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领军

作品数:2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精神病
  • 8篇抗精神病
  • 8篇抗精神病药
  • 7篇抑郁
  • 6篇药物
  • 6篇用药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住院
  • 4篇疗效
  • 3篇抑郁症
  • 3篇专科
  • 3篇精神病药物
  • 3篇精神专科
  • 3篇抗精神病药物
  • 3篇抗抑郁
  • 3篇抗抑郁药
  • 3篇焦虑
  • 3篇病药物
  • 2篇典型抗精神病...

机构

  • 26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26篇王领军
  • 7篇张瑞岭
  • 6篇钱东丽
  • 5篇王来海
  • 5篇杨广声
  • 5篇杨世昌
  • 5篇王传升
  • 3篇马建东
  • 3篇牛慧芳
  • 2篇王新友
  • 2篇赵喆堃
  • 2篇李雪
  • 2篇刘伟杰
  • 1篇王静
  • 1篇蒋立新
  • 1篇陈佐明
  • 1篇王金宝
  • 1篇杜爱玲
  • 1篇马敬
  • 1篇程哲

传媒

  • 5篇医药导报
  • 5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分析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38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3838例患者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中不同性别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占比。结果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P <0.01)。与年龄段为15~29岁、30~44岁、45~59岁、≥60岁的患者相比,年龄段为0~14岁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P <0.05)。与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相比,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P <0.01)。这3838例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心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糖脂代谢异常及白细胞减少。与心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糖脂代谢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相比,这3838例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其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与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相比,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其用药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张俊俊李雪张伊辉王鸣华王传升王领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
不同年龄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合理性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39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青年组293例,成年组3493例,老年组154例.分析3组入院及出院时抗精神病药物及联合其他精神药物应用状况.结果 入院时3组以单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儿童青少年组为74.4%,成年组为69.8%,老年组为65.6%);出院时3组以单用或2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为主,但儿童青少年组2种联用率略高(58.7%).入院及出院时3组90%以上的患者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院及出院时3组联合心境稳定剂应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青年组高于成年组及老年组.入院及出院时老年组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居多;入院时儿童青年组及成年组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居多,而出院时联合心境稳定剂居多,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次之.结论 不同年龄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单一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临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
王鸣华张俊俊李雪张伊辉王传升王领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年龄段用药合理性抗精神病药物
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近15年使用精神药物变化趋势及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15年前后306例住院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使用精神药物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ADR)。结果:15年前组(A组)用 药前3位为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以典型抗精神病药(APD)为主;15年后组(B组)用药前3位利培酮、氯氮平、奎的平,以非典型 APD为主,B组单一用药显著高于A组(P<0.05),ADR低于A组(P<0.05),两组疗效及不同用药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B组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儿童精神分裂症用药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可把非典型APD利培酮、氯氮平作为儿童精神分裂 症的首选药物。
杨广声钱东丽王领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抗精神病药
米氮平治疗焦虑症32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评价米氮平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治疗,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米氮平30 mg·d-1,po;对照组30例,给予氯丙咪嗪25~150 mg·d-1,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显效率为65.7%,对照组分别为83.3%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氮平治疗焦虑症在第1周起效,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结论 米氮平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王领军马建东蒋立新
关键词:米氮平氯丙咪嗪焦虑症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卡利拉嗪
王领军王来海张瑞岭
治疗帕金森病精神障碍新药哌马色林
2019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明显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选择性5-HT2A反向激动剂哌马色林于2016年4月在美国批准,用于帕金森病伴发有幻觉和妄想精神障碍的治疗。哌马色林为抗精神病药,治疗靶点相对特异即不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本文对哌马色林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王来海王领军张瑞岭
关键词:帕金森病幻觉妄想疗效安全性
米氮平与氯米帕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7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米氮平及氯米帕明治疗,疗程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周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和56%,前者起效更快,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王领军马敬王丹
关键词:米氮平氯米帕明重性抑郁障碍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文拉法辛,起始剂量75mg.d-1,1周后増至150 mg.d-1,并维持此剂量,疗程6周。治疗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86.4%,对照组为59.1%(P<0.05),两组间HAMD减分率于第2,4,6周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起效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各时间点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
王领军马建东
关键词:文拉法辛心理干预躯体化障碍
精神专科医院临床药师综合能力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2023年
随着健康中国和区域精神医疗卫生中心的建立和实施,社会对药学和药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和本区域精神医疗中心建设,本文通过总结精神专科医院临床药学发展中的不足以及影响临床药师综合能力提升的因素,在结合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其他专业临床药学发展方向和临床药师成长规划,提出了提升精神专科医院临床药师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措施以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建设。另外,本文还对具体教学内容、培训和学习方法、平台建设要求和药师使命等进行了系统阐述,目的是在提升精神专科医院临床药师综合能力的前提下,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且利于自身发展的考核制度提供依据。
郭飞王传升王领军王静杨世昌
关键词:临床药师处方审核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0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组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米氮平、帕罗西汀或艾司西酞普兰等)治疗或阿戈美拉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提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合计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后,其HAMD评分(SMD=-5.31,95%CI=-6.28~-4.33,P<0.00001)、PSQI总分(SMD=-3.66,95%CI=-4.16~-3.17,P<0.0000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失眠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需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进行验证。
郭飞黄云慧杜爱玲牛慧芳黄宇靖卫博赵奕帆董锦锦岳恺晨赵喆堃王领军杨世昌
关键词:抑郁症失眠睡眠障碍阿戈美拉汀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