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民
- 作品数:59 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利器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器盒,包括盛装桶,所述盛装桶的上端扣合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上端安装有限位遮挡盖,所述桶盖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切割组件和针头拔除组件,所述安装座与限位遮挡盖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盛...
- 李婷婷朱道民 杨德英张玉 戚萌 李敏 胡艳 徐敏 黄燕
- 光照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被引量:2
- 2023年
- 光照治疗(LT)作为一种安全、简便、低成本的新型物理治疗手段,已被尝试用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光照治疗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潜力,但目前关于光照治疗的最佳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光照治疗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参数进行总结,为今后光照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提供新思路。
- 李欣雨张玉朱道民
- 关键词:光照治疗抑郁
- 双相情感障碍与生物节律相关生物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2年
-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社会功能。但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诊断多依赖于症状学,这常常会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生物节律调控机体日常活动和代谢,生物节律紊乱常会影响情绪、行为和睡眠等,并可能导致精神心理疾病。深入研究生物节律相关机制也逐步成为探索精神类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热点方向。近来大量研究证实BD患者存在生物节律紊乱,且与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表现有所不同。本文对生物节律与BD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将BD生物节律紊乱和可能起作用的生物节律机制联系起来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生物节律相关机制进行梳理,为临床BD生物学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新方法和新角度。
- 方靓秦曦明朱道民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生物节律
- 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合肥市精神病医院57例抑郁症患者及来自于该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的54例正常者进行调查,完成童年创伤问卷(CT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动思维问卷(ATQ)。结果: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5);抑郁症患者组的童年创伤经历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思维显著高于正常组;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童年创伤可以通过负性自动思维间接影响消极的应对方式。结论:负性自动思维在童年创伤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 储召学董毅朱道民李慧
- 酒精依赖患者执行功能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了解酒精依赖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选取32名符合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选取30名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Stroop色词测验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酒依赖患者A部分反应时、正确阅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8,-0.692;P>0.05),酒依赖患者Stroop色词测验C部分反应时长于对照组(t=4.686,P<0.001)、正确阅读数低于对照组(t=-3.478,P<0.01);B部分反应时长于对照组(t=3.026,P<0.01),正确阅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3,P>0.05)。酒依赖患者干扰量高于对照组(t=3.647,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害,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将有助于促进康复。
- 吴庆庞良俊朱道民汪咏梅黄豹王莹储召学龚粒余家快
- 关键词:酒精依赖精神病学
- 抑郁症患者躯体快感缺失与睡眠状况及应对方式相关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躯体快感缺失与睡眠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设为研究组,43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躯体快感缺失问卷、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躯体快感缺失问卷评分与睡眠状况自评鞋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躯体快感缺失问卷评分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组躯体快感缺失问卷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躯体快感缺失程度高,睡眠障碍更严重,睡眠状况及积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躯体快感缺失影响显著。
- 王婷李慧储召学张玉朱道民
-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状况睡眠状况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地震灾区医务人员创伤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两周年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创伤、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埃森创伤问卷(ETI)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绵阳市游仙区180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组)...
- 朱道民
- 地震灾区医务人员创伤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2a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创伤、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180名灾区医务工作者(研究组)和144名非灾区医务工作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埃森创伤问卷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埃森创伤问卷总分及闯入、回避和分离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两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消极应对维度分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埃森创伤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积极应对维度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4个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对照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经历过地震的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灾区医务人员,不同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应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朱道民董毅李慧张爱国刘勇
- 关键词:地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创伤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一例“失眠-抑郁-双相情感障碍”案例汇报
- 失眠、睡眠节律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均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很多精神疾病的前驱症状。长期失眠是抑郁症发作的高危因素,睡眠不规律的人不仅是情感障碍症状的一部分,也是其发病的风险因素之一。本文就1例慢性失眠后出现抑郁,...
- 王婷朱道民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 文献传递
- 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维生素D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价维生素D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选取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抗抑郁药物,另给予维生素D滴剂1600 IU/d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评估非快速动眼时相(NREM)睡眠潜伏期、NREM睡眠1期(N_(1))潜伏期、NREM睡眠2期(N_(2))潜伏期、NREM睡眠3期(N_(3))潜伏期、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结果共纳入55例抑郁症患者,干预组23例,年龄为(47.91±7.32)岁,男性5例,占21.74%;对照组32例,年龄为(41.94±11.69)岁,男性12例,占37.50%。干预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病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睡眠潜伏期、N_(1)潜伏期、N_(2)潜伏期、N_(3)潜伏期、快速动眼时相(REM)潜伏期、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睡眠潜伏期中位数为7.50 min,短于对照组的17.25 min(P<0.05);两组患者其他睡眠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减少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潜伏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 王婷张玉余家快解钧朱鹏朱道民
- 关键词:抑郁症维生素D睡眠质量