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昊天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军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国家安全观
  • 4篇安全观
  • 3篇国家安全学
  • 2篇博弈
  • 1篇地区与国别政...
  • 1篇信号博弈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延展性
  • 1篇演进
  • 1篇一体化
  • 1篇疫情
  • 1篇有限性
  • 1篇预备役
  • 1篇战略威慑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生产
  • 1篇人类命运
  • 1篇冗余
  • 1篇欧洲防务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1篇美国乔治敦大...

作者

  • 13篇祁昊天
  • 2篇于铁军
  • 1篇唐士其

传媒

  • 3篇国际政治研究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外国军事学术
  • 1篇欧洲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国际安全研究
  • 1篇亚太安全与海...
  • 1篇大学与学科
  • 1篇国家安全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疫情下美国总体安全态势演进:大国竞争、经济压力与军事转型被引量:4
2020年
新冠疫情给美国总体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课题。在以大国竞争为战略转向重心的前提下,美国已在政治动员、作战思想、装备研发、力量结构等各方面开启了应对新兴军事大国的转型准备。这一转型虽有政治指导和军事顶层设计,但由于战略惯性、组织习惯、政军关系、军种政治、军工利益集团等多重因素作用,在重点方向的选择方面始终表现得较为迟疑,缺乏果断的战略权衡、取舍与优化。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与金融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和冲击,而美国政府与美联储的财政、货币及债务收购政策又将进一步增强疫情时期美国国民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在中短期内,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将为美国军事转型增加压力与阻力。但中长期来看,面对新的总体安全目标优先排序、经济基础及军事战略环境,疫情下的经济金融政策影响将可能助推加速美国大国竞争的军事准备与转型。
祁昊天
关键词:美国军事美国军事战略金融霸权
国家安全系统理论刍议被引量:11
2023年
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可以在理解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实现学理层面对国家安全总体性和安全领域多维、多元、多尺度集成的阐释与把握。国家安全学的学理建构需要兼顾宏观体系化与微观精细化的要求,国家安全理论和学科探讨的复杂系统转向已具备从自发向自觉、从零散向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推动国家安全学科的系统化学理探索也拥有跨学科系统路径研究的对标、参照和借鉴可能。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在充分承认不同领域特性和细化其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局部与整体安全的动态平衡,并避免必要干预的缺失与追求绝对安全这两种极端。必要干预是在开放系统中降低安全环境失序风险的前提,也是避免机械论与还原论对国家安全总体性产生破坏的基础。强调效率与适应性的平衡,避免控制与安全的绝对化,则是统筹国家安全、尊重其涌现特征并加强总体韧性的保障。
祁昊天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理论复杂自适应系统
美军预备役体制的变革
2008年
本文将美国争霸胜利后的这十余年称为美国的“后争霸”年代。在这个“后争霸”年代,美国一直在准备并思考如何在一个不确定性增大的世界行使其“权责”。本文述及的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现役部队与预备役之间的关系以及预备役在美国整体国防和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祁昊天
关键词:美军预备役
知识、合作与治理——认知共同体如何推动军备控制
2025年
军备控制是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议题,既有研究更多关注政府和国际组织等行为体的作用,相对忽略了认知共同体对军控机制的推动作用。作者尝试找出认知共同体作用的一般性规律,重点分析认知共同体如何通过社会化与功能性作用,并与国际政治对抗、国际经济发展、主要国家态度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以影响军控。为此针对1946—2017年军控条约与谈判进行了案例数据库构建,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检验理论预期和理论假说。认知共同体在社会化和功能性两个维度上发挥着知识生产与合作网络搭建的双重作用。就其自身而言,认知共同体的单独影响既非推动军控的充分条件,也不构成必要条件,但是在不同组合下,认知共同体可与其他因素共同构成军控机制的充分条件组。在不同的充分条件路径中,认知共同体能够通过改变认知基础、生成行为规范、加强交流合作机制甚至影响身份认同,有效促进军控与国际安全治理的实践。
祁昊天陈芳芳
关键词:军备控制知识生产合作网络
威胁迷思、美国角色与能力矛盾——欧洲防务行动层面的供给与需求被引量:6
2018年
本文从安全供需视角出发,通过对欧洲安全问题攸关方在军事能力、潜力与军力对比态势等军事安全行动层面的分析,探讨欧洲防务自主化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一些观点认为,欧洲防务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欧洲防务自主与一体化仍处于一种震荡反复与踌躇不前的状态。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欧洲防务安全的自身供给是应对需求的理性选择结果,欧美防务的弱替代性和安全威胁的有限性造成欧洲防务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欧洲虽有明确的防务自主与一体化意愿,拥有优质的军事潜能,但其政治能力不足以支撑军事潜能的实现。在没有重大外部冲击或"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欧洲无法充分利用当前防务自主与一体化的机会窗口。
祁昊天
关键词:一体化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被引量:14
