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铭
- 作品数:3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速高精度三轴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高速高精度三轴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先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单个串联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函数,然后将3个串联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函数相加,再加入闭链约束条件,最终得到该三轴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结构简单、计算高效,为后续设计最优的控制器提供理论依据。
- 吴冬敏芮延年马明智沈铭张攀杨业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 产研融合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 2025年
- 总结梳理国家和地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策体系演进过程,调研凝练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短板和瓶颈。分析美国、德国、以色列通过产研融合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范式和典型经验,从产研融合创新政策引导、创新方向凝练、创新队伍打造、要素集聚融合4个方面,提出系统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政府、高校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 陆旭东沈铭张倍佳
- 夹紧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液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活塞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活塞杆之间的弹性件;第二液压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及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液压缸连通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并为其提供液压油;驱动装置...
- 吴冬敏沈铭
- 文献传递
- 非开挖市政道路施工小型钻机钻头仿生
- 2014年
- 近年来市政道路非开挖施工技术发展的很快,但是小尺寸(600 mm以下)非开挖钻孔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对穿山甲开挖空洞作用机理的研究,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市政道路施工小型非开挖钻孔技术系统,并重点对仿生钻头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研究构建了力学模型、设计了仿生钻头,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徐兵何勇芮延年蒋澄灿沈铭廖黎莉
- 关键词:仿生学市政道路施工
- 大扭矩铅带双辊连铸机主轴结构优化设计
- 2015年
- 用于铅带毛坯生产的双辊连铸机,最大瞬间扭矩可达240kN·m。由于主轴结构尺寸的限制,不能将主轴直径设计过大,以致铅带连铸机主轴扭转变形过大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以双辊连铸机主轴直径为设计变量,主轴质量、运行可靠性为优化目标,利用植物生长算法的向光性原理,结合连铸机主轴结构设计问题,通过研究构建了"基于植物生长算法的大扭矩铅带双辊连铸机主轴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利用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双辊连铸机主轴进行实例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 蒋澄灿芮延年廖黎莉管淼沈铭
- 基于物联网的机电产品协同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物联网和机电产品协同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机电产品协同设计制造架构"。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其关键技术、精确及高灵敏度的感知技术、即插即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面向信息处理与融合的智能服务平台、协同设计制造支撑等进行了研究,为物联网在机电产品协同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 芮延年赵根林管淼廖黎莉沈铭蒋澄灿
- 关键词:物联网机电产品
- L型工件的夹紧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型工件的夹紧装置,包括:压力缸,包括缸体、滑动于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以及分别固定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有压力腔;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铰杆、第...
- 吴冬敏沈铭钟康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夹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紧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铰杆机构及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联轴器及丝杆,减速器输入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其输出端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外侧连接设有螺母;...
- 吴冬敏沈铭钟康民
- 文献传递
-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的组建与培育——以苏州大学为例被引量:18
- 2020年
-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主体,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与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主动围绕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的组建与培育为契机,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苏州大学坚持地方高校特色,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打造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团队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其做法和经验可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参考。
- 田天沈铭
-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平台
- 常压下等离子场材料改性装备的磁流体密封技术
- 2016年
- 常压下等离子场材料改性连续化生产装备的机械密封问题一直阻碍着技术的发展。研究采用磁流体密封方法,来强化等离子场密封效果。在探讨磁流体密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常压下等离子场材料改性技术要求,构建常压下等离子场材料改性装备的磁流体密封理论模型,对其关键结构进行设计,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 廖黎莉芮延年蒋澄灿管淼沈铭
- 关键词:磁流体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