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22例报告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LP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2例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常规五孔法行CLPD,胰肠吻合采用'胰管-空肠吻合+胰腺断端贯穿-空肠浆肌层闭环缝合法'。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CLPD,无1例中转。平均手术时间为(655±65.6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64±177.76)m L,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533±188.56)m L。本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1.8%(7/22),其中A级胰瘘2例(9.0%),B级胰瘘1例(4.5%),胆瘘1例(4.5%),腹腔出血1例(4.5%),吻合口出血1例(4.5%),肺部感染1例(4.5%)。术后随访3~42个月,2例死于肿瘤复发,其余20例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CLPD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可进一步推广。 张智勇 常虎林 海军 仵晓荣 李仙莉 杜立学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腹腔镜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肝癌中表达与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 REBP)在肝癌(HCC)中的表达与生物学作用。方法:分别用q 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73例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多种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系中Ch REBP的m RNA与蛋白表达;观察si RNA干扰Ch REBP表达后,HCC细胞周期、凋亡以及增殖的变化。结果:Ch REBP的m RNA与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所有HCC细胞系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均P<0.05)。干扰Ch REBP表达后,HCC细胞发生明显G1-S期阻滞、细胞增殖明显降低(均P<0.05),但细胞凋亡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Ch REBP在HCC中表达升高,且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从而在HCC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耿西林 张煜 李晖 郑伟 张智勇 海军 杜立学关键词: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甲基莲心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考察甲基莲心碱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夹闭肝蒂60 min后再灌注6 h复制肝I/R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m RNA、IL-6 m RNA及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以及肝组织中MDA、SOD、TNF-αm RNA、IL-6 m 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TNF-α和肝组织中TNF-αm RNA、MDA、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肝组织炎症评分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甲基莲心碱对肝I/R损伤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肝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郑伟 海军 宋晓雪 常虎林 杜立学关键词:甲基莲心碱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P65 晚期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聚乙烯醇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价值 被引量:9 2017年 肝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往肝癌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由于早期肝癌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中晚期,错过手术最佳治疗时间。在以往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只能予化疗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为目标。 李志坚 海军关键词:晚期肝癌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聚乙烯醇 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方式 手术切缘对伴门脉癌栓肝癌患者术后复发与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切缘对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为肝癌患者手术治疗选择合理切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367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为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另外一组为不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 rank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发现组间肝脏微转移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01).研究两组研究对象中手术切缘距肿瘤在0.5~1.5 cm的患者的切缘阳性率,伴门脉癌栓(91例)和不伴有门脉癌栓(276例)两组肝癌患者分别为35.3%和14.3%,肝癌患者伴有门脉癌栓是发生肿瘤微转移的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在伴有门脉癌栓的患者中以距离肿瘤1cm的手术切缘为临界值,切缘〉1cm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35.5个月, 平均总生存期为42.0个月;≤1cm切缘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8.8 个月, 平均总生存期为37.5个月, 两组总生存期(t=4.266, P =0.031)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手术切缘离肿瘤远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和死亡风险. 郑伟 张智勇 范志勇 海军 耿西林 杜立学关键词:门静脉癌栓 肝切除术 肿瘤复发 MFN1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下调肝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提高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2、MMP7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N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组织(P<0.05)。2).下调MFN1表达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MMP7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MP1、MMP2与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肝癌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激活MMP7表达,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耿西林 常虎林 张煜 海军 张智勇 郑伟 杜立学关键词:线粒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肝癌 肝胆外科专用引流冲洗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专用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引流道、清洗箱和定位机构,清洗箱内部设置有引流层,引流层的一端与定位机构相卡接,引流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开设有滑动槽,定位机构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 常虎林 张煜 耿西林 海军 杜立学文献传递 和阳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脾气亏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和阳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脾气亏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脾气亏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优甲乐治疗,57例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和阳消瘿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TG-Ab、TPO-Ab、TSH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FT_(3)、FT_(4)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G-Ab、TPO-Ab、TSH、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T_(3)、FT_(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3%(P<0.05),但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阳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脾气亏虚型桥本甲状腺炎,与单纯优甲乐治疗相比,在调节甲状腺激素、降低自身抗体水平、纠正临床症状上优势明显,且疗效及安全性可靠。 李志坚 海军 赵卫华关键词:优甲乐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激素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15年 自1991年Reich等[1]首次于腹腔镜下切除肝脏浅表良性肿瘤以来,随着腔镜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领域不断扩展。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为32例患者施行完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5例,女17例,24~74岁,平均(47.3±3.5)岁,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病史、B超、CT、MRI等, 赵清侠 刘秋红 海军关键词:肝叶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配合 线粒体分裂因子促进肝癌转移的作用 2018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因子(MFF)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2对原发灶组织与转移灶组织中MFF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过程中MFF的表达变化;下调MFF表达后,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下调MFF表达后,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F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0.70±0.06) vs (0.4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MFF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siCtrl vs si-MFF-1 vs si-MFF-2=(77.85±3.65) vs (48.32±1.53) vs (45.3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MFF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siCtrl vs si-MFF-1 vs si-MFF-2=(29.31±3.53) vs (18.72±2.86) vs(17.68±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F表达在肝癌转移过程中显著升高,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提示MFF分子是潜在的肝癌治疗靶点。 耿西林 常虎林 张煜 海军 张智勇 郑伟 杜立学关键词: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