2022年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对国家安全研究和学科发展提出了丰富、复杂、综合与集成的思想与实践要求。构建未来大安全格局需要系统思维和整体、复合的研究路径,这既是借鉴国外相关学科发展的经验使然,更是我国自身安全环境与目标的要求。我国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复合型发展方向,需要厘清该学科同时所具有的交叉与综合属性及其关系,需要综合运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多领域成果并聚焦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从科研、教学、资政服务三大职能出发,国家安全学作为兼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兼具内生性与复合性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需要在学理建构、实践指导、社会分工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与协作,一级学科的定位有助于理顺该学科与其他传统一级学科的关系。国家安全学虽然在学科设置上属于交叉学科门类,但其内涵不应缺失综合学科的属性,即不是机械的交叉,而是超越交叉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在传统基础学科的接合部“填补真空”这一政治和学术要求。
唐士其于铁军祁昊天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
美国国防部“密涅瓦”计划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为弥补军方在某些政策相关领域基础性科研的不足,以及重塑军方与社会科学界的关系,美国国防部于2008年推出"密涅瓦"计划。该计划由国防部资助地方院校对一些美国军方关注的领域,如反恐、宗教、某些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军事潜力或社会发展等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和培训。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在美国国内重新引发了一场关于国家安全、军方偏好与学术自主性之间关系的讨论。"密涅瓦"计划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在项目选择、发挥军地比较优势,以及促进安全研究共同体的建设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于铁军祁昊天
关键词:地区与国别政治
有限性与延展性: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
2025年
文章从国家安全本体论、安全体系认识论与安全实践方法论三个维度考察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思想,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时间分段,讨论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有限性与延展性是这一演进过程中安全思想的连贯体现,分别涵盖了安全目标、认知与方法在各阶段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特征。虽然新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安全环境和安全需求,安全形势愈加复杂,但是安全思想和实践总体符合安全有限、延展演进的特征。安全具有弹性但不可过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空间,而狭义的、单一领域或维度的安全亦无法有效支撑对国家安全的维护,特别是在愈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更是如此。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有限—延展”的演进特征反映了安全环境的客观变化与领导人主观能动的决策部署。
祁昊天赵书韫
关键词:国家安全思想演进有限性延展性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思考被引量:3
2023年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在厘清学科动力、内涵和边界的基础上,构建统分结合的学科体系、平台体系、学术与实践共同体。在这一重大而紧迫的使命中,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深入领悟和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与要求,构建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总结安全战略和历史经验,深化重点领域机制与治理研究,建立学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咨政能力建设。北京大学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团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聚焦国家安全重大议题开展深入研究等方面做出思考,提出重点建设三个二级学科、推进“五位一体”平台建设的初步设想。
祁昊天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大国隐性军事竞争与中美冲突管控被引量:4
2021年
无论是历史案例,如近现代欧洲主要大国之间的军事博弈,还是现当代国际安全态势,如美苏冷战以及当前美国自我定位的大国竞争,军事竞争始终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维度。军事竞争的内涵、机制及影响是大国关系乃至地区和全球安全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军事竞争与冲突的关系,特别是在何种情况下不同模式和状态的军事竞争更可能影响国家间安全体系的稳定性,是该议题的核心关切之一。本文通过融合技术、军事行动与国家战略层面的视角,基于大国军事能力动态差异、实力均衡变迁与针对性调整,对大国军事竞争的性质与影响进行探讨,突出军事竞争主体之间共同演化过程中所具有的"隐性"竞争特征。其表现包括战略层面的长周期与体系性,以及技战术与行动层面军事演进对战略稳定体系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实力均衡的相对转移与技术条件及相应作战方式的改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共同作用并影响大国军事竞争乃至整体战略博弈的表现,进而对冲突管控提出了不同要求。
祁昊天
关键词:博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