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红
- 作品数:97 被引量:3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黑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综合应用数理统计分析、差积曲线分析及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结果表明,黑河流域降水量总体上平缓,但最近几年的平均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小;蒸发量大于实际降水量,其值相对稳定;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呈减小趋势,且趋势显著;气温日较差大,积温有效性高。
- 杨海坤莫淑红
- 关键词:黑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气温
- 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水性鱼类人工鱼巢,包括圆环漂浮框架,所述圆环漂浮框架表面环周通过牵引结构连接有复数个外粘附基质形成粘附基质帘,所述圆环漂浮框架的内侧壁通过内置杆连接套环,且套环中活动穿插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处于圆环漂浮框...
- 雷景春权全莫淑红吴博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3S”技术的水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2016年
-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简称"3S"技术,在地形因子提取、流域河网划分和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等水文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水文学教学与"3S"技术结合不紧密,水文学理论与"3S"实践没有有效结合。本研究针对学生"3S"技术理论基础薄弱、"3S"技术讲授重点不突出、实践内容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水文学教学模式,符合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徐国策李占斌鲁克新莫淑红任宗萍
- 关键词:本科生水文学教学模式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抑藻性能及机理研究进展
- 2024年
- 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和氮磷营养物质排放,由此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寻求经济、高效的有害蓝藻控制和治理技术迫在眉睫.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高、反应活性佳、孔径形状可调及功能设计性强等优点,在有害蓝藻治理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MOFs材料对典型绿藻和水华/赤潮藻属的毒理效应,重点分析了MOFs材料抑藻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MOFs材料对藻类的致毒作用机理,并对MOFs材料除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OFs材料的潜在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孔赟王仁娟黄博文李家科王月莫淑红鲁浩陈奇
- 关键词:富营养化催化降解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灞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4
- 2016年
- 灞河径流决定其下游浐灞生态区的用水安全,开展其变化情势研究对有效管理区域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灞河上游罗李村和中游马渡王水文站1959—2010年实测径流及流域降水、蒸发资料,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法检验径流序列变化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辨识各水文气象要素的突变点,并将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用于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灞河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959—2010年间上游径流量相对稳定,但中游径流量有减少趋势,且在1988年发生突变后呈现出显著的减小趋势。2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灞河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约为97%和3%,对中游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7%和63%。未来只有合理开发、开源节流并举,才能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莫淑红王学凤勾奎沈冰
- 关键词:贡献率
- 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基流区域差异及其阈值研究
- 2025年
- 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地质地貌连续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河道生态基流及其阈值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十分重要。以秦岭山区-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涵盖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土层结构、流域形态及社会经济6个方面特征的22个生态基流影响因子体系,通过构建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K-means聚类分析法,依据上述影响因子将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划分为黄土高原中部、秦岭南麓、秦岭北麓和黄土高原西北部4个子区域,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3个子区域的生态基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中部的生态基流主要受降水集中度的影响,秦岭南麓主要受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秦岭北麓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2)不同子区域生态基流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黄土高原中部、秦岭南麓、秦岭北麓、黄土高原西北部生态基流占比阈值分别为7.9%、9.5%、7.5%、4.1%。(3)考虑不同子区域生态基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差异,建立了一个可用于计算和模拟生态基流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决定性系数均大于0.87。研究结果不仅为生态基流的量化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河流健康的维护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杨晓亚于坤霞李占斌李鹏刘永刚莫淑红杨建宏
- 关键词:生态基流聚类分析影响因素
- 黄土地区土壤溶质运移迁移机制及耦合模型研究
- 沈冰汪志荣张德生李怀恩史文娟乔云峰洪小康张建丰黄领梅莫淑红江彩萍贾嵘
- 对入渗和蒸发条件下非均质层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机制以及优先流进行了研究。发现土壤中砂质夹层具有明显的阻水减渗以及隔盐的作用。提出了夹层土壤影响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的条件,;建立了预测毛管水上升的理论模型;发现了传统模型对预...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壤数学模型溶质运移
- 文安县工业新区可供水水源探析
- 对文安县工业新区现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供水水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96万m且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不便于开发利用;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07万m(矿化度≤2g/L)但属...
- 覃琳莫淑红
- 关键词:深层地下水
- 基于GAMLSS模型的小理河流域年径流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小理河径流序列一致性遭到破坏,传统水文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的应用受限,未来水情分析研究尤显重要.本文根据李家河站1959~201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GAMLSS模型建立以时间、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ATD指数为协变量的不同分布模型,分析比较各分布模型的拟合效果,选择最优分布与传统的P-Ⅲ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年径流量设计值计算.结果表明,在GAMLSS框架下,以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协变量的LOGNO分布模型拟合最优,可从物理机制阐释小理河年径流的变化,且能获得其不同设计保证率下设计年径流量区间值,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 莫淑红李晨星邢华蒋凯鑫
- 关键词:非一致性协变量
- 和田绿洲气温与相对湿度的GM(1,1)预测模型被引量:5
- 2006年
- 利用1954-2002年的观测资料对和田地区影响蒸发能力的主要因素———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建立了GM(1,1)模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预测结果,对研究该地区蒸发能力的变化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晓伟关东海莫淑红
- 关键词:平均气温相对湿度GM(1,1)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