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鹰

作品数:78 被引量:470H指数:1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篇骨折
  • 26篇桥接
  • 23篇内固定
  • 10篇肱骨
  • 10篇关节
  • 9篇股骨
  • 8篇胫骨
  • 8篇疗效
  • 7篇胫骨骨折
  • 7篇钢板
  • 6篇生物力学
  • 6篇骨盆
  • 5篇髓内
  • 5篇外固定
  • 5篇微创
  • 5篇粉碎性
  • 4篇愈合
  • 4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髓内钉

机构

  • 40篇昆明医科大学
  • 18篇昆明医学院
  • 12篇成都军区昆明...
  • 5篇云南中医药大...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云南省玉溪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云南省安宁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云南欧铂斯医...

作者

  • 75篇熊鹰
  • 26篇赵烽
  • 25篇张仲子
  • 18篇任云峰
  • 18篇柳百炼
  • 14篇张武
  • 13篇普淇
  • 13篇陆继鹏
  • 11篇徐永清
  • 11篇李群辉
  • 9篇吴中雄
  • 7篇杨宏锟
  • 7篇杨慧勤
  • 6篇王大兴
  • 6篇耿承奎
  • 5篇李群辉
  • 5篇贾福
  • 5篇甘学文
  • 4篇罗国
  • 4篇丁晶

传媒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云南医药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2篇2011 T...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估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8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8岁。按Neer分类法,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3例。结果: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随访期间,无螺钉脱出、折断、内固定失效发生,无一例出现肩峰撞击、畸形愈合及肱骨头缺血坏死。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例,良14例,可7例,优良率为85.4%。结论:针对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能获得良好复位,且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武张仲子赵烽熊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手术治疗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8月~2007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胫骨粉碎性骨折。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损伤小,内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普淇李群辉熊鹰张仲子
关键词:胫骨粉碎性骨折有限切开内固定锁定钢板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的疗效。方法 30例行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的腰椎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7~398 min,平均手术时间(249.6±41.2)min,术中失血量为2500~90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4449.6±1108.7)ml,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脊髓、神经根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方法治疗的近期效果得到认可,但是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和研究。
杨旭铭熊鹰牟东刚
关键词:腰椎肿瘤疗效分析
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柳百炼普淇熊鹰李群辉赵峰
关键词:股骨粗隆问骨折重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病例
3D打印技术结合桥接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PFF1例
2023年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PFF)是骨科一种较为复杂的骨折,好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PFF目前临床治疗较困难,目前尚缺乏一种公认的手术方法。本文报道了1例3D打印技术结合桥接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PFF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PFF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杨慧勤陈卓远普淇吴中雄王杰任云峰熊鹰陆继鹏杨泽黄家峥
关键词:3D打印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被引量:13
2014年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7例胫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组(旋入钉组,180例)和交锁髓内钉组(交锁钉组,6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失血量、闭合复位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参照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估。结果247例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手术时间:旋入钉组(504-30)rain,交锁钉组(80±20)min;术中透视时间:旋入钉组(4±2.8)s,交锁钉组(20±10)8;下地负重时间:旋入钉组(7±4.6)d,交锁钉组(14±7.0)d;骨折愈合时间:旋入钉组(16±4.3)周,交锁钉组(20±5.5)周;以上各项指标的时间旋入钉组均短于交锁钉组(P〈0.05)。失血量i旋入钉组(60±33)ml,交锁钉组(65±27)m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率:旋入钉组50.6%(91/180),交锁钉组62.7%(42/67),交锁钉组高于旋入钉组(P〈0.05)。骨折愈合率:旋入钉组100%,交锁钉组97%(其中15例拆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旋入钉组感染6例、锁片退出2例、交锁钉组感染4例、内固定折断2例。再手术率:旋入钉组为1.1%,交锁钉组25.4%,旋入钉组低于交锁钉组(P〈0.05)。功能评价:旋入钉组肢体功能优良率98%,交锁钉优良率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简单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有利于下肢早期负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张仲子赵烽张武任云峰熊鹰
关键词:胫骨骨折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
比较钢板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犬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对比钢板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条家犬,分为4、8、12、16周亚组,建立双侧胫骨骨折模型,分别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实验组)和钢板(对照组)进行固定,术后4、8、12、16周分别处死动物,通过不同时段的大体标本、X线片、光镜观察研究骨折愈合情况。[方法]术后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而实验组仅内固定变形弯曲1例;X线片显示实验组骨痂生长早于对照组,各时期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16周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相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有利于骨折稳定和骨折端血管长入,可促进骨折愈合。
李群辉陆继鹏熊鹰柳百炼赵烽张武吴中雄张仲子杨宏锟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内固定器动物实验
L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外科教学中的探析
2017年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学模式得以优化。基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实现LBL结合CBL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骨外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杨宏锟熊鹰杨慧勤
关键词:LBLCBL教学模式骨外科
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桥接系统(ortho-bridge system,OBs)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9月采用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胫骨骨折患者,患肢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结果]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3±5.16)个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26±3.44)周,固定物拆除时间12~16周,平均(13.17±3.72)周。3例发生钉道排异反应,拆除固定物后痊愈,3例发生1.0 cm以内的肢体过长,18个月后逐渐等长,无成角、旋转及短缩畸形,无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术后带架行走步态正常,不影响穿裤子和保暖。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优27例,良11例。[结论]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灵活、多维固定、方便穿戴的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陆继鹏杨慧勤吴中雄杨宏锟普淇赵烽熊鹰
关键词:胫骨骨折儿童外固定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其中男182例,女118例;年龄16~82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经腰椎动力位片证实无手术节段腰椎失稳。手术方式采用PTED技术中的YESS技术137节段,TESSYS技术246节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和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入院时和椎间孔镜术后当时、3月及1年进行评分,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其中120例患者获得1年的随访。术后当时、3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分别为1.74±0.76、1.65±0.74及1.56±0.77,均显著低于术前的8.57±0.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Macnab疗效评定优92例,良17例,可8例,差3例,术后优良率均为90.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在多方面具有微创优越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柳百炼熊鹰顾邵李群辉李海峰肖甲宇王大兴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髓核摘除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