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菲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聚氨酯
  • 4篇纸张
  • 4篇纤维
  • 3篇纸张增强
  • 3篇微纤化
  • 3篇微纤化纤维素
  • 2篇新型聚氨酯
  • 2篇性能分析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制浆
  • 2篇润胀
  • 2篇酯型
  • 2篇麦草
  • 2篇麦草浆
  • 2篇聚氨酯薄膜
  • 2篇聚碳酸
  • 2篇聚碳酸酯
  • 2篇聚碳酸酯二元...
  • 2篇聚酯
  • 2篇聚酯型

机构

  • 12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旭辉恒...

作者

  • 12篇李菲
  • 5篇江贵长
  • 4篇李群
  • 3篇薛涵
  • 1篇王彪
  • 1篇王爱姣

传媒

  • 2篇包装工程
  • 1篇上海包装
  • 1篇纸和造纸
  • 1篇中国造纸学报
  • 1篇数字印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步法制备微纤化纤维素及其在纸张增强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ZnCl<Sub>2</Sub>润胀与微纤丝机械解离同步完成的微纤化纤维素产品制造工艺。其基本特点是:以各种漂白化学浆、机械浆以及棉、麻、农作物秸秆等植物纤维为主要处理对象,利用具有良好纤维润胀作用的ZnC...
李群李菲薛涵
文献传递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和己二醇(HDO)合成一种新型聚氨酯,研究R值(在整个预聚反应中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摩尔比)对聚氨酯薄膜(PU膜)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预聚法将不同R值的原料进行化学合成,然后流延成膜。分析R值对PU膜力学性能、水接触角、透明度和氧气透过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和热重分析对PU膜进行测试表征。结果随着R值的增加,PU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变好,水接触角和微相分离程度增大,透明度和氧气透过系数降低。结论使用以上3种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聚氨酯,且随着R值的增加,PU膜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
李菲江贵长张凌昊陈明芬赵忆鑫
关键词:新型聚氨酯聚碳酸酯二元醇性能分析
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已二酸-1,4-丁二醇酯(PBA)、二甘醇(DEG)为原料制备聚酯型聚氨酯(PU)薄膜,并研究异氰酸根与氢氧根的比值(R值)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预聚物法制备PU,反应所需要原材料的质量通过不同R值来确定。将制得的PU产物加入DMF进行溶解,然后使用流延方法获得薄膜,随后使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对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氧性能、热力学性能、透光性以及亲疏水性进行检测。结果这种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随R值的增大,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透光性和阻隔性随R值增大而降低;疏水性随R值增大而增大。结论证明了用HDI和PBA合成PU的可行性,且R值的变化对PU薄膜性能有很大影响。
张凌昊江贵长张德浩李菲赵忆鑫
关键词:聚氨酯聚酯多元醇二甘醇
浅析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我国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使更多新型材料更广泛的应用到包装中去。方法分析我国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总结其存在的弊端。结果对这种包装材料的含义、原理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描述。结论目前,我国在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新型的材料将会被大量的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
李菲江贵长陈明芬
关键词:可降解塑料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
一种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本发明要解决聚酯型聚氨酯薄膜耐水性差,聚醚型聚氨酯薄膜力学强度差等问题。本发明将聚碳酸酯二元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己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通有氮气、机械搅拌桨和冷凝管的三...
江贵长李菲赵忆鑫
文献传递
新型聚氨酯包装材料的研究
本课题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6-己二醇(HDO)为硬段,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为软段,制备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材料。添加六氢-1,3,5-三(羟乙基)-均三嗪(TNO)为抗菌剂,制备抗菌聚氨酯薄膜,以期作为...
李菲
关键词:包装材料聚氨酯抗菌性能
文献传递
麦草浆中木素含量对其MFC增强性能的影响
2017年
实验自制3种不同木素含量的麦草浆及相应的微纤化纤维素(MFC)产品,并以MFC为增强剂用于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抄片,探究其对BCTMP浆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草浆中木素含量对用其制备的MFC产品增强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将木素含量分别为24.04%、11.82%和3.84%的麦草浆制得的MFC按用量5%添加到BCTMP中,手抄片裂断长分别为1.96、2.56和2.53 km,当MFC用量增至20%时,手抄片裂断长分别增加到2.48、4.17和4.61 km,低木素含量麦草浆制备的MFC增强性能更显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麦草浆中的木素是通过抑制MFC制备过程中微纤丝的形成以及影响MFC表面活性羟基相对含量2方面作用共同影响MFC的增强性能。
李菲李群王爱姣刘玮哲
关键词:木素增强剂
成膜温度对聚氨酯薄膜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6-己二醇(HDO)为硬段,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为软段,采用流延的方式制备聚氨酯(Polyurethan,PU)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U膜进行测试表征,并系统研究了成膜温度对PU膜力学性能、水接触角、透明度和阻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PU膜的力学性能先变好后变差,水接触角先增大后减小,透氧透湿系数先下降后上升,阻隔性先增大后降低;PU膜的微相分离程度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结晶性也进一步增强,透明度逐渐降低。当成膜温度为60℃时,PU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林健伟李菲张德浩江贵长魏诗杭王旭辉
关键词:聚氨酯薄膜成膜温度性能分析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东海DMS变化模拟与分析
二甲基硫(DMS)是一种主要由海洋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能够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黄东海物理生态环境间接影响黄东海DMS。研究黄东海DMS浓度及其海-气通量的未来变化,对于理解黄东海DMS对未来气候...
李菲
关键词:东海海域二甲基硫气候变化
同步法制备微纤化纤维素及其在纸张增强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ZnCl<Sub>2</Sub>润胀与微纤丝机械解离同步完成的微纤化纤维素产品制造工艺。其基本特点是:以各种漂白化学浆、机械浆以及棉、麻、农作物秸秆等植物纤维为主要处理对象,利用具有良好纤维润胀作用的ZnC...
李群李菲薛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