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建宁

作品数:62 被引量:584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盆地
  • 16篇地质
  • 10篇三叠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地层
  • 7篇层序
  • 6篇地下水
  • 6篇三叠纪
  • 6篇前陆
  • 6篇前陆盆地
  • 6篇陆盆
  • 6篇沉积相
  • 5篇羌塘
  • 5篇层序地层
  • 5篇沉积环境
  • 5篇沉积盆地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盐岩
  • 4篇岩体

机构

  • 61篇成都地质矿产...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陕西省国土资...
  • 3篇长庆石油勘探...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中原石油勘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2篇罗建宁
  • 16篇谢渊
  • 11篇王剑
  • 11篇彭勇民
  • 10篇潘桂棠
  • 10篇李明辉
  • 8篇肖永林
  • 7篇江新胜
  • 6篇邹培馨
  • 6篇陈明
  • 6篇苏俊周
  • 6篇朱忠发
  • 5篇王小龙
  • 5篇陈喜昌
  • 4篇杜德勋
  • 4篇叶和飞
  • 3篇谢正温
  • 3篇刘家铎
  • 3篇邓国仕
  • 3篇刘宝珺

传媒

  • 15篇沉积与特提斯...
  • 7篇四川地质学报
  • 6篇岩相古地理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青海地矿科技...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四川地质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球学报(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2003地下...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青藏高原及邻...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9篇2000
  • 1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6
  • 1篇1985
  • 3篇198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提斯构造域与油气勘探被引量:33
2000年
Klemme和Ulmishek(1 991 )将全球已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分为四大域 :特提斯域、北方欧亚域、南方冈瓦纳域和太平洋域。其中特提斯域内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板块学说进入大陆之后 ,给特提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新特提斯海消亡的产物 ,而现今提出的古特提斯和基梅里造山带已突破Suess原提出的时空范围 ,其演化时间已延长到古生代 ,地域上已达亚洲中纬度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扬子地块、华北地块及塔里木地块等属于特提斯构造域范围内。特提斯巨型构造域虽然在走向上有明显的分段性 ,但其形成演化存在可比性。笔者认为以扎格罗斯带为代表的新特提斯可与喜马拉雅新特提斯对比。阿拉伯地台至扎格罗斯山前坳陷与中国境内青藏高原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 :①发育自寒武纪至第三纪连续沉积了厚度 50 0 0~ 1 2 0 0 0m的海相沉积 ,具典型的被动边缘沉积特征。区内广泛发育侏罗纪至老第三纪的海相沉积 ;②区内泥盆纪、晚侏罗世、白垩纪及第三纪发育有礁灰岩 ,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发育有白云岩、硬石膏、岩盐、滩岩等 ,在晚侏罗世、早中白垩世及老第三纪始新世均发育有油页岩 ;③自早古生代至新生代具多元生烃地层单元组合 ,具多套生、储、盖组合 ,具多?
叶和飞罗建宁李永铁童箴言余谦王小龙朱同兴冯心涛
关键词:特提斯构造域勘探建议油气勘探
四川省会东地区前震旦系满银沟式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控制条件与找矿方向的研究
罗建宁
1.对“满银沟运动”沉积间断面的位置、性质及展布提出新的看法,即这个间断面以有角度不整合,也可以有假整合和整合。丰富了满银沟运动的资料。2.对满银沟矿区的含矿岩组的岩性、岩相对比,空间分布及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层...
关键词:
关键词:铁矿成矿控制
滇池湖盆第四系沉积相、古地磁和孢粉的初步研究
滇池湖盆位于云南省中部,是该省内较大型的山间盆地之一。盆地中沉积了较厚的新生代地层,并有多层褐煤和油气显示。为解决昆明地区的能源和用水问题,建国以后有许多地质单位和研究者在本区作过大量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该...
罗建宁肖永林庄忠海陈乐尧苏俊周邹培馨
关键词:古地磁沉积相
昆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演变
肖永林罗建宁苏俊周邹培馨
查明了昆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的各种特征;确定盆地沉积物基本上由冲击、湖沉积组成,杨华坝、龙头街褐煤矿区的褐煤层是冲击成因的;断陷是基本积补偿与沉降近于平衡,所以在主要沉降区有厚的沉积,最大厚度超过盆地沉积速率约40-50...
关键词:
关键词:晚新生代沉积相沉积环境演变
