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泉
- 作品数:26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临床评价研究
- 目的评估芬太尼复合异丙分配全静脉麻醉的临床可行性.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分配可产生稳定的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良好,并有较好的术后镇痛作用,是一种可选择的TIVA方法.
- 王怀泉
-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全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
- 文献传递
- 左心室重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近期死亡的意义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左心室重构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近期死亡的估测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10 3例 ,于入选当时行常规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心房内径 (LADs) ,左心室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球形指数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6 5 7±3 5 3 )个月 ,记录死亡事件 (死亡者为死亡组 )及存活时间 (存活者为存活组 )。对比死亡与存活者上述各指标的差异 ,并采取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筛选与近期死亡密切相关的指标。 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 ,死亡 2 1例 ,其中死于心力衰竭者 17例。死亡组的患者其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扩大 ,球形指数 -1显著大于存活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同时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功能分级也明显重于存活组。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 ,与生存时间相关的指标只有心功能分级 (B =0 83 3 ,P =0 0 2 4) ,LADs(B =0 0 73 ,p =0 0 2 8)和球形指数 -1(B =1 40 1,p =0 0 2 8) ,其中球形指数 -1的相关性最大。 结论 :心功能分级、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球形指数 -1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近期死亡有重要预测价值 ,其中评价左心室形态的球形指数 -1价值最大 ,而衡量左心室大小及收缩功能的指标对?
- 修春红刘凤岐王怀泉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分级左心房球形
-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对照组(C组)、心力衰竭组(HF组)、HTEB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40mg/kg,1次/d,连续2d,制备心力衰竭模型,注射后第8周NS组和HTEB组经T3或T4水平硬膜外置入微导管至T1水平,NS组经微导管注射0.9%生理盐水50μl,每4h1次,持续30d,夜间停止注射,HTEB组注射0.15%罗哌卡因50μl,方法同前。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后第8周且硬膜外注药前(T1)和硬膜外注药30d后(T2)测定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于T2时观察心肌组织和肺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α—MHCmRNA、β-MHC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α-MHCmRNA和β—MHCmRNA占总MHCmRNA的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LVEDD增大,LVEF降低,α—MHCmRNA表达下调,β—MHCmRNA表达上调,α-MHCmRNA占MHCmRNA百分比降低,β—MHCmRNA占总MHC mRNA的百分比升高(P〈0.05);与HF组比较,HTEB组α+MHCmRNA表达上调,β—MHCmRNA表达下调,α-MHCmRNA占MHCmRNA百分比升高,β—MHCmRNA占MHCmRNA百分比降低(P〈0.05),N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T1时比较,HTEB组LVEF升高(P〈0.05),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B组心肌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结论HTEB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收缩功能的机制可能与纠正α—MHC和β-MHC表达比例的异常有关。
- 王怀泉修春红刘凤岐李海波马培林
- 关键词:心肌肌球蛋白
-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研究
- 王文博蒋敏王怀泉田永刚李海波
- 鞘内硫酸镁在两种疼痛模型中的抗伤害效应
- 目的:通过两种疼痛模型检验鞘内硫酸镁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阈下剂量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6组,鞘内分别注入不同药物组合(生理盐水,硫酸镁100、300、600μg,硫酸镁与吗啡阈下剂量组合,以及纳洛...
- 王怀泉
- 关键词:硫酸镁吗啡抗伤害效应FOS表达
- 文献传递
-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程度的影响
- 目的虽然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常见,但其治疗价值一直未受到临床重视。在有心力衰竭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二、三尖瓣反流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又一重要独立因素。我们以心脏彩超作为评价手段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扩张...
- 修春红刘凤岐王怀泉沈景霞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三尖瓣反流二尖瓣交感神经阻滞
- 文献传递
-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有严重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9例,分为心区交感神经阻滞组(TEB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EB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TEB。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环6个位点心肌组织舒张早期速度和舒张晚期速度(Em和Am),并取平均值(MEm和MA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TEB组Lad、LVEDd显著缩小(LVEDd66mm±6mmvs71mm±6mm,P<0.05),EF显著增加(35%±7%vs23%±6%,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Em和3个位点的Am均显著增加,MEm和MAm也显著增加(MEm5.7cm/s±1.5cm/svs7.1m/s±1.7cm/s,P<0.05),对照组Lad、LVEDd和EF无显著变化,二尖瓣环只有2个位点Em显著增加,Am、MEm和MAm均无变化。结论同常规治疗相比,TEB能在缩小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腔径、增强射血功能的同时显著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 修春红刘凤岐王怀泉王旭曲仁海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脏功能
-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在心脏交感神经传出纤维的近端-胸段硬膜外腔内阻滞心区交感神经,以观察心区交感神经阻滞(TEB)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0名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TEB组(n=24)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不给予β受体阻滞剂。TEB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用0.5%利多卡因每2小时经胸段硬膜外导管推注一次(夜间睡眠除外),阻滞心区交感神经(胸1—5)。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测量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采用成组设计和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TEB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1.74±0.54)级明显好于对照组(1.06±0.63)级(P〈0.05)。与对照组相比,TEB组中Lad(38.16±5.28)mm、LVEDd(67.26±7.42)mm显著缩小(P〈0.05),EF(41.18±9.95)%和FS(17.77±4.06)%明显增加(P〈0.05)。结论TEB不仅能显著改善严重心力衰竭的症状,还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表明即使是在心力衰竭的严重失代偿期,心脏交感神经阻滞也安全、有效。
- 修春红刘凤岐王怀泉傅世英吴双王旭曲仁海
- 关键词:交感神经阻滞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后颈部血肿窒息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科成功救治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出现颈部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患者,报告如下。
- 樊多伟王怀泉田永刚李海波
-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颈部血肿术后血肿压迫
- 多普勒组织成像和组织追踪技术对正常人心室长轴功能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右心室长轴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心脏功能评价提供正常值参考。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超声技术和组织追踪技术观察110名正常成年人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不同位点,收缩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m/Am比值和各位点位移(D)的平均值,比较不同年龄组多普勒组织速度和位移,分析其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二尖瓣环各位点Sm和D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左心室前壁和侧壁Sm和D高于其它位点,二尖瓣环平均Sm与年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相关;二尖瓣环各位点Em和Em/Am随年龄明显降低,平均Em降低的年龄段比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峰)早;三尖瓣环Sm与年龄无关,Em和Em/Am随年龄而明显降低。结论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多普勒组织速度和位移随年龄出现不同的变化特点,多普勒组织成像对舒张功能变化比传统超声心动敏感。
- 沈景霞修春红樊瑛薛凤华王怀泉李立之黄永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多普勒组织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