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凤霞

作品数:38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细胞
  • 8篇肿瘤
  • 7篇免疫
  • 7篇宫颈
  • 6篇阴道
  • 6篇阴道镜
  • 6篇宫颈癌
  • 5篇胎儿
  • 5篇细胞学
  • 5篇卵巢
  • 5篇免疫组化
  • 5篇宫内
  • 5篇病变
  • 4篇子宫
  • 4篇超声
  • 3篇蛋白
  • 3篇电镜
  • 3篇液基细胞学
  • 3篇阴道镜诊断
  • 3篇手术

机构

  • 38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二...
  • 1篇河北省老年病...

作者

  • 38篇牛凤霞
  • 13篇田丽
  • 12篇李其云
  • 11篇张为霞
  • 7篇李文雁
  • 7篇王淑霞
  • 7篇李军
  • 5篇贾利刚
  • 4篇李季滨
  • 4篇霍琰
  • 3篇张咏梅
  • 3篇孙娅
  • 3篇齐向红
  • 3篇杨素勉
  • 3篇冯静
  • 2篇张俊琴
  • 2篇赵亚芝
  • 2篇余小平
  • 2篇邹一萍
  • 2篇张云霞

传媒

  • 7篇河北医药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学及宫腔声学造影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牛凤霞张为霞贾利刚田丽
该项研究立足于临床实践,并结合实验室研究,使用SHG及子宫内膜刷对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并对内膜癌细胞进行实验室药物研究,为早期发现的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使用联合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了查体B超...
关键词: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内膜癌细胞学检查药物治疗
胆囊类癌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患者男,65岁.右上腹疼痛8年,近半年疼痛逐渐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伴食欲减退、恶心.
李文雁牛凤霞李其云
关键词:B超检查光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手术治疗
卵巢移行细胞癌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李文雁牛凤霞李其云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
图像分析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李其云牛凤霞李文雁等
该课题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银染强度,探讨了T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在肿瘤诊断和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研究了胃癌细胞ICMDNA倍体变化与凋亡、增殖、P53基因...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计算机应用物理诊断影像诊断
垂体未成熟畸胎瘤1例
2003年
牛凤霞李文雁李其云
关键词:颅内肿瘤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术治疗罕见病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检测的意义
2000年
目的 :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对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意义。方法 :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 10 4例癌瘤、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银染强度 (用以表示rDNA转录活性 )。结果 :癌瘤、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rDNA转录活性明显降低。癌瘤患者手术后比手术前rDNA转录活性明显降低 ,rDNA转录活性与癌组织DNA >5倍体值呈负相关。结论 :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是人体免疫反应的灵敏标志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的参考指标 ,但缺乏特异性。
李其云牛凤霞翟金平赵焕芬
关键词:RDNA转录活性肿瘤
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二甲双胍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因素,以及二甲双胍对hsCRP的影响。方法43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hsCRP、性激素、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按BMI将43例患者分为PCOS肥胖组23例,非肥胖组20例,比较hsCRP、BMI、FSH、LH、T、FPG、FINS及HOMA-IR。两组均服用二甲双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hsCRP升高与BMI、INS呈正相关。肥胖PCOS患者hsCRP、BMI、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而非肥胖组LH高于肥胖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肥胖组BMI降低,FSH升高(P<0.05),hsCRP、LH、FPG、FINS和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而非肥胖组BMI及FPG无改变。结论PCOS患者体内hsCRP水平升高,肥胖型患者更为明显,且CRP水平升高与BMI、INS呈正相关。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指标,减轻慢性炎症反应,对预防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霍瑜霍琰于风华田丽牛凤霞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超敏C反应蛋白
河北地区26385例女性宫颈细胞HPV基因分型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感染亚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到2017年8月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6 385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6 385例受检者中,HPV感染率为33.05%(8 719/26 38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6.50%(6 992/26 385),阳性患者中占比80.19%(6992/8719);共计检出21种HPV亚型,12 901例次HPV感染,其中高危型HPV感染11 059例次,占比91.46%,感染前三位依次为HPV16、HPV58、HPV52,均为高危亚型;15~25岁和≥56岁年龄组HPV感染率较高,分别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81,P<0.01;χ~2=42.033,P<0.01)。结论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主要感染型别为HPV16、HPV58、HPV52。15~25岁和≥56岁年龄组HPV感染率相对较高。
徐帅师牛凤霞高瑾张咏梅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感染率
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血清慢性炎症因子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慢性炎症因子及血脂的影响。方法:PCOS患者43例,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慢性炎症因子及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PCOS患者LDL-C、血清IL-6、TNFa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血清hsCRP明显降低(P<0.01),而HDL-C明显升高(P<0.05)。肥胖型PCOS患者血清hsCRP、IL-6、TNFa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脂代谢,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慢性炎症状态,对预防代谢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张惠英于风华霍琰田丽牛凤霞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
P53和Ki-67蛋白在宫腔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宫腔薄层细胞中应用细胞快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评价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P<0.01)。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8例宫腔脱落细胞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5%、52.78%、8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表达分别为5%、55.56%、9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宫腔脱落细胞学中应用细胞快及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内膜病变的检出率,及时发现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
牛凤霞贾利刚张俊琴张为霞黄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块免疫组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