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荣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储层
  • 4篇低渗
  • 4篇砂岩
  • 4篇盆地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压裂
  • 3篇延长组
  • 3篇影响因素
  • 2篇低渗砂岩
  • 2篇压裂工艺
  • 2篇油田
  • 2篇区长
  • 2篇成岩作用
  • 2篇储层特征
  • 1篇低孔
  • 1篇低孔低渗
  • 1篇低渗砂岩储层
  • 1篇低渗砂岩气藏
  • 1篇低渗透
  • 1篇地层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11篇王素荣
  • 5篇南珺祥
  • 4篇李国华
  • 2篇古永红
  • 2篇任肇才
  • 1篇赵永刚
  • 1篇章志锋
  • 1篇李永胜
  • 1篇林光荣
  • 1篇董兆雄
  • 1篇刘学刚
  • 1篇黄静
  • 1篇张小荣
  • 1篇石小虎
  • 1篇解丽琴
  • 1篇刘绥保
  • 1篇卢燕
  • 1篇姚卫华
  • 1篇蒋裕强
  • 1篇李国华

传媒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知识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2004第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8特低渗透储层微裂缝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微裂缝是低渗、特低渗透储层最主要的渗流通道之一。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非常发育。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微裂缝的产状、特征、面密度、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率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指出微裂缝受到沉积、成岩、构造侧向挤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下伏地层隐伏断裂等多重因素的控制,展布方向呈北东向分布,其面密度越高,对渗透率贡献越大。微裂缝的存在对基质和宏观裂缝的连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原油高产的因素之一,也是油田开发部署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南珺祥王素荣姚卫华卢燕
关键词:特低渗透面密度微裂缝鄂尔多斯盆地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赵永刚王萌蒋裕强董兆雄王素荣
关键词:低渗砂岩储层成岩阶段成岩序列
苏里格地区探井上古砂岩气藏增产技术新进展
2012年
2008年以前,长庆苏里格低渗透砂岩气田形成了以机械分层压裂、低伤害压裂液、适度规模压裂等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伴随着苏里格气田勘探范围扩大、勘探难度增大,苏里格西部、苏里格东部、苏里格南部均呈现出不同的储层特点。为此,针对苏里格西部储层气水关系复杂的特征,提出并应用了水力喷砂射孔求初产、组合控缝高工艺、化学固化下沉剂控缝高压裂技术,初步形成了苏西控水增气系列技术;针对低压低产深并排液困难问题提出的压裂排液一体化技术大幅提高了排液效率;所开发低伤害的酸性压裂液和耐高温无机硼交联压裂液增产效果明显。
李国华古永红王素荣
关键词:排液技术
多级注入下沉剂控缝高压裂工艺优化及应用
2011年
在水力压裂中.如何控制裂缝高度的增长,是较棘手的问题,若裂缝垂向上突破产层.会影响压裂效果.导致压裂无效.或压开邻近水层引起油井含水暴增。因此.将缝高控制在目的层内是水力压裂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常规单级注入下沉剂容易压穿邻近地层或不足以限制裂缝延伸的问题.对单级注入下沉剂工艺进行改进.引入多级注入工艺.优化施工参数。达到控制缝高的目的。
李国华王素荣
关键词:油田
直井连续分层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上古低渗砂岩气藏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在对各种连续分层压裂工艺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三种连续分层压裂工艺在国内的技术成熟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机械封隔分层压裂在直井连续分层压裂工艺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实现了连续分压8段的突破;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工艺将伴随着国内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水平和配套设备的发展而大规模应用;套管滑套(TAP)完井分层压裂工艺虽然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但是目前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
李国华王素荣古永红胡喜峰周焕顺
关键词:分层压裂多层系
白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从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应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常规的分析研究手段,对白豹地区长6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岩石类型,云母等组分含量,粒径,硅质、碳酸盐矿物和成岩自生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本区长6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王素荣南珺祥李国华
关键词:延长组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低孔低渗储层成因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通过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低渗储层成因的分析,指出该区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区。方法以储层微观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对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的形成机理及低孔、低渗储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结果该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的形成是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不同岩性致密化机理有较大的差异,石英砂岩是由于硅质胶结作用使其致密化,而岩屑砂岩是以压实作用为主的致密化。结论该区孔隙组合以粒间孔溶孔为主,溶孔主要是片岩、千枚岩、长石及喷发岩等岩屑中不稳定矿物或组分溶蚀而成的,粒间孔溶孔孔隙组合的储层是该区最好的储层。
南珺祥解丽琴刘绥保石小虎王素荣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系储层石英岩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等分析资料,对白豹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表明,该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溶孔-粒间孔组合为主,储层物性较差,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较高,喉道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孔隙结构总体较差。储层发育程度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综合影响,认为岩石类型,云母等组分含量,粒径是决定储层发育的基础,北部物源影响的砂岩物性较好。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和后期较弱的溶蚀作用促进储层的进一步发育。硅质次生加大和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储层储集性能大大降低。
王素荣李国华任肇才李国华
关键词:储层特征影响因素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无机成岩作用阶段石油侵位对储层润湿性反转的作用——以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为例
石油侵位对储层的孔隙演化、成岩作用、润湿性反转等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通过岩片试验、油水界面与岩石接触角测定、Amott润湿性测定、油水相渗曲线的研究,指出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弱亲油储层,并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热解、...
王素荣
关键词:西峰油田
文献传递
一种物体吸液挥发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物体吸液挥发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吸液挥发检测装置,包括:恒温控制箱、质量计量装置、数据采集设备以及液体容器,通过预设温度的设置来模拟地层温度,自动化地实时进行物体的吸液和挥发状态的数据采...
林光荣刘学刚刘秋兰张小荣孟涛王慧玲王素荣李永胜章志锋黄静高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