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彤非

作品数:143 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3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理学
  • 31篇化学工程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分子
  • 29篇高分子
  • 19篇树脂
  • 15篇吸水
  • 13篇动力学
  • 13篇高吸水
  • 12篇润湿
  • 12篇吸水树脂
  • 12篇聚电解质
  • 12篇高吸水树脂
  • 11篇乙烯
  • 10篇共聚
  • 10篇共聚物
  • 9篇嵌段
  • 9篇灭火
  • 8篇橡胶
  • 8篇灭火效果
  • 7篇嵌段共聚
  • 7篇嵌段共聚物
  • 7篇高分子薄膜

机构

  • 143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吉林大学
  • 10篇山东大学
  • 9篇伊犁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江门职业技术...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罗格斯大学

作者

  • 143篇石彤非
  • 53篇安立佳
  • 48篇许东华
  • 17篇卢宇源
  • 12篇贾玉玺
  • 11篇姚卫国
  • 10篇李帆
  • 7篇张国
  • 6篇宋镕光
  • 6篇廖永贵
  • 6篇管东波
  • 5篇窦艳丽
  • 5篇陈继忠
  • 4篇孙昭艳
  • 4篇张万喜
  • 4篇由吉春
  • 4篇李云琦
  • 4篇张欢欢
  • 4篇段晓征
  • 3篇窦艳丽

传媒

  • 17篇高等学校化学...
  • 12篇应用化学
  • 10篇高分子学报
  • 6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中国化学会2...
  • 4篇中国化学会2...
  • 3篇2003全国...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山东化工
  • 2篇有机硅材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肽-聚电解质-多肽ABA三嵌段共聚物的溶胶凝胶行为模拟
张然石彤非安立佳
关键词:三嵌段
高分子多层膜体系的去润湿动力学
随着高分子多层膜的广泛应用,对高分子多层膜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如多层膜的去润湿行为)变得更加重要。与在固体基底上的去润湿相比,多层膜体系涉及到在液体和变形基底上的去润湿,其去润湿动力学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大量文献在实验...
徐林石彤非
文献传递
嵌段共聚物共混薄膜自组装的Monte Carlo模拟
共聚物薄膜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例如:纳米软印刷,微型反应器,润滑剂,磁性存储介质等方面。将几种共聚物共混形成的薄膜,因其自组装过程中控制参数的增加将可能导致许多复杂的形貌1,这就为我们得到更多稳定结构的薄膜提...
宋建晖石彤非安立佳
关键词:自组装
文献传递
遥爪型聚电解质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结构与凝胶化之间的关系
聚电解质在很低的浓度下,就可以形成物理凝胶网络。目前实验研究研究手段有限,对于体系中的聚电解质高分子的微观结构和凝胶化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本工作旨在通过蒙特卡洛微观模拟方法,以遥爪型聚电解质嵌段共聚物作为模...
张然石彤非安立佳
关键词:凝胶蒙特卡罗
文献传递
一种喷涂成型的双组分聚脲表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涂成型的可用作汽车仪表板表皮的双组分聚脲表皮,包括A、B两个组分:A组分由95%~100%末端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半预聚物和0%~5%稀释剂组成;B组分由质量比为50%~75%的端氨基聚醚、20%~40...
许东华刘芳李双双石彤非付志磊潘鸽杨雪赵志刚
文献传递
汽车用聚氨酯减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3
2016年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减振材料的微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万能材料试验机(UMTM)、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旋转流变仪表征了减振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及减振性能.研究发现:不同聚氨酯减振材料进入非线性形变区域的压缩形变大小与微孔的面积占有率相关.我们认为聚氨酯泡沫减振材料在小压缩应变下应力的缓慢增加主要是由微孔的变形引起的,随着压缩应变进一步增加,微孔的变形接近极限,此时应力的快速增加主要由聚氨酯本体的力学性能决定.聚氨酯减振材料的损耗能随着压缩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减振性能好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损耗能.聚氨酯减振材料的损耗角随着压缩频率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其影响减振材料在不同使用频率下的减振和产热性能.聚氨酯减振材料的损耗角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耐寒性和耐热性好的材料,损耗角随温度平缓变化的温度范围更宽.当减振材料受到一定的负载后,材料的损耗角降低.
张欢欢王杰黄刚占宏君石彤非许东华姚卫国
关键词:聚氨酯减振材料高分子汽车
小分子促进抗冻蛋白抗冻效果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是一种来自少数鱼类、昆虫、细菌等生物的大分子抗冻剂,能够通过降低溶液的冰点而不影响熔点的方式保护生物体免于冰冻伤害。AFP在食物冷藏、组织和器官保存以及提高经济作物抗冻能力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还有许多有关AFP作用机制的问题尚未解决。为揭示如甘油、海藻糖和柠檬酸等小分子促进抗冻蛋白抗冻效果的分子机理,使用AutoDock对接软件模拟研究抗冻蛋白DAFP-1与小分子之间的潜在多种结合方式。通过对结合自由能、对接构象等性质的对比和分析,发现小分子促进抗冻行为的物理机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推测的Arg9残基与小分子之间的单一结合作用,而且能够通过如Arg30、Arg54等组合位点对接的方式促成DAFP-1蛋白之间的多聚体,从而提高DAFP-1的抗冻能力。
丁雅丽胡响响冯玄张然石彤非卫来
关键词:抗冻蛋白精氨酸小分子分子对接
树枝形高分子特性黏数反常行为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首先借助自洽场理论计算了树枝形高分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函数,然后在二区域模型理论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树枝形高分子的"代数"、活性中心官能度、重复单元链节长度、有效相关系数和排除体积参数等对其特性黏数的影响.在理解树枝形高分子特性黏数与其微结构关系的基础上,从流体力学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了树枝形高分子的特性黏数不能反映其聚合度大小,而反映其平均携带溶剂能力的物理根源,从而为树枝形高分子功能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卢宇源石彤非安立佳
关键词:特性黏数
利用薄膜去润湿行为研究线形和环形聚苯乙烯及共混薄膜的黏度
2018年
研究了线形聚苯乙烯(LPS)薄膜,环形聚苯乙烯(RPS)薄膜以及不同配比的共混薄膜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高分子刷上的去润湿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LPS薄膜的去润湿速度要快于RPS薄膜的去润湿速度,共混薄膜的去润湿速度介于LPS薄膜和RPS薄膜之间,且共混薄膜的去润湿速度随着RPS在共混薄膜中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利用水和乙二醇在薄膜表面的接触角计算得到LPS薄膜,RPS薄膜及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结果发现,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均小于LPS薄膜和RPS薄膜的表面张力,且当RPS含量为70%时,共混薄膜的表面张力达到最小值.通过对薄膜在去润湿过程中的孔半径、去润湿速度、边宽以及后退接触角的研究,获得了LPS薄膜、RPS薄膜及共混薄膜的黏度.结果表明,LPS薄膜的黏度要低于RPS薄膜的黏度,实验得到的不同比例共混薄膜的黏度介于LPS薄膜和RPS薄膜的黏度之间,且其低于LPS和RPS的质量权重平均值.
王丽娜张欢欢徐林刘宾元石彤非蒋世春安立佳
关键词:高分子薄膜共混黏度
聚合物溶液中的溶剂尺寸效应
当蛋白质、胶体或微小尺寸颗粒等加入聚合物溶液时,可以展现出及其丰富而有趣的现象,如:这种加入强烈影响结晶、玻璃化和凝胶化等相行为和材料性质等,因此,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理论和计算机模拟中,可以认为这些物...
李云琦石彤非安立佳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