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科研体制改革刍议
- 2000年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技术创新
-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的邮政改革
- 2000年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改革邓小平理论
- 对OCR技术应用的再认识
- 1990年
- 把OCR识别技术用于识别自由手写体邮政编码分拣信函的工作,从1978年研制成功并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的展品——XFZ信函分拣科研样机起算,迄今已有11年之久。11年来耗资200多万,曾经多次荣获部,院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它的实用?是社会条件不足?是设备本身质量不好?怎样才能尽快的将设备用于生产,发挥投资效应,推进信函处理机械化的进程,以适应邮政业务发展的需要呢?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进行历史的回顾,从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选择的高度进行一些分析。
- 殷庭桦
- 关键词:信函分拣邮政业务OCR技术信函业务起算邮政技术
- 邮政企业科学管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 1997年
- 结合邮政通信企业性质和特点,揭示并归纳了邮政企业当前由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引发的分配、资费、管理、经营、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强调了通信企业保持适度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搞活通信企业专业管理、实行闭环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撑体系、实行政企分开、企业化经营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对局所等级制度和人员等级与培训制度进行了重点说明。
- 王之雄周焕德殷庭桦
- 关键词:宏观调控
-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对中国邮政进行改革
- 1999年
- 分析了邮 政当前存在的 问题,指 出只有立 意突破“官本位”和 “懒汉懦 夫”观念, 站在国家和企业整 体利益的高 度,以邓小 平理论 为指导,按 照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规律 和邮政全 网性社会化生产的 特点,结合 邮政现状 从制度创 新入手, 对邮政进 行体制、机 制和人员 结构的 改革,一个现代化的邮政才能成为
- 殷庭桦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邮政生产力
- 关于中心局问题的认识
- 1991年
- 中心局和中心局体制的概念与内涵是什么?以中心局为封发单位的通信组织方式适不适合中国情况?我国邮政通信建设应该怎样搞?这是研究中心局问题必然遇到的几个问题。 下面就此谈点看法,以期引起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中心局和中心局体制的概念和内涵 中心局确切的称呼应为邮区中心局。它是在全国被划分为若干邮区后,区内进、出(转)邮件的集散所在地。它位于通信网干线和区内邮路中心的汇接点处。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通信邮件处理邮政业务量汇接通信网
- 对中比联合开发高速信函分拣系统的认识
- 1992年
- 去年,邮电部领导卓有见识地批准邮电部第三研究所与比利时贝尔公司实行科技合作,联合开发能适应中国国情的高速信函分拣系统。这是邮电部门第一次同外国公司进行科技合作,联合开发产品。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探索自力更生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路子,加速邮政通信网的技术进步,将有很大的意义。
- 殷庭桦
- 关键词:信函分拣机
- 邮政通信与科学技术
- 1992年
- 党中央的“要把发展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人员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部署,为邮政通信的发展和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邮政如何体现有了明确的答案。 联系邮政建设的现实情况,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邮政事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细想起来,要进一步发展邮政仍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琢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去研究。究其原因。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通信邮政建设邮政事业自动分拣机第一生产力
- 寻求动力、能力和活力是邮政的战略举措
- 1997年
- 寻求动力能力和活力是邮政的战略举措邮电部第三研究所殷庭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电信、计算机及交通技术装备的进步,各国邮政在发展中都先后遇到了困难、竞争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外服务水平特别是服务时限、服务内容和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非专...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经营邮政服务邮政发展
- 统一认识 加速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
- 1997年
- 统一认识加速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殷庭桦邮电部第三研究所所长我国邮政网络体制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是在70年代中期提出的,1992年邮电部党组正式决定在我国实施。在每年的邮电工作会议或邮政专业会议上,部、局领导都反复强调:各级邮政部门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领导,...
- 殷庭桦
- 关键词:邮政网络邮区中心局体制邮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