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锐

作品数:37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术后
  • 6篇直肠
  • 5篇痔术后
  • 5篇中医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结直肠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5篇混合痔
  • 4篇愈合
  • 4篇直肠癌
  • 4篇疗效
  • 4篇结直肠癌
  • 4篇固脱
  • 4篇固脱法
  • 4篇肛门
  • 4篇肠癌
  • 3篇治法

机构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36篇王锐
  • 14篇张书信
  • 9篇赵宝明
  • 6篇彭俊付
  • 6篇王艳逊
  • 5篇邓志灏
  • 4篇陈航
  • 3篇高静
  • 3篇李鹏跃
  • 3篇廖培辰
  • 3篇荆涛
  • 3篇智从从
  • 2篇娄锡恩
  • 2篇刘仍海
  • 2篇高普
  • 2篇张丽萍
  • 2篇孙松朋
  • 2篇高晶
  • 2篇朱莉
  • 1篇孙其伟

传媒

  • 7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良性疾病,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仍然是Ⅲ-Ⅳ度痔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而疼痛是患者拒绝手术或是惧怕手术的重要原因。导致混合痔术后出现伤口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手术创伤本身和肛门括约肌痉挛。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经...
王锐
关键词:L型钙离子通道
文献传递
血清微RNA-497-5p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中微RNA-497-5p(microRNA-497-5p,miR-497-5p)的表达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90例进展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束时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38例)。采用Trizol法提取所有患者的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497-5p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497-5p水平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97-5p水平对CR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miR-497-5p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50 mm、TNM分期Ⅲ~Ⅳ期的CRC患者血清miR-497-5p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50 mm、TNM分期Ⅱ期的CRC患者(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497-5p水平对CRC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681~0.972,P=0.003),灵敏度为86.47%,特异度为65.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血清miR-497-5p水平降低均是CR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RC患者血清miR-497-5p水平降低,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血清miR-497-5p水平对CR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有望成为预测CRC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陈浩漩王锐董玉杰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高普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1
2017年
高普教授认为"年迈体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关键,故在治疗上强调扶正为本,顾护正气,进而宣痹通阳、活血化瘀、调理兼证,临床常以生脉饮、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为基础方加减,疗效显著。现将高普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飨同道。
王锐靳昭辉温金莉高普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复方广痛消水提物中3个成分的离体直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考察复方广痛消水提物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THP)、盐酸小檗碱(Ber)和芍药苷(Pae)在大鼠直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模型,以LC-MS/MS对不同浓度的复方广痛消水提物中的THP、Ber和Pae进行检测,计算各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析它们在直肠部位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浓度复方广痛消水提物中的THP、Ber和Pae在直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0.95。随着THP浓度的增高其Ka无显著变化(P>0.05);Ber和Pae的Ka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1)。结论 THP在直肠的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扩散;而Ber和Pae的吸收形式并非简单的被动扩散,可能有转运载体的介导。
邓志灏李鹏跃张书信王锐智从从倪秀茹赵宝明
关键词:液质联用
基于生命质量和临床症状探讨痔病Goligher分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Giligher分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痔病严重度评分系统,但其缺乏对脱垂以外临床症状和生命质量的评估,本研究拟从生命质量评价和临床症状的角度探讨Goligher分级评价痔病严重程度的性能。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痔病病人进行人口学和疾病情况调查,予以Goligher分级,同时应用SF-36量表评估病人生命质量,统计分析痔病Goligher各分级之间生命质量和脱垂以外其他症状的差异。结果共209例痔病病人完成本次调查,GoligherⅠ级74例、Ⅱ级27例、Ⅲ级42例、Ⅳ级66例。Goligher各分级比较,在SF-36总分、PCS和MCS两个领域以及PF、RP、GH、VT、SF、RE、MH7个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有痔核脱出者135例,便血127,肛门疼痛116例,瘙痒21例,潮湿感6例,Goligher各分级比较,在疼痛、便血、肛门潮湿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瘙痒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99,P=0.046);有疼痛症状组和无疼痛症状组比较,在SF-36总分(Z=-3.73,P<0.001)、PCS(Z=-3.62,P<0.001)和MCS(Z=-3.03,P=0.002)两个领域和以及PF、RP、BP、VT、SF、RE 6个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GH和MH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便血症状组和无便血症状组比较,仅GH(Z=-2.29,P=0.022)和VT(Z=-2.84,P=0.004)两个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瘙痒症状组和无瘙痒症状组比较,仅PF维度(Z=-2.05,P=0.04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oligher分级不能反映痔病病人的生命质量和严重程度,缺少对疼痛和生命质量的评估是影响其评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孙松朋龙俊红范淑勤王锐荆涛高静陈航王艳逊张书信赵宝明
关键词:病人病情生命质量临床症状
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冰醋酸法建立大鼠痔术后创面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清热凉血解毒汤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7 d。治疗7 d后比较各组大鼠水肿程度和创面面积,肛周病理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肛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肛周组织间隙疏松,水肿不明显,少量鳞状上皮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方可有效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周组织,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和PGE2水平有关。
刘超王振彪王垚彭俊付王锐
关键词: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
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在人体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考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中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THP)和盐酸小檗碱(Ber)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血药浓度法,LC-MS/MS测定健康志愿者肛门给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Win Nonlin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THP和Ber分别在0.000 594~1.188,0.000 536~1.072μg·L-1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剂量的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THP和Ber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 max分别为(132.5±25.5),(132.5±30.1)min,C max分别为(0.55±0.30),(0.31±0.32)μg·L-1。结论:LC-MS/MS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样品成分含量的测定,可成功用于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的健康人体血浆的动力学研究,为进一步的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锐朱莉邓志灏李鹏跃彭俊付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盐酸小檗碱
血清miRNA-182-5p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照组。提取所有研究对象的总R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182-5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其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miRNA-182-5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50 mm和TNM分期Ⅲ~Ⅳ期的miRNA-182-5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50 mm和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均P<0.05)。当miRNA-182-5p取诊断阈值为30.82时,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669~0.947,P=0.00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灵敏度为84.76%、特异度为80.1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血清miRNA-182-5p表达上调,与疾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提示miRNA-182-5p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的潜在标志物。
王锐张书信王艳逊袁佳刘仍海
关键词:结直肠癌
广痛消挥发油治疗肛裂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广痛消挥发油治疗肛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肛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硝酸甘油软膏治疗组)26例、B组(广痛消挥发油治疗组)28例、C组(广痛消去挥发油治疗组)28例、D组(广痛消全方治疗组)30例。广痛消各治疗组应用相应药物外用并注入直肠腔内距肛缘5~8 cm处,10 Ml/次。硝酸甘油治疗组应用0.2%硝酸甘油软膏均匀涂抹于创面。以上药物每日给药1次,均于便后温盐水坐浴5 min后给药。观察各组治疗1周前后VAS评分、疼痛减轻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广痛消挥发油治疗组的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同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痛消挥发油对肛裂疼痛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是广痛消的重要组分,不可或缺。
智从从张书信王锐邓志灏陈航赵宝明
关键词:挥发油
基于伏暑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颐
2024年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临床难治性肠病,常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在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本文从伏暑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论述二者相关性及临床特点,分别从透邪和扶正两方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
张慧芬张书信王锐季双双孙蕾李胜李京向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伏暑透邪扶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