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琥

作品数:74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理学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篇有限元
  • 9篇并行计算
  • 7篇汽车
  • 7篇冲压
  • 6篇仿真
  • 6篇复合材料
  • 6篇车身
  • 6篇冲压成形
  • 6篇复合材
  • 5篇优化算法
  • 5篇板料
  • 4篇子群
  • 4篇响应函数
  • 4篇粒子群
  • 4篇粒子群优化
  • 4篇架构
  • 4篇反求
  • 4篇刚度
  • 3篇电子设备
  • 3篇虚拟驱动程序

机构

  • 74篇湖南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株洲中车时代...

作者

  • 74篇王琥
  • 42篇李光耀
  • 10篇蔡勇
  • 7篇郑刚
  • 6篇黄观新
  • 6篇蔡勇
  • 6篇李恩颖
  • 5篇汤龙
  • 5篇曾阳
  • 4篇龚志辉
  • 4篇高国强
  • 4篇陈磊
  • 4篇叶帆
  • 3篇黄红武
  • 3篇钟志华
  • 2篇冯慧
  • 2篇孙光永
  • 2篇王伏林
  • 2篇李维逸
  • 2篇李伟平

传媒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工程力学
  • 3篇中国力学大会...
  • 2篇计算机自动测...
  • 2篇图学学报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机械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1
  • 2篇200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组合近似法及直接法的几何非线性重分析
提出了基于组合近似法和直接法的混合重分析计算方法,采用组合近似法求解,提高计算效率,采用直接法构造新的基向量,提高计算精度,构造新的缩减方程.
高国强王琥李光耀
车身轻量化设计的解耦模式的数据处理分组建模方法
一种车身轻量化设计的解耦模式的数据处理分组建模方法,其步骤为:将响应函数解耦成非耦合项和一阶耦合项;初步判断需要构造模型的项数;构造每一个非耦合项,并判断是否为非线性;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所有的非耦合项都已构造完毕;得到...
王琥李光耀蔡勇汤龙
文献传递
基于边光滑三角形壳元和统一计算架构的板料成形仿真并行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板料成形过程仿真中计算效率低以及四边形单元几何逼近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光滑三角形壳元(Edge-based smoothed triangular shell element,EST)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板料成形并行计算方法。根据EST壳元及板料成形过程显式求解的特点,该方法采用将最小计算单位与线程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数组的求解,同时,采用并行缩减的方法进行单值的求解,实现了整个计算过程的细粒度并行。考虑到GPU并行计算系统的特点,采用由CPU进行主控,由GPU进行数值求解的程序架构,并以统一计算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作为GPU编程环境,编制相应的程序。通过算例表明,与传统CPU串行计算方法相比,在计算精度一致的情况下,当计算模型单元数超过20 000个时,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方法可以获得35倍以上的计算加速比,显著减少板料成形仿真的计算时间。
蔡勇王琥李光耀崔向阳郑刚
关键词:板料成形并行计算图形处理器
基于重分析的变刚度层合板自由振动启发式优化算法
针对等几何有限元法以及变刚度层合板自由振动优化效率低、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采用重分析方法快速求解,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通过路径函数表达变刚度层合板的纤维铺放角度,引入制造约束,提高结果的可制造...
李想成王琥
基于响应函数的空间映射的冲压成形优化方法
一种基于响应函数的空间映射的冲压成形优化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待优化成形系统的精细和粗糙有限元模型;(2)初步建立精细和粗糙有限元模型之间的初始空间映射关系P<Sub>r</Sub>;(3)在精细有限元模型的响应空间...
王琥李光耀蔡勇龚志辉郑刚
文献传递
板料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若干前沿技术被引量:63
2010年
板料成形技术是最重要的金属成形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成形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工业应用,针对目前板料成形技术发展现状,提出板料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技术的若干发展前沿问题。包括冲压过程仿真模拟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高性能材料参数反求技术、冲压工艺设计中的优化理论和方法、基于CAE技术的冲压新工艺、模具型面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模具表面磨损预测和寿命控制方法。通过对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分析,重点阐述其重要性以及可能取得的进展和预期效果。
李光耀王琥杨旭静郑刚
关键词:金属成形仿真模拟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材料参数反求方法被引量:17
2012年
高强度钢的应变率效应对汽车件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不同类型的高强度钢将呈现出不同的应变率效应。因此,如何获取精确的材料参数是保证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前提。如果直接通过标准拉伸试验获取相关材料参数,并没有考虑材料在碰撞过程中的特性,会引入较大的误差。为此,采用直接碰撞过程反求材料参数的方法,将参数反求的问题转换为测量值和仿真值最小二乘最小的优化问题。此外,由于参数反求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为同时保证反求结果的稳健性和精度,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技术的近似模型算法。近似模型技术保证了反求的效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反求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对高强度钢的试验试验和反求结果的比对,验证了算法的性能。
李恩颖王琥李光耀
关键词:高强度钢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裂纹扩展追踪预测
由于裂纹穿越了临界域,裂纹通常是导致所设计的工程结构失效的原因。因此,预测裂纹的扩展路径对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
李玉王琥蒋克荣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
文献传递
机理与数据驱动的物理仿真计算范式及引擎架构
2024年
物理仿真作为现代工业软件的基石,其计算范式可分为机理驱动、数据驱动及混合驱动等模式。面对多样化物理仿真需求,构建一个既能灵活适应各类物理仿真计算范式,又能实现不同计算范式之间高效耦合的通用引擎架构,已成为软件设计与开发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与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面向多物理仿真计算范式的FNMS架构Data Field-Node-Module-Scene Graph,其核心在于四层结构的设计:数据域(Data field)、节点(Node)、模块(Module)与场景图(Scene graph)。具体而言,数据域层为仿真过程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与访问接口,解决物理仿真计算数据共享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模块层封装各类物理仿真算法,实现算法的模块化与可重用,解决仿真计算、渲染与交互的异步协同问题;节点层通过数据与算法模块的解耦实现算法在不同物理仿真计算范式之间的复用,同时便于实现多物理场耦合过程的交换与共享;而场景图层通过将节点组织成有向无环图,支撑多种物理仿真计算范式的高效耦合计算。通过该四层结构的结合,FNMS架构不仅能提升物理仿真的计算效率与灵活性,更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物理仿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何小伟石剑刘树森任丽欣郭煜中蔡勇王琥朱飞汪国平
关键词:数据驱动物理仿真
改进的全局近似法在无阻尼动态结构重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对弹性无阻尼动态结构系统,提出了针对Newmark-β法的快速有效的重分析计算方法。根据缩减基方法的基本思想,将动态重分析的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离线和在线阶段。在离线阶段采用黄金分割法,选取相应时间序列,并构造尽可...
高国强王琥黄观新李光耀
关键词:车身结构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