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平江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4篇眩晕
  • 4篇面神经
  • 4篇内耳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外伤
  • 3篇疗效
  • 3篇内耳眩晕
  • 3篇耳眩晕
  • 2篇眩晕症
  • 2篇远期
  • 2篇远期疗效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神经瘤
  • 2篇神经麻痹
  • 2篇术式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机构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0篇沈平江
  • 13篇殷善开
  • 9篇张胜兰
  • 9篇柯国欣
  • 8篇顾能荣
  • 6篇陈斌
  • 6篇鲁文莺
  • 4篇严信华
  • 4篇葛贤锡
  • 3篇吴雅琴
  • 2篇吴红敏
  • 1篇王佩兰
  • 1篇丁大连
  • 1篇陈晓平
  • 1篇冯云海
  • 1篇沈之君
  • 1篇唐旭兰
  • 1篇黄艳艳
  • 1篇张茂椿
  • 1篇董晶

传媒

  • 14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耳鼻喉学报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耳...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硬化症的声导纳测定被引量:5
1994年
本文对正常人及耳硬化症各20例(40耳)进行声导纳测定,并就鼓室导纳图形、声导纳、纳、导峰值、静态声导纳、纳、导峰值、共振频率及相位角等指标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耳硬化症各峰值、静态值均变小,纳/导比值异常、共振频率升高、相位角变小、图形异常等,异常率82.5%,提示耳硬化症中耳劲度增高,共振频率变化的特性。
柯国欣顾能荣沈平江
关键词:耳硬化症
经前额入路硬脑膜外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并脑膜脑膨出
1999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并脑膜脑膨出的外科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3例脑脊液鼻漏并脑膜脑膨出的病人接受经前额入路硬脑膜外手术修补。结果:3例病人全部一次手术成功,脑脊液鼻漏停止,脑膜脑膨出得到妥善处理,除1例病人术后嗅觉丧失外,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
殷善开柯国欣顾能荣沈平江
关键词:脑膜膨出
耳后进路鼓膜成形术被引量:6
1989年
报告对耳后进路施行鼓膜成形术110例中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56例61耳进行分析的结果:穿孔闭合率达96.7%,听力提高83.6%,气骨导差在10dB以内占68.77%。重点介绍手术方法及适应证,并对耳后进路的优点和手术成功的关键等进行了讨论。
严信华沈平江葛贤锡
关键词:耳后进路鼓膜成形
听神经瘤手术中的面神经问题
葛贤锡沈平江
关键词:神经瘤面神经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术听神经瘤
眼动功能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对正常人100例、梅尼埃病56例、突聋53例及听神经瘤20例分四组进行眼动功能定量分析,发现听神经瘤组扫视、跟踪与视动异常包括扫视精确度下降、执行指数变小、跟踪眼速与增益降低、谐振失真度增大和视动眼震慢相速度与增益明显下降;异常率分别为65%、95%及85%(其他组在正常范围);而另设的48例听神经瘤眼动功能定性分析组则是27%、68%与57%,提示定量分析的异常检出率显著提高,扫视与视动异常尚可提供病变侧别的信息。
柯国欣沈平江顾能荣陈晓平
关键词:听神经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 9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行鼓膜成形术 79例 ,鼓室成形术 82例 ,改良乳突根治术 88例 ,乳突根治术 4 2例。结果 :面神经麻痹为 1.0 3% ,骨导中 1个及 1个以上频率阈值升高占 4 .4 7% ,术腔感染为 3.78% ,味觉减退为 2 .4 1% ,短暂的颞颌关节不适为 2 .4 1% ,不平衡感或眩晕为 4 .4 7%。结论
吴雅琴殷善开沈平江鲁文莺张胜兰冯云海陈斌吴红敏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并发症面神经麻痹
经上颌窦眶减压术治疗恶性突眼症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评价经上颌窦眶减压术治疗恶性突眼的临床适应证和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9 眼患者行经上颌窦眶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3 个月~2 年,突眼度平均下降5 m m ;4 例眼睑能闭合,1 例睑裂明显缩小;1 例单眼突眼术后复视消失,1例双眼突眼先后手术者左眼术后出现复视,右眼术后消失;2 例眼球运动障碍者术后均有改善;2例继发性青光眼术后缓解;2 例暴露性角膜炎愈合;2 例视力下降者术后有提高。结论:经上颌窦眶减压术是保护眼功能,挽救患者视力以及改善容貌的安全。
陈斌沈平江殷善开柯国欣
关键词:减压术GRAVES病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学探讨被引量:2
1993年
先天性耳前瘘管由胚胎发育异常引起。本文收集了12例患者的家族系谱,均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性别患者均可以遗传给后代,后代同胞中男、女均可发病,后代的瘘管显性度大多数超过1/3,大多数单侧或双侧性瘘管患者与后代相同。表明先天性耳前瘘管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严信华沈平江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遗传学
半规管阻塞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初步探讨临床应用半规管阻塞技术治疗位置性眩晕与梅尼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间半规管阻塞技术临床应用的资料,其中,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2例,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1例,内淋巴囊阻塞术后5年复发的梅尼埃病1例,男1例,女3例,年龄39-58岁。梅尼埃病患者行三半规管阻塞及内淋巴乳突腔分流术,位置性眩晕患者行相应的半规管阻塞术。结果位置性眩晕患者术后随访1.5-7年,全部患者位置性眩晕得到解除,术后纯音测听、中耳功能分析、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耳声发射等听觉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耳蜗功能与术前完全一致,水平半规管阻塞的患者双耳冷热试验结果显示手术消除了水平半规管的功能,后半规管阻塞的患者双耳冷热试验结果显示手术后以水平半规管为代表的其它前庭末梢器官的功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内淋巴囊阻塞术后5年复发的梅尼埃病患者术后随访2年,眩晕得到完全控制。结论半规管阻塞技术可有效控制位置性眩晕与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半规管阻塞对患者耳蜗功能及所阻塞半规管以外的其它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没有影响,半规管阻塞技术可望成为位置性眩晕和梅尼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符合现代外科学对手术微创的要求。
殷善开沈平江鲁文莺张胜兰陈斌冯云海
关键词: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安全性耳蜗功能听力损失
改良Glasscock's术式耳后进路鼓膜成形术被引量:2
1994年
改良Glasscock's术式耳后进路鼓膜成形术严信华,沈平江,葛贤锡,陈斌我科自1982年开始,按Glasscock's术式。经耳后进路施行鼓膜成形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该术式手术视野清晰,鼓膜形态好,无外侧愈合,听力提高显著。但...
严信华沈平江葛贤锡陈斌
关键词:鼓膜成形术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