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 作品数:33 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辰山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 2017年
- 菟丝子是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草药,常用以治疗脾肾虚泻、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腰膝酸软、白癜风等症状。鉴于目前菟丝子的研究资料较为有限,制约其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本文就菟丝子已知药用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品质鉴定、质量控制、提纯合成、以及药理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同时论述了现代系统生物学技术方法给菟丝子等中药研发带来的新机遇,为加速菟丝子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 赵姗姗杨俊
- 关键词:菟丝子中药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合成
- 精子生成相关蛋白、其编码序列及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精子生成相关蛋白-Sgrg蛋白,编码Sgrg蛋白的多核苷酸和经重组技术产生Sgrg蛋白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编码Sgrg蛋白的多核苷酸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此Sgrg蛋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如用于...
- 孔祥银杨俊赵国屏倪祖梅谢雍
- 文献传递
- 一种甘薯田间表型统计记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薯田间表型统计记录装置,包括统计箱以及铰接在统计箱一侧的密封盖,所述统计箱与密封盖相背的一侧面顶端均开有连接槽,且统计箱的内壁一侧呈矩形阵列连接有固定扣,统计箱的内壁另一侧连接有存放盒,其中统计箱的...
- 杨俊王红霞
- 文献传递
- 提高植物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提高植物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淀粉合成途径中适合进行基因工程操作并显著改变植物中淀粉组成的酶,它们是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I(GBSS I)、淀粉分支酶I(SBE Ⅰ)和/或淀粉分支酶II(SBE Ⅱ)...
- 张鹏杨俊赵姗姗
- 文献传递
- 不同品种紫薯全粉糊化特性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以11个紫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品种间全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紫薯品种间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范围为113.50—1129.00RVU;谷值黏度以渝紫7号最大,为674.50RVU;烟0747和徐2001谷值黏度最小,同为56.50RVU;徐8008崩解值最小,为54.50RVU;渝紫7号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分别为945.00、270.50RVu,烟0747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分别为71.50RVU和15.00RVU。加入硝酸银后,各紫薯品种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相应地增大。渝紫7号峰值粘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而烟0747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峰值时间较不加硝酸银平均增加了0.89min;糊化温度较不加硝酸银降低了0.92℃。
- 刘中良郑建利刘桂玲杨俊田长庚赵丰玲张鹏
- 关键词:紫薯全粉
- 甘薯遗传转化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甘薯是全球重要的块根类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粮食,同时也是动物饲料、淀粉及燃料乙醇等工业加工的原材料。建立甘薯遗传转化体系不仅是开展甘薯重要基因功能验证的平台,同时也是甘薯转基因分子育种的必要手段。本文对甘薯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杨俊张敏张鹏
- 关键词:甘薯植株再生
- 甘薯不同生育期种薯萌芽性及耐储性差异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食用型甘薯品种泰中6号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生育期(158天,T1;127天,T2;104天,T3)种薯萌芽性及耐贮性进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苗数以T3处理最多,为262个,苗高变幅为31.0~37.6 cm。3个处理种薯的平均芽粗无差异。 T3处理的单苗均重和总重均最大,分别为11.61 g/株和2898.84 g。总重相近的种薯,大薯(>200 g)个数以T2处理最多为66个,其次是T1,T3最少,为1个;而中等薯块(50~200 g)和小薯(<50 g)个数以T3处理最多,分别为118个和92个。从耐储性来看,T1处理种薯感病率最大,为6.25%,主要是软腐病和干腐病,耐储性最差;T3处理种薯感病率最小,耐储性最强。
- 刘中良郑建利杨俊田昌庚赵丰玲张鹏张鹏
- 关键词:甘薯耐储性
- 甘薯离体培养不定根生芽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薯离体培养不定根产生甘薯芽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方便地获得甘薯芽,该甘薯芽通过无性繁殖可以得到大量甘薯植株。本发明的方法对甘薯的再生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为甘薯脱毒及遗传转化避免复杂的组织...
- 张鹏李海霞杨俊
- 文献传递
- AGPase小亚基在提高块根类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AGPase小亚基在改良块根类作物产量性状或株型性状中的作用。本发明披露了AGPase小亚基对于块根类作物的新型调控机制,制备了性状变化的块根作物,对于块根作物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杨俊王红霞范维娟
- 不同倍性甘薯及近缘材料的SNP鉴定流程
- 2024年
- 基因组上的SNP变异具有丰富的数量和多态性的特点,SNP鉴定在作物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关系、育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多倍体作物由于倍性高、杂合性高等问题,使得SNP的开发、验证和检测较为困难。甘薯及不同倍性近缘野生种均属于番薯属,由于甘薯近缘物种倍性变化较大,本研究选取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Ipomoea trifida以及五倍体和六倍体的甘薯为材料,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进行测序,以栽培甘薯‘泰中6号’基因组序列为参考,通过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排序、PCR标记去重复以及变异检测,建立了一套基于甘薯参考基因组进行不同倍性材料SNP鉴定的分析流程。通过IQ-TREE对SNP标记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验证了本流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研究开发的数据处理流程,不仅可用于不同倍性野生材料遗传关系的鉴定,还可为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的亲本选择以及其他多倍体植物SNP标记开发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心怡李明颜梦晓王红霞杨俊
- 关键词:甘薯多倍体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