
刘永华陈杰高建鲁吴其正蔡新萌
关键词:眼球震颤先天性
1例左下肢完全离断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以往外伤致肢体离断后,常施截肢术,2004年3月我院收治1例左下肢离断伤,离断肢体除近端致伤入院治疗,其它部分完整,在做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断肢再植术,手术获得成功,保全了患者的肢体,恢复了部分功能,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苗凤珍韩淑杰芦兰玉蔡新萌
文献传递
调肝明目丸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调肝明目丸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单纯性干眼患者100例(200只眼),随机分为调肝明目丸组50例(100只眼)、人工泪液组50例(100只眼),分别给予调肝明目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时间均为30 d,观察2组临床症状、Schirmer I试验(SI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调肝明目丸组治愈0只眼,好转94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94.0%;人工泪液组治愈0只眼,好转86只眼,无效14只眼,总有效率86.0%,前者疗效好于后者(Z=-4.12,P=0.012)。治疗后调肝明目丸组的SIT、BUT数值均好于人工泪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明目丸治疗单纯性干眼有效,可以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并缓解干眼症状。
汤合珍刘永华蔡新萌杨丽敏
关键词:干眼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 ,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 1 61例 ,分别采用 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检测血清抗 MP Ig M和冷凝集试验。结果  1 61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 33例 ( 2 0 .5 % ) ,2 8例 ( 1 7.4% ) ,2 2例 ( 1 3.7% ) ,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 1 3例 ( 8.1 % )。血清抗 MP Ig M敏感性分别为 94.3% ,80 % ,62 .9% ;特异性分别为 97.7% ,96.7% ,99.2 % ;冷凝集试验敏感性为 37.1 % ,特异性为 94.7%。结论 抗 MP Ig 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抗 MP Ig M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早期诊断的优点 ,目前适用一般实验室常规应用。
庞保军朱桂峰刘桂莲胡艳军吴红敏蔡新萌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方法儿童
车祸所致眼外伤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分析车祸所致眼外伤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车祸所致眼外伤139例(172只眼)的资料.观察发病性别、眼别、合并全身其它外伤情况及致伤类型等.结果 男94例(115只眼),女45例(57只眼),比例2.09:1.右眼89只眼,左眼83只眼,比例1.07:1.伴有全身损伤者101例(72.66%).致伤类型以挫伤为主(52.33%),依次为眼球破裂(19.77%)、眼球穿孔伤(16.86%)、眶内异物(6.98%)和眼内异物(4.07%).对视功能损害严重,治疗后视力(BCVA)〈0.05者占17.45%,0.05~0.3者占43.03%,≥0.3者39.53%.结论 车祸所致眼外伤以挫伤为最多,并发症多,对视功能损害严重.
刘永华陈杰蔡新萌
关键词:眼挫伤眼球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