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进
- 作品数:82 被引量:4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
- 王韶进殷庆丰刘文广刘胜厚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多孔钽棒三维有限元
- 腓肠肌移位在胫骨近端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腓肠肌移位在胫骨近端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以来 ,在 15例胫骨近端肿瘤术中采用腓肠肌移位覆盖已灭活骨段、骨水泥或自体骨表面 (腓肠肌内侧头移位 12例 ,外侧头移位 3例 )。其中骨肉瘤 7例 ,骨巨细胞瘤 5例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肉瘤及骨母细胞瘤各 1例。手术类型为 :1瘤段骨酒精灭活 7例 ;2保留半月板并用自体髂骨板重建一侧胫骨平台的膝关节重建 5例 ;3瘤段骨微波灭活 2例 ;4局部切除植骨 1例。结果 15例中 ,有 2例 (均系术前化疗患者 )发生切口处皮下脂肪液化 ,经及时二期缝合后愈合 ,其余患者未发生伤口并发症。腓肠肌移位后对小腿及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发生局部复发。骨肉瘤肺转移死亡 3例。结论 胫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采用腓肠肌移位可改善局部血运 ,有效覆盖深层结构 ,防止因为伤口并发症而导致的保肢手术失败。
- 李建民杨志平贾玉华王韶进
-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肿瘤保肢术
- 选择性股动脉药物灌注加轴心减压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附22例报告)
- 2003年
- 王梯健王韶进郭公英
-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坏死药物灌注股动脉并发症年轻人
- 透明质酸钠防止屈指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王韶进李明桑锡光李昕刘琦
- 关键词:透明质酸肌腱粘连
- AVN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随访
- 殷庆丰王韶进
- 关键词:植入成人股骨头坏死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观察16例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股骨和胫骨假体周围的骨密度。股骨假体周围分为4个兴趣区,胫骨假体周围分为3个兴趣区,对各个区内的平均骨密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内假体周围各分区平均骨密度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平均降低15.73%,胫骨假体周围平均降低15.16%,术后前3个月内骨密度降低最为显著。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明显降低。采用DEXA可以早期、准确的观测骨密度变化。
- 孙秀江王韶进刘文广王兴山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丢失应力遮挡
- B超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B超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1999年 12月收治的门诊疑诊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 4 35例。初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 ,入院后常规先行膝关节B超检查 ,再行关节镜检查并把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 35例中有 4 10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 ,2 5例无半月板损伤。该 4 10例再经关节镜检查证实有 4 0 4例半月板损伤 ,6例无半月板损伤。B超检查无半月板损伤的 2 5例中 ,经关节镜检查证实 5例半月板损伤 ,2 0例无半月板损伤。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 ,B超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为 97.5 % ,灵敏度为 98.8% ,特异度为 76.9% ,假阳性率为 2 3.1% ,假阴性率为 1.2 %。结论 :B超为非侵入性诊断措施 ,准确率较高 ,费用低 ,较膝关节关节造影和磁共振 (MRI)检查有一定优点 ,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措施。
- 王韶进戴国锋刘琦戴晓华史东平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半月板损伤超声波诊断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被引量:49
- 1998年
- 对30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30个膝关节腔内注射1%玻璃酸钠(SH)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及维持时间。每周给药1次,每次2ml,连续给药5周。给药5周后考察步行能力、日常动作、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定药物的疗效,实验室检查血、尿以考察安全性。停止治疗的16个月内对疗效进行追踪考察。结果表明,治疗5周后,患者除关节积液外各项临床症状均获得显著性改善,总有效率为96.7%,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停药16个月,70.0%患者症状未复发。结果提示,SH可能为治疗膝OA的有效药物。
- 张鸿逵王韶进王永惕
- 关键词:玻璃酸钠骨关节炎膝关节关节腔注射
- 跟腱移植修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肌力不足
- 2011年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外展肌力不足是个罕见但易导致功能不佳的问题。其诊断困难,而且即使诊断明确也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旧顾我们采用带跟骨止点的新鲜冰冻跟腱移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外展肌重建的一些经验。方法:2003年至2006年间,我们采用新鲜冰冻跟腱移植治疗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外展肌肌力不足患者。所有7例患者,平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29个月,多出现髋外侧疼痛,并通过Trendelenburg征表明为外展肌力软弱。外展肌腱断裂的诊断建直在关节造影摄片上并在手术中得到确认。结果:重建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4.7分,疼痛评分平均为11.4分。,重建后至少随访24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85.9分,疼痛评分平均为38.9分。结论:采用将带跟骨止点的跟腱固定于大转子上重建外展肌,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增加外展肌力,减少跛行,在早期随访叶JTrendelenburg征及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关于证据等级的完整描述详见投稿须知。
- Michael N. Fehm, MDJames I. Huddleston, MDDennis W. Burke, MDJeffrey A. Geller, MDHenrik Malchau, MD, PhD王韶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跟腱HARRIS评分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
- 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核感染1例报道
-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核感染患者病例,总结其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案,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患者男性,57岁,"右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年余,加重半年余"入院,2年前因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既...
- 赵恒王韶进刘文广刘胜厚殷庆丰肖士鹏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结核感染翻修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