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秀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3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耐药
  • 11篇耐药性
  • 8篇内酰胺酶
  • 8篇细菌
  • 7篇杆菌
  • 6篇内酰胺
  • 5篇胆道
  • 5篇细菌感染
  • 5篇细菌耐药
  • 5篇结石
  • 5篇超广谱
  • 4篇胆道系统
  • 4篇胆囊
  • 4篇胆囊结石
  • 4篇胆囊结石病
  • 4篇药物
  • 4篇药物治疗
  • 4篇细菌耐药性
  • 4篇细菌耐药性监...
  • 4篇耐药性监测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贵阳医学院
  • 6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洪秀华
  • 18篇倪语星
  • 11篇蒋晓飞
  • 6篇胡厚佳
  • 5篇董熙昌
  • 4篇田志杰
  • 4篇康朝胜
  • 4篇韩天权
  • 4篇项明洁
  • 4篇黄耀德
  • 4篇韩立中
  • 4篇孙景勇
  • 4篇张圣道
  • 4篇何宇红
  • 3篇阮斐怡
  • 3篇姜志宏
  • 3篇蒋燕群
  • 3篇蒋兆彦
  • 3篇时国朝
  • 3篇黄绍光

传媒

  • 6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上海医学检验...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Zoolog...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ESBLs基因型别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了解引起医院感染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ESBLs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为控制ESBLs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了27株不重复的对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采用系列ESBLs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并对PCR产物测序;同时采用ERIC2引物进行rep-PCR。结果对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中最为流行的ESBLs是CTX-M-3样(13株阳性,占48%);在我国首次发现肠杆菌科细菌中有VEB-1样β-内酰胺酶流行;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多具有克隆相关性,它们在流行过程中又分别获得了不同的ESBLs耐药基因。结论上海华山医院引起医院感染的阴沟肠杆菌ESBLs产生率高,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刘红蒋晓飞阮斐怡李敏艾芙琪马逸珉洪秀华吕元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类
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本文报导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以VSV为攻击病毒,人羊膜细胞FL株为测定细胞,结果显示古尼拟青霉提取液可诱导产生干扰素。一定浓度范围内,诱生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诱生动态试验表明,2h即可出现较低效价干扰素,6h达最大值并持续到12h。如先用NDV-F处理FL细胞1h再加提取液,可将其诱生产量由4000IU/ml提高到8000IU/ml。
左丽董熙昌洪秀华
关键词:古尼拟青霉干扰素诱导剂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3)
2006年
洪秀华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青霉素结合蛋白作用靶位肽链内切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杆菌间的类似CAMP现象被引量:3
2000年
杨梦洪秀华魏民倪语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
胆囊结石病胆道系统螺杆菌DNA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病与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2年 4 4例胆囊结石病病人和 18例正常对照。胆汁和胆囊黏膜标本接种于需氧、厌氧和微需氧培养基培养。利用两对特异性的螺杆菌 16SrRNA基因引物对胆石核心、胆汁、胆囊黏膜行NP PCR扩增 ,Southern杂交 ,并对PCR产物克隆测序 ,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序列作比较 ,采用Neighbor joining法绘制种系发生树。胆囊黏膜行Giemsa染色。 结果 胆汁和胆囊黏膜标本未发现螺杆菌生长。胆石、胆汁和胆囊黏膜的螺杆菌DNA扩增阳性率分别为 4 5 5 %、38 2 4 %和79 5 5 % ,对照组胆汁和胆囊黏膜检测为阴性 ;对 2例胆石和 2例胆囊黏膜的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分别与F .rappini、H .cinaedi、H .pylori和H .canadensis的 16SrRNA基因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螺杆菌DNA扩增阳性的标本Southern杂交分析也为阳性 ;胆囊黏膜经Giemsa染色未见到类似螺杆菌菌体。结论 本研究显示螺杆菌DNA存在于胆囊结石、胆汁及胆囊黏膜中 ,胆道系统螺杆菌感染可能和胆囊结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田志杰韩天权姜志宏胡厚佳洪秀华全志伟张圣道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螺杆菌DNA检测
猫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区的P物质样及胆碱乙酰化酶样免疫反应被引量:15
1992年
用ABC法对猫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区(Ⅸ层)的P物质样及胆碱乙酰化酶样免疫反应(SP-LI和ChAT-LI)的分布作了观察与比较。结果发现:(1)Ⅸ层的大、中型神经元几乎均为ChAT-LI阳性,部分ChAT-LI神经元胞体及近端树突表面有少量ChAT-LI终扣。(2)SP-LI出现于Ⅸ层多数大、中型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根部,约半数以上SP-LI神经元显示较强呈色反应。较多SP-LI串珠状终末纤维散在于Ⅸ层,SP-LI神经元表面可见SP-LI终扣。以上提示:(1)P物质(SP)和乙酰胆碱(ACh)共存于前角运动神经元,SP可能参与调制神经肌接头的胆碱能传递。(2)前角运动神经元尚接受SP能及胆碱能神经支配。
黄耀德洪秀华何宇红康朝胜陈运文
关键词:脊髓运动神经元P物质乙酰胆碱
联合药物抗念珠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的使用日益增多,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其中主要由念珠菌引起。这类感染常用抗真菌抗生素治疗,不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大。选用有联合协同或累加作用的两种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在临床早已广泛应用,但有协同或累加抗念珠菌作用药物的报道尚不多见,为了筛选并研究这类药物,我们从本教研室曾筛选出的一些对念珠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与已在国内报道的抗念珠菌药物和临床上应用的抗念珠菌药物,进行两两配伍,寻找有联合抗念珠菌作用的药物,为临床应用新的有效药物,提供有益的参考。
左丽董熙昌洪秀华
关键词:联合药物
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新型VEB1样ESBLs——VEB-3被引量:5
2005年
蒋晓飞阮斐怡刘红李敏倪语星洪秀华吕元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菌耐头孢他啶先发现
上海瑞金医院1998年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00年
项明洁洪秀华张轶倪语星
关键词:临床分离菌细菌耐药性分析抗菌素
胆道癌、胆石症患者胆汁标本菌群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胆石症发病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需氧、专性厌氧和微需氧方法,对择期手术治疗的胆道癌、胆石症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API鉴定和菌群分析。结果胆石症患者细菌阳性分离率为36%(34/95),胆石症合并胆道癌患者为43%(6/14),胆道癌患者为57%(8/14);色素型胆石症患者胆汁细菌阳性分离率为77%(10/13),混合型胆石症患者为29%(16/56),胆固醇型胆石症患者为23%(3/13),不明胆石类型胆石症患者为45%(10/22)。共分离出69株菌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30株,肠球菌属细菌19株,其余为葡萄球菌属细菌、链球菌属细菌等。结论胆石症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细菌,且以色素型胆石症患者胆汁标本细菌阳性分离率最高,胆汁细菌分布又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为主,提示色素型胆石症形成与细菌有一定关系。
胡厚佳沈思娣杨梦程家蓉高玉堂洪秀华
关键词:胆结石胆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