羌塘-昌都陆块主要地质构造事件分析
羌塘-昌都陆块中央隆起带内出露两套变质岩系,一套由中深变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麻粒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组成阿木岗组,铷-锶法年龄值为547.12+19.5Ma(成都环资所,1995)。昌都地区的夏日多、多钦果和...
罗建宁
关键词:下侏罗统中央隆起带地质构造
川西义敦地区上二叠统沉积相特征与环境分析
川西义敦地区波格西上二叠统剖面最早测制于1974年1:100万区调填图。1985年,1:5 万义敦幅区调填图时又重新测制。1989年7月,成都地矿所和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共同协作再次对该剖面进行有关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本文就...
罗建宁朱同兴李庆祥周国强
关键词:上二叠统泥质岩浊积岩系沉积旋回粉砂岩沉积相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沙漠相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被引量:46
2005年
白垩纪鄂尔多斯盆地在燕山期抬升—沉降及气候演变的背景条件下,受水力、风力等地质作用,经历了早白垩世宜君—洛河期→环河期与罗汉洞期→泾川期两个沙漠沉积演化阶段。其中,洛河期和罗汉洞期是沙漠发育的两个主要时期,形成了旱谷、沙丘、丘间及沙漠湖等多类型沙漠亚相碎屑岩沉积。沙丘沉积砂岩作为白垩系沙漠相最主要的沉积岩石,具有分布稳定、厚度巨大、含盐量低、孔隙空间发育、储水性和透水性强等特点,不但具有良好的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而且一般赋存着水质较好的地下水。
谢渊王剑江新胜李明辉谢正温罗建宁侯光才刘方王永和张茂省朱桦王德潜孙永明曹建科
关键词: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沙丘燕山期碎屑岩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碳酸盐岩碳、氧、锶同位素与古海洋沉积环境被引量:26
2000年
本文首次利用碳酸盐岩 C,O,Sr稳定同位素探讨了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海洋沉积环境的演变。测试结果表明 ,该区中侏罗世碳酸盐岩δ1 3C,δ1 8O及 N(87Sr) / N(86 Sr)值分别为 - 3.2 5× 10 - 3~ +3.30 4× 10 - 3,- 11.419× 10 - 3~ - 3.2 8× 10 - 3及 0 .70 70 2~ 0 .70 86 2 ,并伴生了多次升降变化。分析认为 ,δ1 3C值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水介质盐度、氧化 -还原条件、生物发育程度及有机质埋藏速率的影响 ;δ1 8O值主要与沉积环境的盐度、温度、海平面升降及沉积期后成岩作用等因素有关 ;N(87Sr) / N(86 Sr)值则由三种不同锶源在海水中的组成比例所决定。因此 ,C,O,Sr同位素组成及演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古环境的变迁 ,从而为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古海洋沉积环境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谢渊罗建宁张哨楠杨宝星刘家铎李永铁
关键词:碳酸盐岩
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来自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信息被引量:31
2002年
本文为笔者根据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200余篇与沉积学相关的论文摘要综合编写而成。评述了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混合沉积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变;沉积盆地分析与大地构造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冰川事件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环境沉积学;资源沉积学;生物礁及白云岩成因;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等。重点阐明了现代沉积学研究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种高新技术的引用和多领域应用的方向发展。未来沉积学研究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气候和资源为服务对象,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未来。
刘宝珺王剑谢渊徐强牟传龙朱同兴罗建宁谭富文李忠雄
关键词:沉积学沉积环境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盆地成岩作用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被引量:30
2002年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地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一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罗建宁王小龙李永铁朱忠发冯心涛谢渊
关键词:青藏特提斯沉积盆地地壳结构沉积地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